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高考成绩正式出炉,考生和家长悬在心头的大石终于落地,中山也有不少考生收获了好成绩,全市出现两名成绩被屏蔽的高分考生,确认进入了全省文科前20名(可下拉看昨日报道详情)。
两名“学霸”目前都心仪北京大学,不过对于具体报考哪个专业都尚在考虑当中。那么今年高考分数线划分和录取政策调整后,志愿应该如何填报呢?
(快戳!中山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的“手把手”高考志愿填报指导视频)
据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广东高考有65.4万个招生计划,比去年增加5.2万个,意味着录取机会将比往年提高。而从正式公布的分数上看,各批次分数也比往年有所提高,专家建议考生和家长考虑志愿填报时需根据院校招生计划、招生章程等进行科学考量,合理定位。
今年文理类考生的分数段按一分一段公布,让考生跟清楚自己在各个位次当中的人数,给填报志愿充分的参考。详情可戳标题链接《今年广东高考排位,你的成绩能报什么大学,这几张图帮你搞定》
今年广东省志愿填报增加到15个平行志愿,合理填报就显得尤为重要。
放榜前夕,中山市教育局组织召开了2018年高考志愿填报培训会议,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主任肖业恒围绕2018年高考录取政策的变化和如何科学合理填报志愿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讲解。
他从政策调整、准备工作、填报策略和常见问题等四个部分深入分析。他指出,今年,广东高考合并了本科录取批次、扩大了平行志愿实施范围、分开了艺术类本科院校志愿设置、细化了提前批录取设置,这几点政策变化都会对填报志愿的策略有所影响。肖业恒提出了“以成绩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的填报策略,并解答了近年在志愿填报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他表示,志愿填报涉及考生的切身利益,各学校要精心组织,认真做好考生的指导工作,让每一位班主任都成为合格的志愿填报辅导员。
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建议,考生填报志愿前要做好几项准备工作,包括分析自己的高考成绩、兴趣爱好,搜集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分析高校近三年的录取统计数据和今年的计划增减情况,也要了解今年在广东招生的院校、专业和具体计划数,同时要对广东省招生有关政策、规定和学校章程,以及录取操作的具体安排有清晰了解。而关于“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这个问题,则建议考生如上了本科线,可优先考虑学校,专科线的则将重心放在专业上进行考量。
【26日14:00】
今天是高考放榜日,南方+记者多方核实,今年中山市共有两名文科考生进入全省前20名,成绩被屏蔽。
分别是中山市第一中学的徐一和中山纪念中学高三10班李思羽。而今年中山高考理科最高分同样花落中山一中,他是丰山152班的陈子轩,分数为681分,排名全省68。
据了解,目前清华、北大招生组正积极联系几位高分考生,26日下午三点,南方+与三位“学霸”面对面畅聊,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中山市第一中学丰山151班:徐一
中山市第一中学丰山学部151班的徐一高中三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得知成绩被屏蔽,并没有太意外。虽然是文科生,但她最喜欢的科目是数学,目前有打算报考北大哲学系,不过也坦言自己暂时对哲学的了解仅限“皮毛”。徐一是个不偏科的“学霸”,虽然单科成绩没有特别拔尖,但依靠“综合实力”长期保持在年纪前列。高三开始时,她给自己定下680分的目标,“但都没有达到过。”徐一笑言。
她说自己很喜欢看电影,读书的类型也比较杂,高考前还趁空档去看了《复仇者联盟III》。徐一这个暑假打算做做手工,学学语言,比如挑战木工。
徐一有着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她说,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要针对不同学科制定不一样的学习计划。例如语文、英语,可以利用早读、午休等零碎时间去记忆,而数学则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去刷题。每天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表,每天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都要有合理的计划,这样学习才能高效。
作为一个文科生,课余时间徐一也比较喜欢看一些时事杂志,诸如《看天下》等,“虽然处在高三这样高压的学习环境下,但我不想自己信息闭塞,跟社会脱轨。”
徐一表示,父母平时不会对她的成绩有过多的要求,总是鼓励支持她,不想给她造成太大的压力。对于自己想选哲学系这个冷门专业,她的父母持支持的态度,认为只要徐一好好学习,不浪费大学4年的学习时光,学有所成就好。
提及平日的解压方法,徐一说高三这一年里她一直坚持运动,她说:“运动可以放松心情,运动也是跟同学交流的好时间,我经常在学校操场跑步,偶尔也会跳跳绳。”
中山纪念中学高三10班:李思羽
昨晚凌晨12点25分左右,一个北大招生办老师的电话打到了李思羽家里。随后,还在睡梦中的李思羽被接听电话的妈妈一句话叫醒:“你考进全省前20了!”
知道成绩被屏蔽的李思羽很意外,之前她从没想过自己有机会上北大。李思羽说,高一高二自己的成绩中等,到了高三有所进步,逐渐稳定在年级前20名内。此前的李思羽认为自己高考能考上中山大学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她现在目标是报考北京大学的中文和国际关系这两个专业,希望有机会进元培学院。
李思羽的双胞胎姐姐也在纪中文科班,之前成绩一直比妹妹更好,这次高考算是小“失手”。李思羽说,她依然很希望可以和姐姐上同一所大学。“我们一直互相扶持,如果可以继续在一起的话相信也会对彼此有很大帮助。”她说。
平日里,李思羽喜欢看书,尤其是散文之类的书籍。她总结了自己的三点学习方法,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启发。她说:“首先,上课要跟着老师步伐走,最重要的是要听懂老师的教学内容;其次,我不提倡题海战术,题不在多而在精,只要掌握关键点和记忆点,注意整理错题,避免在同一个地方出错便足够了;第三,要学会释放压力,我自己高三期间就很喜欢跑步,适当地放松自己。”
这个暑假,思羽想去重庆旅游,也准备学车考驾照。对于大学生活,她期待能多参加社团生活,“弥补高中三年内没有充分参加社团活动的遗憾。”
今年高分考生屏蔽范围,从往年文理科前10名,扩大到文理科前20名。也就是说,全省共有40名考生被屏蔽成绩。
那么,哪个地市哪所高中的高分生最多?南方+记者第一时间找到他们。
附:高考分数线
【记者】孙嘉琳、廖冰莹
【摄影】叶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