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湾涌“千军万马”赛龙舟,佛山500多岁老龙来串门

南方+ 记者

祭祀屈原、吃粽子、龙舟竞渡……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正日上午,荔湾区荔枝湾景区锣鼓喧天、浪花飞溅、龙舟斗艳。第八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节——“五月五•龙船鼓”系列活动在荔枝湾水上舞台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开幕仪式,端午祈福、击鼓起航、龙舟巡游……活动以非遗节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了多种非遗文化活动,让市民游客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体会中华非遗文化的魅力。

上午9时30分,荔枝湾水上舞台上,端午启动仪式正式开始,首先以中国传统舞龙、武术表演拉开帷幕,一群好男儿在这里虎虎生威,一展身手……活动现场中, 现代爵士舞与传统旗子舞的融合,舞动的是柔美更是刚强;那声声呐喊清脆嘹亮,喊出的是团结更是力量。在水上舞台,一支东方的创意舞蹈——鼓上舞,吸引了大部分市民的目光,此舞蹈是由一名唯美的女子站在中国的雕龙大鼓之上,柔中带刚地甩着长长的水袖,极具观赏价值,其舞蹈气势磅礴、汹涌浩荡,仿佛千军万马尽在眼前……

10点,祭拜人员在手持祭文进行祭诵屈原仪式后,祭官根据端午传说和民俗将粽子投入水里以纪念屈原,表达对先贤屈原的追思,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闻着那一丝丝一缕缕飘来的粽叶香,打着油纸伞,听着古老的诗篇,漫步在江南的石板路上,当旗袍遇上书画,书画赋予旗袍一种文化的内涵,而旗袍的展现又提升了书画的艺术品位。5名知名书画家丹青妙笔现场创作,百名旗袍女子带来的水墨兰亭旗袍秀,更是将中华文化的精彩展现得淋漓尽致……

随后,在击鼓的助威下,水上舞台举行庄重的授旗授青仪式,19名旗手将旗帜和稻穗一一授予各条龙舟代表,以激励龙舟健儿们奋勇前进,争立潮头,并以积极拼搏的精神面貌祈求一整年的好运,祝愿美丽的水乡荔湾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授旗授青仪式结束后,为受邀的龙舟龙头画龙点睛,向泮塘女子龙舟队、仁威龙舟队簪花挂红。

画龙点睛、簪花挂红后,击鼓声鸣,龙舟盛世起航,水上巡游正式开始,一艘艘红底金鳞的龙舟一跃而出,溯流而上,将荔枝湾涌犁开道道白浪。龙舟健儿雄浑粗犷的吆喝声混和着桨声、锣鼓声,响彻云霄。龙舟队员们经过半个多月的练习,精神百倍,扒着龙舟在荔枝湾大显身手、一展风姿。龙舟上,划手、跳头、鼓手、锣手们都穿着统一服饰,船头船尾的旗手则配合龙舟前进时的一上一下节奏卖力表现。

在龙舟队伍中,辈分最高,资历最老的当属盐步老龙。盐步老龙的“老”有三重意义,一是“资格老”(约有570多年历史),以长者身份出现;二是“姿态老”,在参与传统的龙舟竞渡活动中,只游龙表演,不参与竞赛;三是“形态老”,颌长白须,在众多龙船中,长须的不多,长白须的在珠三角绝无仅有。

为何盐步老龙会千里迢迢从佛山过来?原来,五月初五,正巧是盐步老龙来“探契仔”日子。按照传统习俗,作为“契爷”的盐步老龙要带着三河乡亲父老的情谊到泮塘探亲,泮塘人会为“契爷”准备礼物,包括一整只烧猪、烧酒以及地方特色的“泮塘五秀”。老龙接下礼物后,向“契仔”送上请柬,邀请泮塘龙舟参加他们农历五月初六的“景”,并且回赠其特产“秋茄”。五月初六, “契仔”会扒龙船来到佛山盐步涌,参加盐步龙船景。

“契仔”龙舟、女子龙舟队、龙舟祠堂、百围龙船饭……以龙舟文化为载体的泮塘村本土文化正在传承,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泮塘村民参与龙舟文化传播活动,这也是荔湾打造“三大平台”,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发力推动传统文化商旅活化提升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精彩的龙舟巡游之后,6月19日,荔枝湾还将举行散龙膥活动,2018年荔湾区龙舟邀请赛暨53届龙溪沙溪龙舟景也将在花地河沙溪河段隆重开赛,届时将有更多龙舟竞逐。

【记者】李丹

【摄影】肖雄

【通讯员】荔文商旅

【校对】蓝淑茹

编辑 董晨晨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