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龙聚首顺德勒流,上演600年传统习俗“龙眼点睛”

南方+ 记者

龙眼点睛、彩龙巡游、龙舟说唱、洪拳、水上飘色、迎龙宴……6月16日,文明顺德·2018基层文体嘉年华“乡村振兴龙腾勒流”活动举行,以迄今已有600年历史的“龙眼点睛”习俗活动为带动,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龙眼村上演了一场斑斓多彩的顺德民俗文化盛宴,呈现了激活乡村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来自珠三角各地的龙舟齐聚勒流龙眼点睛。

龙眼村蓬勃发展的乡村文化还吸引了清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博士团进驻设立博士研究基地,他们将通过深入村居观察、研究,为顺德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资源。对内激活古村“文化血脉”,对外链接人才创意资源,龙眼等村居的各种基层创新探索正成为顺德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板。

激活600年传统习俗,展示乡村振兴新气象

早上九点半,龙眼村全村已经是锣鼓喧天,游人如织。龙眼村作为珠三角远近闻名的龙舟“朝圣”之地,“龙眼点睛”习俗已经延续600多年。每年农历五月初三,来自顺德本地和番禺、中山、南海、江门等周边地区的近百艘龙舟在端午节正式赛龙舟之前,都会齐聚这里进行“点睛”。相传用朱砂点过睛的龙舟划动特别生猛,速度快,与画龙点睛有异曲同工之妙。

太尉庙里,“龙眼点睛”习俗传承人梁汉勇正在为龙舟进行点睛。

太尉庙里,“龙眼点睛”传承人梁汉勇已经开好朱砂,准备好龙符。一阵爆竹声响起,龙舟队扛着龙头龙尾和龙牌走进庙堂。梁汉勇拿起手中的毛笔和朱砂,一边喊着“龙马精神”“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祥语,一边为龙头、龙颈、龙尾点睛。

来自容桂的容溪隔墪坊龙舟队早早就将龙舟运到龙眼村,从村口划了一个多小时来到太尉庙点睛。“我们每年都参加,这是传统习俗,当然应该保存下去。”该龙舟队队员说道。

龙舟队摘下龙头龙尾和龙牌走进太尉庙进行点睛仪式。

点睛过后,龙舟队往往绕村一周“扒龙舟”,为两天后的龙舟赛提前热身。游完龙船,便和亲朋好友在村里吃上一桌“迎龙宴”,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眼点睛”习俗已经在珠三角乃至全国有了号召力。为了给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市民更好的旅游体验,近年来勒流不断整合资源丰富内涵,因此今年的活动除了延续以往的水上飘色、龙虱、黄连广绣等本土民俗文化,还增加了“龙舟说唱”、“顺德洪拳”等两项最新被评上省级非遗的表演,并集中展示各种龙舟实物和摄影获奖作品、勒流各村居乡村振兴和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图文展,以及开展龙眼宝藏寻觅之旅活动等等,让游客深入体验顺德风土人情和古村建设成果。

佛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新文等一行也一早来到了龙眼村参加这一民俗盛会。在体验龙眼点睛、洪拳表演、龙虱展示、彩龙巡游等活动后,郭文海对勒流通过搭建民俗文化展示平台,向市民、游客宣传推介乡村振兴的做法表示肯定,认为有亮点、有成效,能更好地激发全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有利于开创顺德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佛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体验龙眼点睛、扒龙舟等龙舟文化。

“顺德要广泛借助‘龙眼点睛’等民俗文化活动,将龙舟文化传播出去,发挥敢为人先、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凝心聚力办好这件大事、要事,让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郭文海说。

博士进村,“智助”顺德乡村振兴实践

在涌动的人潮中,一群正在兴致勃勃观察、记录和研究顺德民俗文化的青年学者团颇为引人注目。这些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将以龙眼村为范本,深入调查和研究各村居,为顺德乡村振兴提供新思想、注入新活力。

龙眼村河涌边一座荒废多年的民宅经过活化后,成为他们的办公基地。今日,顺德(龙眼)社区发展博士研究基地、龙眼社区大学、龙眼生态博物馆筹建办正式揭牌成立。

顺德(龙眼)社区发展博士研究基地、龙眼社区大学、龙眼生态博物馆筹建办揭牌成立。

据了解,顺德社区发展(龙眼)博士研究基地引入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经济学等专业的博士,并集聚国内外对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方面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对顺德社区发展进行深度研究,提炼经验。

记者看到,“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嵌套与发展研究——以黄连村为例”、“农村老年人群养老服务问题研究——以龙眼村为例”、“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区协同治理研究”等课题已列入该研究基地2018年工作计划。

“顺德有205个村居,是非常好的研究田野,我们这些博士生因为共同的学术研究兴趣从各地汇聚到顺德,这是一种全新的引才模式。我们也将扎根乡村,在顺德思考如何用乡村的逻辑做好乡村的事情,尤其是做好乡村建设的细小问题。”清华大学博士后潘墨涛说。

作为龙眼生态博物馆筹建者之一,佛山市委党校原副校长何劲和表示,希望发挥龙眼村的自然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等资源,将龙眼打造成为没有围墙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生态博物馆。

顺德(龙眼)社区发展博士研究基地吸引了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博士生进驻研究顺德乡村振兴。

郭文海和高校博士团进行了交流,并对他们带着兴趣、带着情怀来到顺德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实现乡村振兴的全面振兴,人才非常重要,龙眼这种将博士引进农村做研究的做法非常好,希望博士研究基地围绕顺德乡村规划、乡村文化挖掘传承和弘扬、村级工业园改造等出谋划策,同时欢迎粤港澳乃至全球的人才扎根顺德,在顺德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上播种、开花、结果。

对于生态博物馆的筹建,郭文海非常认同,他认为生态是农村的最大优势,也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当前,顺德正在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希望龙眼村能抓住本村历史人文的特色,尤其是龙舟文化,围绕村庄规划强化、文化品牌提升、生活环境保护等大作文章,打造成为顺德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郭文海表示,顺德将以村级工业园为突破口,通过乡村振兴、乡村文明发展,为顺德未来发展再造几个顺德。

【文/图】蒋晓敏

编辑 朱苏娇 实习编辑 杨馥铫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