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张槎古新路的佛山高新区科技产业园里,在90多名来自全球各业务领域的核心客户共同见证下,安德里茨中国总裁托马斯·史密斯等6名主礼嘉宾共同为醒狮进行点睛。随着一轮极具岭南特色的醒狮表现过后,安德里茨中国新总部大楼进行了剪彩。
这个简单而隆重的开业仪式中西合璧,某种意义上契合了过去20年安德里茨在佛山的发展轨迹。上世纪90年代末,这家老牌的奥地利工业集团把佛山作为敲开中国市场大门的首站。随后20年,以佛山为支点,安德里茨中国迅速发展,成为安德里茨集团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公司。
随着新总部大楼的开业,标志着安德里茨中国迈入新的里程碑。作为极少数把中国总部放在佛山的外资企业,安德里茨在佛山取得的成功具有重要标本意义,其发展历程见证了佛山过去几十年的产业和城市蜕变。
以合资公司敲开中国市场大门
安德里茨与佛山结缘的故事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记。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迎来了一轮外企投资热潮。1990年代,麦当劳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快餐店;1994年,美国宝洁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市场;1997年,美国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共同成立了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在这轮投资潮中,来自奥地利的司马策也踏上了飞往中国的航班。他此行的目的责任重大,将代表安德里茨集团与佛山水泵厂共同创建合资公司,专门为制浆造纸行业提供泵产品。
安德里茨集团总部位于奥地利格拉茨,悠久历史,是奥地利全球领先的工业集团,年收入约60亿欧元,其业务广泛涉及水力发电、制浆造纸、金属行业以及市政和工业领域的固/液分离。目前在全球拥有员工25500人,超过250个分支机构。
迅速壮大的中国市场对于安德里茨来说诱惑与潜在的风险并存。诱惑在于中国庞大的消费需求催生了造纸等行业的蓬勃发展,这为安德里茨的产品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潜在的风险则是当时中国与欧洲存在很大差异,这让安德里茨对中国市场的开拓无从入手。
经过前期考察,安德里茨决定采用更为稳妥的方式,通过与国内企业合资来打开中国市场。佛山水泵厂凭借在行业内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基础,进入了安德里茨的考察范围。在此背景下,司马策来到了佛山,一待就是17年。
1997年,湖南人文靖大学毕业后,怀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到了佛山,成为司马策招进来的第五位员工,负责公司财务工作。“那时候公司处于草创阶段,只有两个财务。”在创业初期,合资公司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和车间,只能使用租来的1000多平方米的车间。
同样需要去努力适应的还有佛山这座完全陌生的城市,“刚来时佛山还是很小的城市,遍布了陶瓷企业。”虽然如此,喜欢接受挑战的文靖还是选择了留下来。
在包括文靖在内的最初12名员工的努力下,安德里茨得以顺利踏出了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随后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安德里茨在特种装备领域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和其他大多数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一样,安德里茨通过合资公司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公司业务不断扩张。
2002年,为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安德里茨在佛山成立了独资公司——佛山安德里茨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佛山安德里茨”),主要生产制浆造纸的相关产品。两年后,位于张槎的制造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随后几年,佛山安德里茨的发展不断演绎着“蚂蚁搬家”的故事,把集团的高新技术、生产流程通过本地化改进后不断引入中国,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多元。继水泵部门后,紧随其后进入中国市场及完成本土化控制的分别是分离技术部门以及制浆造纸行业下的纤维制备部门等。
目前,安德里茨中国已成为集团最大的分公司之一,业务范围覆盖集团四大领域,包括制浆造纸、水力发电、金属和分离技术。“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安德里茨中国如今几乎涵盖了集团在全球范围供应的产品及服务,成为集团内最大的生产基地。”安德里茨中国总裁史密斯先生在总部大楼开业仪式上兴奋地说。
壮大研发力量研究成果全球共享
在经营业务不断拓展的同时,安德里茨也在努力培育本土化的研发力量。
就在安德里茨进入中国的同一年,奥地利人亚历山大·葛帅德进入安德里茨集团研发部门,先后担任回收纤维的研发和开机经理,虽然由于工作关系也会经常到中国出差,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会留在了佛山。
2006年的夏天,亚历山大来到佛山,按照计划他将在这里待3年,组建新的开机团队并帮助佛山安德里茨的回收纤维业务成立工艺项目工程团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渴望让他印象深刻,“我刚来时佛山公司的研发力量很薄弱,但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一种紧迫感,大家一起努力去迎合市场发展的需求。”
在亚历山大的见证下,佛山安德里茨的研发力量不断壮大发展。2006年,安德里茨泵技术中心以及安沃特种合金铸造有限公司落户三水工业园。其中,安德里茨泵技术中心拥有亚洲最先进的封闭式泵测试平台;2013年,安德里茨中国建成首个浆料测试实验室,具备了在自有实验室进行专业浆料性能测试的能力,可为国内和东南亚各地的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2015年,占地4200平方米的扬克缸业务中心建成,设有最先进的设备可实现高质量的生产和服务;今年3月份,安德里茨中国公司扩建了浆料实验工厂,增加了固废实验室。
