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游茅船、唱龙船歌,南雄民俗闹端午

南方+ 记者

每年端午佳节,南雄市珠玑镇都有挂艾草、吃粽子等传统民俗,还有迎游茅船、唱龙船歌、驱邪迎福的特色习俗。今年也不例外,端午佳节当日,珠玑古巷洋溢着热闹的节日气氛。

吃过早饭后,气温逐渐攀升。随着锣鼓喧天、鞭炮鸣响,伴着充满古韵的龙船歌而进行的游茅船开始在村子里巡游,并且扛上辟邪保平安、保丰收的萧统菩萨,行走在古巷和村子的每一个角落,把祝福送到千家万户。每到一户人家,巡游队伍都要停留一会儿,唱上一曲龙船歌,而早早候在自家门口的村民待巡游队伍抬着萧统菩萨来到时,则迫不及待地上前烧香祈福,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全家老少安康。在巡游队伍里,还有村民挑着雄黄酒走街串巷,路过的人都可以喝上一杯,据说可以驱邪祛病。

虽然当天天气炎热,但热闹的场景、独特的民俗不仅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村民,也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感到惊喜。一位外地游客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独特的民俗活动,让我大开眼界,非常有趣。”据当地村民介绍,整个游行庆祝活动会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要把祝福送到村庄里的每家每户,祝福家家平安,年年丰收。

据了解,在古代中原,龙船歌是为悼念屈原,在端午节祭江竞渡时所唱的歌。传到岭南后,因为没有中原的大江大河,住在南雄山区的氏族就因势而变,改为唱着“龙船歌”在陆地上“打龙船”。这一传统的端午习俗在南雄世代相传已有800多年了,曾经在浈江和凌江两岸的村庄广泛流传,现在只有珠玑巷一带的几个村庄保留得比较完整。

龙船歌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整个粤北民间音乐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历史名城南雄的优秀传统艺术。近年来,传承人在南雄文化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履行“传帮带”的职责,现在珠玑村唱龙船歌队伍有老、青、少三代人,代代相传的良好局面已基本形成。

【记者】毕式明

【通讯员】董子龙 吴世妹

编辑 李幔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