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家的妙笔之下,石湾瓦脊上的公仔走下屋脊,走上画布是什么感觉?瓦脊公仔这一石湾陶艺史上的高峰,如何与现代建筑结合,呈现适合当代空间的装饰效果?7月1日下午,画笔下的瓦脊公仔——封伟民、毕惠华专题画展,将在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开展。
据介绍,佛山石湾陶塑瓦脊在唐末已有生产,明清更趋兴盛,至清代发展为大型组合雕塑,题材主要是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戏曲人物。瓦脊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建筑的艺术表现力,为建筑屋顶增加崇高感,营造出丰富华丽的建筑天际线。石湾瓦脊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一直是佛山艺术家创作的富矿。
日神,月神,和合二仙等都是瓦脊公仔上的经典形象,现代艺术家们对石湾瓦脊公仔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正在用心灵去理解,用笔墨去对话,为石湾瓦脊公仔赋予新的生命演绎。
“瓦脊公仔的传统特色非常浓烈,如果将传统特点进行转换,与现代建筑结合,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封伟民表示。封伟民是陶画兼修的艺术家,他的陶塑代表作《花月春风》的创作,就受到石湾瓦脊公仔影响,造型严谨完整,刻画工致细腻,釉色丰富浓烈,工艺复杂考究,精工之极却又妍而不甜,但他以瓦脊公仔为表现对象的中国画却水墨淋漓,写意传神,格调高古,意蕴悠远。
此次展览上的另一位艺术家毕惠华,其油画善于“以刀代笔”,以大刀阔斧的豪迈气慨追求色彩和力度的结合,以东方写意精神表现瓦脊公仔,汪洋恣肆,率性豪放。
可以说,两位艺术家的艺术个性通过对石湾公仔的描绘得到了创造性的发挥,他们通过画笔下的瓦脊公仔,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拓展了艺术创作新的天地。
祖庙作为石湾瓦脊公仔的艺术殿堂,可谓全国最大的“瓦脊博物馆”,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画笔下的瓦脊公仔——封伟民、毕惠华专题画展”在祖庙博物馆举办,既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意思,又有文化艺术创新发展的意味。主办方表示,期待通过这个展览,让石湾瓦脊公仔的文化价值能够为更多人了解;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艺术家在佛山传统文化的宝库里寻找到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
【记者】阎锋
佛山文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