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有料|“姥姥”取代“外婆”成普通话?广东网友炸了!明明这才是方言

南方探针
+ 订阅

文|探针君

妈妈的妈妈用普通话怎么说?这可不是脑筋急转弯,而是一件确有其事的“公论”:近日,上海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文第24课《打碗碗花》(李天芳着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由此,就“外婆”和“姥姥”这两个最日常的称谓,网友们争论上了。

为什么要把“外婆”改成“姥姥”呢?上海市教委针对这一问题的答复,上海市教委认为,“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而“外婆”“外公”属于方言。

这让南方的“外婆粉”集体炸了!其实,在广东,外婆是“官话”,“姥姥”才是老广们认为的来自北方的方言。

“婆婆”不是孩子爸的妈,而是孩子妈的妈

虽然,已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会说方言,但某地突然将“外婆”定性为方言,并明显在会影响未成年人文化观的语文教材中“普及”使用“姥姥”一词,这确实有伤已习惯使用外婆一词的乡土情感,也不利于文化的多元性。

事实上,探针君发现,在广东地区,“外婆”一词被更广泛地使用,即使是不同语系的粤语、潮汕话、客家话在书面表达时都会以“外公”“外婆”呈现,而口语则各有不同。

其中,粤语对外公、外婆的口语称呼分别为“公公”“婆婆”。“这里很多外地人,一开始也会搅乱。”南方+不少粉丝也报料,“比如你问一个有了孩子的外地媳妇‘婆婆’身体怎样了?她会以为你问‘丈夫的妈妈’,其实人家有可能是问她自己的妈妈,只不过是以孩子的口吻来问‘外婆’。”【注:在粤语中,丈夫的爸爸、妈妈一般会直接表达为“家公”“家婆”】

在书面表达上,哪怕是儿歌里,粤语中“妈妈的妈妈”依旧是“外婆”。比如有一首粤语儿歌《摇到外婆桥》,“摇啊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桥畔有个大花圃”里也是用“外婆”。

此外,潮汕话中“外公”“外婆”的口语分别为“阿公”“阿嫲”;客家话则分别为“姐公(dza-gong)”“姐婆(dza-po)”。

探针君还了解到,广州也有一些人在口语上称外祖父、外祖母为“姥爷”“姥姥”的。这些人主要是满族的八旗子弟和后裔,但现在也逐渐被广府文化所同化,第五、第六代已经开始随粤语喊“公公”“婆婆”。

“姥姥”被老广普遍认为是“北方口语”

其实,按照《现代汉语词典》规范而言,妈妈的妈妈这一角色,其标准书面语是“外祖母”。显然,“外祖母”太过生分,多见于翻译作品中。而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中,“姥姥”是常被人使用的口语。

“既然大家习惯叫的‘姥姥’能被广泛使用,为何同样被习惯使用的‘外婆’一词要被赋予方言的帽子?”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吴先生对这样的讨论感到疑惑,在他从小到大的认知中,“外婆”是书面语,“姥姥”才是“外祖母”的北方口语。

维基百科上看到,由网友们建立的词条显示,现代中文对母亲的父母亲的正式称呼是外祖父母,不同地方及方言有不同称谓,南方称作外公、外婆,北方则为姥姥(或姥娘)、姥爷。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出版的《汉语方言地图集》,也将“姥姥”和“外婆”一起归入“外祖母”的方言表达中。

更细的划分是这样:

吴语区称外祖父母为外爷、外婆;

中国北方官话大多称外祖父母为姥爷、姥姥/姥娘;

四川多数地方称外祖父母为家公、家婆;

湘语称外祖父母为外公、外婆。

无论“谁”当方言,也不能放弃

事实上,中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的意义不言而喻。自1982年,“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写入《宪法》,推广普通话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2017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中国已有大约73%的国民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这说明了普通话作为语言的工具性作用已经发挥。”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一位学者指出,“语言除了交流工具外,也是信息和文化的载体,也就是说,虽然有的地方方言难懂,但有其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所以普通话必须普及,同时不管是哪一种方言,也不能放弃。”

不少网友也指出,如果在教科书上改变“原着”,必须厘清两个问题:一是教科书上本来就有不少方言,方言与普通话是共生的语言发展关系,是否所有方言都要改为普通话?二是改变原着时,是否有征求过作者的意见?

【抖包袱】

广东三大方言:

谈起方言,广东人是很傲娇的。在广东,主要有三大方言及其背后的文化体系,分别为广东话、客家话、潮州话。但其中的广东话(英语为:Cantonese),是狭义地指“粤语”,即是广府话(以旧广州西关区域发音为标准),亦称“白话”;而不是包括广义上、区域内的客家话和潮州话及其他语言在内。

“粤语”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保留了古汉语特征,同时还有自己的字典记载着的释意(如《广州话字典》)。据了解,这一方言单在广东省的使用者就达6800余万人,使用人群主要分布在广东的粤中、西、北区域,包括广州地区、佛山地区、东莞地区、中山地区、珠海地区、江门地区、肇庆地区、云浮地区、阳江地区、湛江地区、茂名地区、清远地区、韶关地区等。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统计,粤语在全球的使用者人数大约为1.03亿。其中,在中国是除普通话外的第二大语言;而在全球,粤语是继普通话(汉语,国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葡萄牙语之后使用最多的语言。

“客家话”与粤语一样,都脱胎于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因而基本词汇比较相似,尤其是所保存的古汉语词比较一致,也被列入中国七大方言之中。客家人自称“中原之旧族,三代之遗民”,定居于山区,注重保持母语的纯洁,因而客家话的词汇系统相对比较单纯,吸收其他语言和方言的词语较少。

“潮汕话”则被列入闽南语系中,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同时该语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

语言学家普遍认为,潮汕话衍生自古代潮州话,而古代潮州话源自古闽南语。潮州先人本来居住在中原一带。9至15世纪期间,为了逃避战乱,一些闽人往海边迁徙,到达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时间之后,又集体向南迁徙到广东东部,即今潮汕地区。由于地理隔绝,潮州话便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方言。

据悉,古代潮州府包括今揭西、潮州、汕头、揭阳、潮阳、普宁、潮安、饶平、惠来、澄海等。而今,客家话地区大埔和丰顺都有说潮州话的居民;而饶平等主要潮汕话分布区,也有说客家话的居民。另外,18至20世纪期间,潮汕居民是移居东南亚的主要华人族群之一,故此潮汕话也成为海外华人的主要方言之一。

在你的家乡是习惯叫姥姥还是外婆,一起来投个票吧!


1.你们习惯叫姥姥还是外婆? 提交

【策划】肥

【撰文】谢苗枫

【校对】吴荆子

编辑 董晨晨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