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打游戏上瘾被列入精神疾病!快来自测这9种症状

广东健康头条
+ 订阅

沉迷游戏的你

是不是总觉得自己

逃脱不了游戏的“魔咒”

而且越陷越深?

悄悄告诉你

这是病,得治

一觉醒来,

为何游戏成瘾被列入精神疾病?

6月19日,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今年初

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的决定正式生效,

WHO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

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

WHO表示,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

无法控制地打电玩

(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

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

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

痴迷到何种程度才会被界定为是游戏成瘾?

世界卫生组织对诊断“游戏成瘾”的条件也非常严格,

当事人的相关行为必须足够严重,

而且已经造成个人、家庭、社会、教育、工作

或其他重要方面的重大损害,

至少需要12个月才能确诊。

游戏上瘾是精神疾病?争议不断

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发布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引入了“互联网游戏障碍”这一概念。

▲图片来源: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报告

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列出了9种症状,满足其中5项,才能诊断为“互联网游戏障碍”

1.完全专注游戏;

2.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

3.玩游戏时间逐渐增多;

4.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

5.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

6.即使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专注游戏;

7.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玩游戏时间;

8.通过玩游戏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

9.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贾艳滨介绍,此前游戏成瘾主要包含在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注意力缺陷等疾病中,作为一种症状来诊治。

如今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精神疾病,

也希望引起全社会对此的重视。

不过这一消息,还是让网友们炸锅了

@远眺沧海烟波渺:买股票算不算?买彩票算不算?

@冰糖的Shirley:追星是不是也马上要被列入精神病名单了

@热干面fall_in_love:我觉得有手机瘾的人比游戏瘾多得多

@一只不想成熟的犯二哈士奇:快管管孩子,救救游戏吧

青少年是游戏成瘾的主力

据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们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

数据还同时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为819.2亿元,同比上涨59.2%,实际销售收入占比首次超过客户端游戏市场,成为未来游戏行业核心增长点。

贾艳滨介绍,游戏成瘾主要以青少年为主,也有部分成年人。游戏成瘾者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会直接影响社会功能,无法学习或者工作。

从网游到手游,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少年面临的诱惑也逐渐增多。去年一款名叫《王者荣耀》的手游不断遭遇舆论的质疑。

如“13岁男孩因玩‘王者荣耀’被说跳下4楼,刚醒又想登录游戏”、“狂打手游‘王者荣耀’40小时,广州17岁少年患脑梗险丧命”、“小学生为玩王者荣耀‘偷’光家里积蓄”、“11岁少年玩‘王者荣耀’,三个月花光全家多年攒下的三万多”,这样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贾艳滨说,游戏成瘾者通常存在情绪问题,仿佛只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游戏成瘾同时影响生活、睡眠,因为进食不规律可能引发消化功能下降或者过度肥胖,对于青少年还会增加近视、影响生长发育。

对于游戏成瘾的孩子,有的家长漠不关心,有的家长只靠打骂,其实都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寻找孩子游戏成瘾背后的原因。”

贾艳滨曾经有个门诊患者,这个孩子因同伴自杀而心生自责,通过打游戏来逃避现实,有近2年没有上学,家长这才带孩子来看医生。

与这个患者相似的病例并不少,有的游戏成瘾正是抑郁症引发的症状。

游戏不是洪水猛兽,

家长需要给孩子更多关心

游戏成瘾被世卫组织列入精神疾病的消息一出,也有不少人关注治疗问题。此前有媒体报道了多起孩子在戒网瘾学校被电击损害精神或被暴力殴打致死的悲剧。

也有网友担心,如果游戏成瘾正式列入精神疾病后,各种非法治疗手段、机构极有可能借此获得“蓬勃发展”的机会。

游戏成瘾应如何治疗?贾艳滨表示,目前对此的治疗以认知行为心理治疗为主。游戏通过奖惩机制,容易满足玩家的即时需求。

在治疗中,要让游戏成瘾者自己认识到这是个问题,从而主动停下来。同时,也要寻找游戏成瘾背后的原因。对于难以控制的生理症状,可以使用药物来减轻焦虑等不适。

在治疗中,除了医生的指导,还需要家庭的配合。治疗一般至少3-6个月的时间,整体需要持续一年。

对于电击疗法等厌恶治疗方式,目前在业界也有不小的争议,并不作为主要疗法。

“其实正常孩子也有玩游戏的需求,只要有时间限制,学习和生活没有因此影响,家长也不必太恐慌。”

贾艳滨说,希望更多家长加强对游戏成瘾的了解,如果孩子出现游戏沉迷的情况,建议多与孩子适当沟通。

若病情较为严重,孩子还出现长期情绪低落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心理或精神科门诊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其实,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重要的是,身为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

1、规定玩游戏的时间

这点其实是大部分的父母都会采用的一种办法。和孩子协商好一个具体时间,然后严格执行。

建议以30—40分钟为宜,时间到了就要停止。这种规定实施时间长了,也有助于孩子学会自己安排时间。

家长要注意在孩子玩游戏的时间里,要做到不打扰,让孩子完全地放松。

2、游戏过后不宜立马催促学习

游戏刚结束,大部分孩子都无法马上静心学习的,这时候应该让他站起来活动活动再去学习。

或者是和孩子聊会天,问他“能用几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刚才那一局游戏吗吗?”孩子大概会说出“血雨腥风”、“针锋相对”等成语,不知不觉间,思维就转换到学习了。

3、疏大于堵

家长有尝试过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吗?

其实,如果一起玩的话,在无形当中就创造了孩子和父母的沟通平台,多数情况下,当父母询问孩子今天在学校都发生什么时,孩子都会充满厌倦的。如果用游戏搭起沟通的桥梁,也会更有利于亲子关系。

4、带孩子体验更多的美好

游戏再好玩,也比不过多去体验人生的美好。

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场电影,可以一起去野外露营、爬山,可以一起旅行,看看世界。

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我们还可以一起去开发、去探索更多更美好的东西。

对于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

网友们有赞有弹

↓↓↓

对此,你怎么看?

值班帮帮:朱晓枫

部分内容综合自南方日报、华西都市报、环球网、新浪微博、北京青年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