来过广州的人也许都会知道广州也叫“羊城”、“穗城”,它们的由来与出处未必每个人都知道,要了解其中的缘由及典故到了惠福路上的五仙观便可知一二。要考证一下“食在广州”这一美誉的成色就要沿着惠福路往东走。在这里先卖个关子,在前往美食街的路上有一处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的青云书院是值得逛逛的,再往前就是汇聚各国餐厅美食广州著名的美食街,在这里西餐、东南亚、越南、粤菜、四川、湖南等等各式美食应有尽有,面对这些目不暇接的美食店铺你应该明白广州为何有“食在广州”的美誉。海吃糊喝的节奏就交给你啦!
相传晋朝时,吴修为广州刺史,还未到任,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背着五谷来到广州州治的厅堂上。吴修于是在厅堂上绘五仙人像以示祥瑞纪念,并且称广州为“五仙城”。广州惠福西路五仙观据说就是五仙人降临之地,广州人民为了感激五位仙人,在他们当年降临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观以示纪念。在大殿内还有五仙和五羊的塑像。五仙又被称之为谷神。
广州因“五仙骑羊赠稻穗”的美好故事而称 “羊城”、“穗城”。
五仙观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233号。现寺观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一座祭祖五仙的谷神庙。该观属道教,坐向南,门上大匾上有清两广总督瑞麟书写的“五仙古观”四个大字。五仙观依山而建,现存有头门、后殿、东斋与西斋。五仙观为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木构架保存完好,玲珑新巧。后殿东侧裸露的一块红砂岩,上有巨大的脚印凹穴,古人一向认为这是“仙人拇迹”,重点保护下来。明清两代,这里分别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
青云书院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惠福东路389号,又名梁氏千乘侯祠。青云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两年后建成,是当时广州府、肇庆府的梁姓宗族共同合资建造的合族祠,为参与建祠的梁姓宗族子弟到广州城参加科举考试、办理诉讼、缴纳赋税等事务时提供居所。青云书院属于北京路书院群一部分。
广州大佛寺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
广州大佛寺始建于南汉(公元917-971),名新藏寺,为南汉王刘龑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扩建为龙藏寺,后改为巡按公署。清顺治元年(1649)公署毁于火。平南王尚可喜于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仿京师官庙制式,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
雍正十一年(1733),广州知府刘庶选大佛寺作宣谕之所,于殿前建宣谕亭。同时在大殿两侧建韦驮殿,伽蓝殿以及“佛境”、“禅林“东西两门。此时寺院范围扩大,佛事兴旺,名声远播,成为广府五大丛林之一。大佛寺新大厦目前已落成,而由於寺庙扩建後被西湖路一排骑楼遮挡影响风水,所以这些历史建筑亦要被拆卸以让路。
1981年广州佛协副会长广明老法师出任住持,并着手重建。经努力,大雄宝殿按原貌修复,三尊大铜佛像亦重铸,各高6米重10吨,海内外游人香客前来参访礼佛与日俱增。1993年8月9日,广州市政府公布大佛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符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