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华园时光,感受百年办学的历史轨迹

华南理工大学
+ 订阅

云山苍苍,珠水泱泱。煌煌上庠,国运所望。

华南理工大学承载“兴教救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梦想,秉承“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校训,立足南粤、扎根中国、面向全球,不改初心育一流人才,不忘来路建一流大学,不断深化人才培养的“华工模式”,探索服务国家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华工路径”。百年风雨传薪,终成今日之万千气象。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位居“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235位、中国内地第11位,工科排名全球第22位、中国内地第7位;入选“路透社TOP75亚洲最具创新力大学”、中国内地第10位。

回望来时路,前行更从容。追忆华南理工大学的历史源头,最早可溯至1918年,发端于民国初期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救亡图存的呐喊使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深刻地认识到,工业对于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在实业救国浪潮的席卷下,各种以培养工业技术人才为目的的学校应势而生,而学校的各个办学源头也肩负着兴教救国的使命得以创办和发展。

组建华工之四所基础院校沿革

1

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办学历史沿革

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的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

1918年8月20日,经广东省长公署批准,在广东工艺局附设的工业学校改成为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是当年广东省立的惟一一所工业学校。

1924年7月,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改制,升格为广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

1933年7月之前的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校门

1930年,广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改称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1931年11月18日,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由广东省教育、广州市政府会同筹议,拟就将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改办工学院,与相关学院合组为广东省立勷勤大学。

1933年7月,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扩设为勷勤工学院,设机械工程系、化工机械系、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修科。

1934年7月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正式成立。

1938年夏,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改组,其工学院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

1943年夏,广东省国民政府教育厅复办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1950年,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改名广东工业专科学校。

1952年11月,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化工、机械、水利3个科并入华南工学院。

2

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办学历史沿革

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岭南大学工学院。

岭南大学牌坊

1888年,美国基督教人士在广州创办的格致书院,这是岭南大学前身。1900年,迁移澳门办学,更名改为岭南学堂;1904年迁回广州办学;1912年,更名为岭南学校;1916年,校内设立文理科大学;1918年,岭南学校更名为岭南大学。

1929年10月,国民政府铁道部委托广州私立岭南大学办理工科学院,专办土木工程,以培养铁道及公路专门技术人才。

1930年7月,岭南大学增设工学院,但没有分系科;1934 年,工学院始设土木工程科。

1938年秋,广州失陷于日军铁蹄下,岭南大学迁往香港办学,工学院并入理学院合称理工学院,原工学院唯一的学系土木工程系保留在理工学院内。

1948年,电机工程系成立,隶属岭南大学理工学院。

1952年11月,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土木、电机2个系及有关科并入华南工学院。

3

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办学历史沿革

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由1930年成立的私立广东国民大学工学院和1940年成立的私立广州大学理工学院合并而成。私立广东国民大学创建于1925年10月,私立广州大学创办于1927年3月,1951年并入华南联合大学。

华南联合大学校徽

1930年夏,私立广东国民大学增设工学院,设绘图、化学、物理、电机、水利等课程与专业实验室。

1940年,私立广州大学扩大理学院为理工学院,增设土木工程系。

1951年,私立广东国民大学和私立广州大学并入华南联合大学,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有建筑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机工程4个系。

1952年11月,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土木、机械、电机、建筑4个系并入华南工学院。

4

中山大学工学院办学历史沿革

中山大学工学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国立中山大学理工学院。

国立中山大学前身国立广东大学组建于1924 年11月。1924 年3月3日,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处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讨论并通过《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处组织大纲》。并根据组织大纲,提出设立工科,成立工科委员会,计划先办土木、机械、电气 3 系。当时由于没有学生,提出先办预科。

1948年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舍平面图

1931年9月,国立中山大学将理学院改为理工学院,并增设土木工程系和化学工程系。

1934年8月,在理工学院基础之上,分出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二系,同时增设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二系,正式成立工学院,9月工学院随国立中山大学整体迁入广州石牌现华南理工大学校址办学。

1938年夏,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并入中山大学工学院,工学院增设建筑工程学系。

1950年9月9日,国立中山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

1952年11月,中山大学工学院土木、化工、机械、电机、建筑5个系并入华南工学院。

组建华南工学院

1951年1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13次政务会议批准了教育部召集的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所通过的《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该方案本着“以华北、华东、中南三个地区的工学院为重点作适当的调整”之原则,于其第二条第8款,确定在广州学区将中山大学的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的理工学院、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科及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合并成为独立的工学院。①

