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岭南印象园位于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的东南部,四面环水,景区原来是一个名为“练溪村”的自然村落。在千年以前曾是南越王的狩猎场,离广州市中心不到20公里,重新打造后,村内的13栋古建筑被保存下来,并且进行了修复。另外从村外迁移4栋古祠堂,新建了38栋传统与现在相结合是岭南建筑,组成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岭南村落,也就是现在的岭南印象园。
两间霍氏宗祠中霍氏大宗祠了是园区保留下来的面积最大,而且历史最悠久的一个祠堂,这也是香港著名企业家霍英东先生的祖祠。宗祠的牌匾——“霍氏大宗祠”。在以前只有有当过官的家族,他们所修祠堂的牌匾中间才可以加一个“大”字。明朝时期,霍氏的祖先在惠州担任知府,当时就已经建成了相当规模的霍氏大宗祠,所以现在牌匾中间才会有一个“大”字。大门是分上下两扇门,特别有讲究,这种门在南方也是有大名堂的,只有比族里做官的人的官位更大时,村民才会打开上下两个门;若官位比他小,那上面那扇大门就会关闭,就只能从小门进。
在广东,旧式民居多数在山墙上两边用石灰塑出简单的卷草纹,称为草尾,在较富有的宅邸或祠堂庙宇中,灰塑的使用范围则随建筑的规格而扩大,它是广东民间建筑的主要装饰工艺。
进入大厅,中间设六扇双面镂空木屏门,这六扇木屏门是专门设置的,可以阻拦外面的视线,避免大门外的人一眼就能看到祠堂的内部场景,这些屏门都必须是双数的,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双数比较吉利,讲求“成双成对”。当年霍英东先生回乡时,看到小孩子都挤在一起上学,并深感教育的重要,所以特意为村捐赠了练溪小学。
霍氏祠堂屋檐上,有一个两角弯弯的脊梁,这在岭南建筑上称为龙舟脊,在园区的很多祠堂建筑的顶部都可以看到,因以前祠堂大多数都是木质结构,人们最怕的就是着火,所以就在屋顶上做了龙舟脊,龙象征着水,而水可以灭火,希望好的寓意能保平安,因此在广州大大小小的祠堂都会有龙舟脊的建筑。
旁边的淡隐霍公祠。古祠堂是一个姓氏血脉相承的地方,这个淡隐霍公祠现在被我们园区改为红色影像馆,每天分别在12:30和15:00播放两场革命时期的经典片段。
【南方+记者】喻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