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威宇学长,小编就被他青春、幽默、从容的气质所吸引。当问及他是否一直优秀时,他回答道“我不认为我跟优秀这个词挂钩,可能我只是比别人多干些事罢了”。优秀的人都有着一颗谦逊的心以及对未知或已知之事藏有突破之精神。
十八年来的顺利,我再不想成为木讷的
工程师
从六年级开始拆电脑玩,初一时的偶像便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陈威宇学长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崭露了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他也坚定地选择了计算机领域这条路。高考的失利让他意识到人生并不是一张平展的纸,但他仍然十分乐意地进入北师珠的怀抱,在得知自己的专业优势与学院的情况后,便立志“要把这个专业发扬光大”,四年了,他的确做到了。
Q:你的方向是计算机领域,而为什么选择了管理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呢?
A:首先我肯定是读计算机的呀,我从小学六年级就拆电脑玩,但当时我想了想,如果我四年都读计算机专业,我会继续木讷下去,不会得到全面发展的。因为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平平稳稳的人,我不想一辈子当这样的人,自从高考后,我知道人生会有挫折,之前从没有面对过挫折,从那之后我就想,人生不能只像一张平展的纸,那如果读了计算机专业,我可能会成为一个木木讷讷的工程师,然后什么都不会,可能连讲话也讲不好,那我还不如读一个全面发展一点的专业。恰好第二个原因,我的偶像,从初中开始就是李彦宏,他就是信息管理毕业的,所以我就认定这个专业了。
上了北师之后发现,信息管理是志愿录取分数最低的一门专业,我是广东第一,当时我立下志愿,要把这个专业发扬光大,希望自己能带动整个专业发展得更好。我做到了,四年来我做到了。(学长特别欣慰地表示道)现在我们专业的学术氛围特别浓,不仅如此,学弟学妹们也有了更好的去处,我有一个师弟已经进入腾讯公司了,跟我一起做项目的四个人,职位都分布在了YY、金山、腾讯等企业,这是靠我们一步一步用心带起来的。
Q:我们得知你的想法是“先去公司学习,再回学校深造”,也决定赴外读书,若继续学习那么你会选择什么专业呢?
A:继续学计算机专业 Computer Science,因为毕竟现在学的属于计算机二级学科,目前研究的东西都太浅了。接下来我肯定会往这个领域的一级学科“计算机”更深入地学习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探求它的科学研究方向,做更深入、更刻苦的研究。
老师只是支撑,钻研精神是需要靠
自己修炼的
“能找到的资料尽量找,中国的不行,找外国的;百度不行,找Google;Google不行,中国知网的文库搜一遍,每一篇论文一点一点的看。”
“我们的原则是不到万不得已、实在是完全没有办法解决的情况下,坚决不问老师!”威宇学长曾在期刊上发表过8篇论文(包括4篇一级论文),与队友一起突破鲜少人尝试的项目研究,其中内化的精神,不仅仅是坚持,更是对学科领域的尊重与追求。
Q:在专业、专利、项目参与中,最具挑战性的事件是什么呢?在此过程中,是如何请教老师呢?
A:曾经我们花了长达九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个项目,从2016年的3月到12月,因为当时没有人做过,要查很多文献,而且其中的那个暑假没有回家,一直在实验室里进行研究,这个是花费时间最长、算是最具挑战性的事情了。当时老师说让我们早点回家,“老师我们不回家,没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坚决不回家!”这些事全是我们主动去做的,没有老师逼我们。当我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去申请专利后,我也已经感觉很厉害了,但实际上只是研究了很久做出一点小东西而已。
关于老师指导的问题,我们的原则是“不到万不得已、实在是完全没有办法解决的情况下,坚决不问老师”。整个项目,长达9个月,差不多只问了老师三次。因为这样你才能突发自己科研性的成果呀,如果天天问老师,那不就是老师在搞科研吗?你只是帮老师干活而已。但如果你想自己独立去做一项事情的时候,你必须脱离老师,老师顶多就给你一个支撑的帮助。
当时我们做研发也遇到了问题,海量的信息库还是没能找到对应的理论,那我们只能自己创造,硬是搞出一种方法来攻克它。像很多人遇到问题时会觉得“哎呀我怎么解决不了”,而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是,“诶,这是个好问题”,我会这么想。这就是一种探究精神的方式,不能全部依赖老师,这才能更快地进步;拥有这种想法,才能让你在未来遇到其他事情时有兴趣有决心去攻克。
Q:你通过科研成果,参与CCTV10的节目录制,能分享一下感受吗?
A:其实当时我做了一个科研项目,是关于香山文化这个领域的知识图谱研究,(知识图谱是一个信息管理技术,一个信息格式化、存储、大数据的工具,大体就是用来把这些传统文化与信息技术结合,应用到互联网当中。)我们做了大概一年半吧,因为参加挑战杯等比赛,并且发表了很多论文,恰好被当时做关于传统文化保护节目的CCIV10邀请了录制节目,在询问具体要求后,我们觉得挺好就接受了邀请去录制节目。
说到与985高校同学如何相处,当时其实没怎么考虑过。跟985高校的同学一起做项目做活动,大家的任务都需要做presentation,讲清楚你在做什么,向大家说明你展示的是什么,然后配合剧组拍。这时候不说你是来自什么高校的,大家都是在同一个项目组里面,你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那就可以了;你不需要考虑别人怎么看你之类的情况。
学习玩耍两不误
除了学习科研成绩出色外,威宇学长在其他方面也全面发展。大学前他曾参与过东莞日报的暑期活动,拿到了实习记者证,在电视台里积累了一定的影像经验。另外,他热爱摄影,学习绘画,热爱健身与运动,也喜欢听音乐,在与他相处的过程中总能感受到他从容的气质与作为大学生的乐观与积极的心态。
他人眼中的陈威宇
姜赢(导师):
陈威宇同学综合素质好,而且勤奋努力,将来必成大器,他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典范。
潘浩(同学):
陈威宇同学学习工作认真,做事规划清晰,交友广泛,待人真性情,是老师的好学生,同学的好同窗,寝室的好室友。他是14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骄傲,师弟师妹学习的好榜样。
袁鑫杰(师兄)
威宇虽然表面总是嘻嘻哈哈,好像不太靠谱的样子,但做每一件事都是投入120%的精力,同时感染身边的人,一起努力。阳光,正能量,所有积极的形容词都在威宇身上出色地表现出来。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他都能有非常出色的规划,井井有条,充实而有意义。祝威宇前程似锦,工作顺利。
图文编辑 | 黄逸雯 尹麗钧
责任编辑 | 尹麗钧 李济乾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师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