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新一代唐正式上市第二天,6月27日下午,比亚迪在青海宣布一座140个标准足球场面积大小的动力电池工厂正式下线,建成后年产能24GWh,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动力电池工厂。据比亚迪透露,其2020年动力电池总产能将增至60GWh。
随着欧美多国公布禁售传统燃油车时间表,电动车将迎来更大规模发展。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车的“心脏”,是电动车大规模普及的关键。而近年来,日韩中三国动力电池产业化竞争激烈,比亚迪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不过比亚迪的愿景不小,其在工厂里挂着这样的标语:“青海工厂共同愿景:超越丰田现场管理水平,成为令人尊敬的世界级锂电池标杆工厂。”
比亚迪之所以打造如此巨型电池厂,意在电动车全产业链竞争中,进一步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实现产能与利润的大爆发。但实施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规模:140个足球场面积,全球最大
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位于青海南川工业园的比亚迪动力电池工厂,占地1500亩,相当于14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比亚迪官方介绍,这一巨型电池工厂2018年第一期年产能约10万GWh,2019年全部投产后年产能可达24GWh,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动力电池工厂。这意味着,若以比亚迪刚刚上市的全新一代“唐”(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的电池为20KWh/辆计算,相当于可满足120万辆“唐”的电池需求。
而且根据规划,2020年比亚迪动力电池总产能预计可达60GWh。此前,广东深圳和惠州的两个基地,共计为比亚迪带来了16GWh的动力电池年产能。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巍透露,预计今年底实现约28GWh的动力电池年产能。
下线仪式现场,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电动化已经成为定局,各国禁售传统燃油车的时间表已经陆续发布,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更大的爆发。”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预计,未来全球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需求将十分强劲,至2030年将超过1500GWh。而比亚迪方面认为,其青海动力电池工厂的投产,将进一步缓解全球高端动力电池产能的紧缺,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高速发展。
比亚迪方面介绍,之所以选址此地,主要原因有:青海省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雨量偏少、气候干燥,拥有非常适宜动力电池生产的气候环境;青海锂资源丰富,集中了我国70%以上的已探明锂资源储量;青海政府正致力于打造千亿级的锂电池支柱产业,并制定了相应政策予以支持。
有媒体当日引比亚迪拟与青海政府合作建设云巴一事,比亚迪副总裁、电池事业群CEO何龙没有现场否认,只是表示“与青海政府正在洽谈”“可能有深层次合作”。
智能:每一块电池都有ID,可溯源
除了规模巨大之外,高度的智能化、信息化也是比亚迪青海南川电池工厂的一大特点。
据悉,青海电池工厂采用的是比亚迪全球首创的第六代动力电池产线,整个生产过程,不仅由近百个机器人、MES信息化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智能物流系统以及多功能无人搬运车,实现产线的自动化和信息化,且能够将全自动生产线的硬件、软件实现智能互联,使得工厂在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方面达到全球顶尖水平,生产效率领先行业5年以上。
“无论这块电池处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扫描电池上方的二维码,就能了解关于它的一切信息”,何龙介绍道。
据悉,这一功能的实现,正是得益于工厂的信息化系统。产线配备的MES系统,即是实现高度信息化的关键之一。通过这一系统,可以实时收集生产过程中所有设备/产品的相关信息,相当于给每一块电池设置了唯一身份标识(ID),从而可以智能追溯电池的原材料批次、关键参数、经过的工序、生产时间及操作员工等信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及时反馈的设备/产品性能等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对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预防。
愿景:超越丰田现场管理水平,受尊敬
记者在参观工厂中看到这样一个标语,“青海工厂共同愿景:超越丰田现场管理水平,成为令人尊敬的世界级锂电池标杆工厂。”
比亚迪介绍,目前,小批量测试的结果显示,该工厂的电池品质“极高”。
实际上,产品一致性、稳定性和能量密度,被广泛认为是电池的“关键”指标。据何龙透露,为寻求在这些指标上获得突破,拥有23年电池研发和制造经验的比亚迪在工厂诸多细节上进行了“特别”安排。
何龙介绍,产线除采用“航天级”极致工艺标准,配备诸多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外,还进行了超乎寻常的“集成式”设计——集成了配料、涂布、辊压、分切、卷绕、装配、注液、封口等一系列功能模块,工序多且复杂。这种“全流程、一站式”的产线设计,极大地排除了因生产中途触碰/搬运半成品而掺入杂质、温度湿度变化等各种有可能降低产品品质的因素。
另据了解,为了进一步降低人为触摸产品的概率,搭载电磁/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的多功能无人搬运车也被安排在产线,用于极片转运等多个制造环节。
聚焦:“乐意”与国内外行业对手竞争
目前,比亚迪国内最大竞争对手宁德时代已在A股上市,是全球第一大销量动力电池企业,而日本松下和丰田,韩国三星和LG都是动力电池行业产业化走在前列的知名企业。
何龙对比亚迪动力电池产业未来也颇为自信,认为目前日韩中三国在动力电池产业化应用方面较为领先,比亚迪乐意与这些国内外企业竞争,“接下来也会去竞争”。
目前,动力电池市场主要是三元电池,比亚迪此前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近年来因为宁德时代等竞争对手以及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格局变化,也开始在该领域重点布局。
不仅如此,比亚迪也在动力电池的上游原材料方面有深入布局,例如锂和钴。2016年,比亚迪与多家公司成立青海盐湖比亚迪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开发与加工、销售。通过与锂资源上游企业加强深度合作和交流。而钴作为三元锂电池必须的原材料,除了价格上涨因素需要考虑外,更关键的还是供应体系的安全保障,所以比亚迪也有入股上游的钴资源企业,确保供应。
据何龙透露,比亚迪青海南川动力电池工厂计划全部生产三元电池,未来南川厂占比亚迪整个动力电池产能的40%—50%左右。目前,比亚迪动力电池包含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两种电池的产线可相互适用,两种电池的产能可根据需求在短期内实现灵活调产。比亚迪青海南川动力电池工厂的电池将根据市场需要,灵活供应,不一定只是自供。
另外,自2017年初市场开始传言,比亚迪汽车旗下电池业务被拆分并独立经营,这一决定已经在比亚迪内部开始实施。何龙此次回应媒体,比亚迪电池产业确实在计划独立,这是市场需求,也是客户的希望,目前在规划中,正在紧密谈判。何龙认为,动力电池是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把电池质量做好、效率提高。
【记者】李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