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在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工学院调整计划要点的通知》精神的基础上,于1952年2月下旬正式开始广州学区的院校重组、整合工作。在所形成的《关于广州区高等学校调整方案报告》提出:“以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学、华南师范学院、广东法商学院、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等院校调整,设立综合性大学一所,工、农、医、师范等学院单独设立”。并明确所设立待命名的工学院校址及基本单元:“地址,中大石牌旧址。以中山大学工学院、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内工学院部分、华南联大<理>工学院、广东工专为基础,合并组成。”②

1952年华南工学院等校在《南方日报》刊登首届新生入学通告

中共中央就上述于3月22日电复:“所提广州高等学校调整方案,原则同意。”③广州学区“独立的工学院”,以此组建于1952年10月7日,并命名为“华南工学院”,当年的11月19日,广州《联合报》,就载文报道华南工学院组建开学的消息。

多元汇聚 融为一体

1952年至1978年期间,国家对高校院系多次调整,我校学科或专业也有较大变动。到1978年止,我校由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四川7省,至少18所原国立、省立或私立等一众学院或系与专业组建而成。

1978年广东化工学院与华南工学院合并大会在湖滨路广场举行

具体包括:广东的原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52年)、私立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1952年)、私立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及专业(1952年)、省立广东工业专科学校(1952年)、公立华南农学院(农化系农产品加工组,1953年)、省立广东工学院(汽车制造与修理、发电厂与电力网、农田水利工程3个专业,1970年)、暨南大学(本部机关干部、化学系、数理化基础教师职工,1970年)等7所;广西的原国立广西大学(化工专业,1952年;土木结构、电讯2个专业,1953年);湖南的原国立湖南大学(化工专业,1952年;工民建、建筑设计、电讯3个专业,1953年)④;湖北的原国立武汉大学(工民建、土木测量、无线电广播及通讯3个专业及电信组,1953年)⑤、公立武汉交通学院(公路桥梁专修科,1952年)⑥、私立武昌中华大学(化工系部分,1952年)⑦、省立武昌高级职业学校(化工专业,时间不详)⑧等4所;江西的原国立南昌大学(化工专业,1952年;工民建、有线电专修科、电报与电话3个专业,1953年)⑨、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陶业工程专业,1953年)⑩等2所;江苏的原公立南京工学院(造纸专修科,1953年)⑪;四川的原公立成都工学院(造纸、糖品物专业,1956年)⑫、公立四川财经学院(糖品物工学专业,1957年)⑬等2所。

学校百年办学发展史,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不同的师资学缘结构以及多元的校际文化相互补足,各渊源学院或系与专业的教风、教师个人的治学风格以及学术思想形成丰厚多异的教育流派,通过互动整合、互学互鉴、互相欣赏,汇聚交融、凝神聚气后,型塑出独具特色的华南理工大学文化。

①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三十日马叙伦部长在政务院第一百一十三次政务会议上的报告,并经同次会议批准)[Z].广东省档案馆电子文书档号,235-2-3-098~099:1、3.

②中共中央关于工学院调整计划要点的通知(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三十日)[M].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七册(1951年9月—12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88、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关于广州区高等学校调整方案报告(1952年3月2日)[Z].广东省档案馆电子文书档号,204-1-272-072:2.

③中共中央.对广州高等学校调整方案的意见(1952年3月22日)[Z].广东省档案馆电子文书档号,204-1-272-077:1.

④原国立湖南大学976年起步于岳麓书院。

⑤原国立武汉大学1913年7月设立于武昌东厂口,后以1893年为办学元年。

⑥公立武汉交通学院1946年1月设立于武昌下新河。

⑦私立武昌中华大学(Chung Hwa University) 1912年5月设立于武昌粮道街,1950年改公立。

⑧省立武昌高级职业学校1949年8月由湖北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高级商业学校、女子职业学校、大冶职业学校等4所合并组成。

⑨国立南昌大学1940年设立,后以1921年为办学元年。

⑩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1910年联合直隶、鄂、皖、赣4省瓷业起步于江西饶州的中国陶业学堂。

⑪公立南京工学院为今东南大学一部。

⑫公立成都工学院为今四川大学一前身。

⑬公立四川财经学院为今西南财经大学一前身。

华南理工大学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