“目前我们拥有300多名科技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19%,这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是一个很高水平。”安德里茨中国创新项目管理经理胡淑翊介绍,目前安德里茨每年投入科技活动费用均占到销售收入的3%以上,为公司产品和技术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经过20年发展,安德里茨中国公司的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从最初以吸收引进国外技术为主到如今可以把本地研究成果回馈给集团,“我们刚申请了一个全球专利,使用该专利的产品将会在全球同步销售。”亚历山大表示,伴随着企业研发力量的成长,自己待在佛山的时间也从原来计划的3年到如今4个3年过去了,如今他已经把家安在了佛山,对于在佛山的工作经历,他认为是自己一笔宝贵财富。
“这种感觉很棒,安德里茨集团对于分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有很严格要求,我们的快速发展是通过一次次成功争取回来的,在这里新产品或技术可以迅速投入市场,这跟欧洲很不一样。”
经过20年发展,安德里茨中国从最初租借厂房和办公室,发展到今天,在中国制浆造纸设备占据着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在固液态分流设备市场同样声誉卓著。
对于这种成长,亚历山大认为离不开安德里茨自身的经营策略,“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寻求一种稳定的增长,依靠自身的积累一点点成长以来,不会一下子把业务做得很大,这样就避免了发展过快给经营管理带来压力。”
另一方面,他认为佛山所在的珠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发展最快的区域,安德里茨把佛山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站也为公司后续成长奠定基础。
持续本土化实现与地方经济紧密融合
2012年,在进入中国市场的第15个年头,佛山安德里茨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改名为“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成为安德里茨集团服务中国市场、辐射东南亚的总部,这也成为极少数把中国总部放在佛山的外资企业之一。
“把总部放在佛山我认为是出于几方面的考虑。”在安德里茨工作了20年后,文靖已成为安德里茨中国的首席财务官,对于安德里茨中国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认为安德里茨最初在佛山的成功为后来不断加大投入带来了信心,佛山市各级政府务实的作风给企业带来了很好经营环境。而且佛山的区位对于覆盖东南亚市场有较大优势,有利于公司未来的市场开拓。此外,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与安德里茨从事的行业具有较好的契合度,能够为安德里茨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产业配套支撑。
事实上,过去20年安德里茨一直致力于实现生产、研发的本地化,不断培育本地供应商。安德里茨中国与佛山本地产业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带动了一批供应商的成长。“我们在国内拥有1300多个供应商,其中佛山本土有209个,占比16%,但我们在佛山本地的采购额达到5个亿,占采购总额的20%以上。”
此外,从人员结构看,安德里茨中国已经深深扎根在佛山。目前公司在全国拥有1698人,其中在佛山工作的有1120人,佛山本地户籍的也有500多人,包括亚历山大等一批外国管理和技术人员也已长期定居在佛山。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安德里茨中国也为佛山作出很大贡献。近3年公司年均销售额超30亿元,其中,2017年超过38亿元,年均纳税超2亿元,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上周,随着新总部大楼的落成,安德里茨与佛山的融合将更加紧密。新总部大楼所在的佛山高新区总部园,地处季华中央商务带,周边拥有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安德里茨选址于此既临近原总部生产基地及欧洲工业园生产基地,也能利用园区便捷的配套设施。
“借着安德里茨中国新总部大楼的建成,我们想再次对佛山作出郑重承诺,这里是我们的家。”史密斯先生在开业仪式上表示。扎根佛山20载,如今的安德里茨已成长为一个在多个关键领域的市场领导者;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发展适合中国本土市场的技术;以及一家业务遍布海外市场的国际企业,直接向海外客户供应产品和服务。接下来安德里茨将立足佛山,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寻求在中国市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安德里茨中国与佛山本地产业在研发方面的合作也不断深化。“近年来我们加大对环保设备研发投入,并与本土企业加强合作。比如2016年我们要研发一个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为了更好地收集相关试验数据,我们与瀚蓝环境达成战略合作,在瀚蓝环境那里打造一条餐厨垃圾处理线,借助这条生产线来为我们的设备研发提供支持。”安德里茨中国创新项目管理经理胡淑翊介绍,接下来公司将持续推动本土化研发,寻求与本土企业更广泛的合作。
■特写
“洋高管”的中国生活
身穿蓝色衬衫,挺拔的鼻子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说到兴奋处会不自觉地露出迷人笑容,在佛山工作12年,亚历山大·葛帅德对于这边的一切都已经适应下来,甚至喜欢上这里的亚热带气候,以至于冬天回到奥地利会觉得太冷。
然而,2006年的那个夏天,当亚历山大·葛帅德拖着行李来到中国时,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在这里待上这么长时间,而更多的是感到好奇。“我刚到安德里茨中国来时住在广州,这是一个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而我在奥地利的故乡是一条只有600人的村庄,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一切都变得新奇。”
事实上亚历山大与中国结缘还要更早上一些,2002年他认识了一位中国姑娘,两年后成为了他的太太,随着他的工作重心转到中国,他也把家安在广州,并成为了一名广佛候鸟,并持续了10年。
近年来,随着佛山城市发展,居住环境不断提升让亚历山大萌生了搬到佛山的想法,“地铁开通后广佛两地来往很方便,加上和广州的高房价相比,佛山的吸引力越来越大。”2016年,亚历山大把家搬到了千灯湖,成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新佛山人”。如今,除了每年暑假和圣诞节会回到奥地利与家人团聚外,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
虽然日常有70%的时间都在出差,但对于在佛山的一切他感到很满意,“我喜欢这里的点心,这边喝早茶聊天的传统很有趣,平时周末会和太太到广州玩也很方便。”他表示,自己原来也在北京、上海待过,但还是更喜欢在佛山生活。
【记者】孙景锋
【摄影】戴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