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少儿编程领域的“先行者”~90后男生教小朋友玩转编程

广州南沙发布
+ 订阅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来临,越来越多的低龄儿童正在学习用编程工具设计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和作品。由广州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孵化出来的阿南编程团队正在尝试让几岁大的小朋友体会编程的乐趣。

在少儿编程领域,这个初创团队称得上是南沙的“先行者”。“编程将成为未来人们的必备技能之一,这对孩子们来说其实是提供了一种表达方式。”团队创始人宋永霖说道。

钟情教育的技术咖

宋永霖

宋永霖是90后,曾在广州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物联网研发部任职,大家更喜欢叫他“阿南”。尽管出身技术,宋永霖却对教育领域情有独钟。2016年,他在南沙注册成立了阿南教育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围绕研学旅行等亲子教育活动展开创业。

在与2000多个家庭互动的过程中,宋永霖慢慢留意到家长们对少儿编程课程的需求。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同时他发现,早在几年前西方就开始了全民学习编程的热潮,而目前的图形化编程也已经完全具备让儿童学习编程的条件。

“这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原本就是做互联网出身的宋永霖判断,“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大趋势下,编程能力将会是未来的必备技能之一。”

于是,他联合香港科技大学物联网研发部专家团队,组织编程教学团队,着手研发适合中国孩子的少儿编程学习体系。目前,已经有80多个孩子通过阿南编程研发的课程设计属于自己的作品,最小的学生只有6岁。

对于这些小朋友来说,学习编程更像一个“组装”游戏。“我们上课用的图形化编程,已经将各种模块封装好,孩子们需要做的是去创造、构思,把问题的逻辑关系排列出来,这跟代码编程的思维是一致的。”宋永霖介绍,与其他同类课程不同的是,阿南编程针对小学学龄特点,融入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知识结构,“我们更关注孩子的创意,希望他能编程表达自身的知识储备。”

打造AI启蒙教育平台

宋永霖觉得,少儿编程更多的是一种思维训练。在阿南编程的课堂上,小朋友们会将语文课本中《放牛娃的故事》通过编程呈现出来,设计蓝天、白云、牛,还把放牛吃草变成了一个游戏,甚至还添加了“狼来了快跑”的设定,课堂变得更加丰富。

“把技术和教育融合起来,是一件会让生活变得开心的事情。”目前,他和他团队已经在南沙设了两个授课点,在华师附小等校园设立校点,并且与国家超算中心、云从科技、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等单位建立了科普学习网络,让孩子们可以接触到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成果。

这是宋永霖来南沙的第五年。他说,这两年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希望在快速上升的南沙找到机遇。

“我们做少儿编程接触到的学生家庭有70%来南沙还不到一年,他们有很多新的想法,当中也有很多做创业或是教育的。”目前,与阿南编程建立了合作的教育机构在南沙有五六家。

阿南编程团队如今也是粤港澳创新工场入驻的39支创业团队之一。依托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的专家资源,他们正在不断打磨编程课程体系,让它更适合中国孩子的认知和学科特点。“我们想打造一个人工智能启蒙教育平台,也希望以后能邀请更多的玩家参与进来,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大。”宋永霖说道。

编辑:刘嘉欣

来源:南沙新区报;记者 余丽颖 李夏同(摄)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