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拍了!顺德商住用地热卖两年首次遇冷,要“凉凉”?

南方+ 记者

这两年,佛山顺德只要是面积较大(3万平方米以上)商住用地进入竞拍环节,各开发商都要使出浑身解数,花大价钱才能纳入自己帐下,但是最新一次顺德区商住用地拍卖却让人大跌眼镜。6月14日上午,佛山公共资源交易网网上交易平台等了好久都没见开发商报价,最终顺德勒流街道一超11万平方米商住地惨遭流拍,这也是顺德两年来首个流拍商住地块,商住用地“竞拍必见买主”记录被终结。

流拍地来自顺德“地理中心”

此次流拍的勒流商住用地,位于勒流街道黄连-江义片区,从出让文件来看,该地块总占地面积110377.58平方米,分为A、B、C、D、E五个区域,其中A、C区域为商服用地,B为住宅用地,D、E为道路与公园绿地,可以说当天拍卖地块面积不算小,功能分区明确。而且已有房地产商涉足勒流街道,对区域投资印象分有加成:2017年7月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首入佛山,以16.7亿的总价斩获勒流街道一宗三面环江靓地,折合楼面价11109元/㎡,至今仍保持着区域最高楼面价纪录,仅距离本宗地块约10余公里。

勒流地块位置图。

但是这个看起来值得投资的项目,却遭遇流拍:连起拍价171482万都无人问津。

“地块附近有幼儿园、黄连小学、江义小学、江义中学、勒流医院等,教育和医疗配套相对完善。周边还有江义市场、黄连市场、联三广场、黄连人民公园等,生活配套也算完善。”顺德房地产商会一业内人士表示,勒流街道不是佛山市政府设定的“限购”区域,地块周边目前成交地块最高的楼面价已超1.1万元/平方米,目前片区内新盘项目不多,二手房均价约1-1.3万元/平方米。“开发商会根据市场状况和房地产调控形势进行研判,在当前整个资金面收紧的情况下,相对而言质量不是很好、属性不是很好的土地,流拍就出现了,今年杭州、成都已经有土地流拍案例。”

值得关注的是,如果翻开顺德地图,勒流街道是顺德“地理中心”,承担了北部地区、西南地区、东部地区交通枢纽作用。

但是“地理中心”并不代表财富就要聚集于此,一个值得开发商关注的区域要具备“产城人融合”基本要素。目前来看,勒流街道所处的西南地区,还没有轨道交通经过,属于顺德轨道交通“沙漠地带”,而且勒流街道的产业现阶段多为五金加工、家电等传统制造业,与顺德北部三镇、东部“中心城区”集聚了很多高新技术产业有很大差距,这就意味着新到顺德的高技术人才很难把居所设在勒流。

“或许明年菊花湾大桥通车后,勒流的城市环境会发生一些变化。”该业内人士这样展望勒流发展。

两年土地热卖搭“轨道交通”顺风车

如果以此次勒流商住用地流拍作为参照点,可以发现,自2016年6月顺德区政府召开第二届国际投资年会后,顺德的商住用地拍卖进入高速发展期。

“每一次竞价都是1000万元,一个9万多平方米的地块历经138轮报价,最后当大家都以为创造顺德楼面价新纪录(11258元/平方米)是保利、碧桂园等知名房企时,广州合景泰富集团抢了镜,只能感叹有商机真是各路神仙齐聚一堂。”在业界看来,2016年6月28日必须被写入顺德房地产市场历史,这一天在合景泰富集团下午创造历史前,美的集团上午购置的地块就让顺德楼面价首次“破万”。

当时北滘两个地块楼面价双双“破万”,很大原因是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和佛山地铁3号线将在附近交汇。而之后围绕轨道交通的抢地大战在顺德多次上演,其中招商地产2016年12月夺得陈村镇金锠南路南侧一地块,结果2017年3月,它们在相同地域连片开发梦想被万科地产“击碎”,因为双方都看到佛山地铁2号线将从附近经过。

有地铁线路经过的佛山新城,位于顺德北部地区。南方+记者 戴嘉信 摄

但是,房企借顺德轨道交通建设来购地,已引起一些学者关注。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覃成林教授表示,地铁线路开通后,导致地价快速上升,短期看对政府可能是好事,但是长期来看让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成本快速提升。“只开发房地产,产业跟不上,最后顺德可能发展成广州周边一个‘睡城’,顺德要站在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改善和优化企业和人才发展的环境,还可以参照自贸区的形式,尽可能扩大经济发展的自由度,增强创新资源的吸引力,减少地铁开发带来负面效应。”

随后顺德在推进轨道建设的同时,也考虑在轨道交通周围布置“大招商”项目。以顺德轨道交通覆盖面最广的北部三镇来说,该区域佛山城际轨道及已运营、在建和纳入本轮佛山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轨道的线路总数达到10条,总长度为138公里,占全区的55.2%,全市的24.7%;而且站点则更为密集,占全区的49.1%,全市的26.2%。目前在这个区域内,预计带动上下游产值达1000亿元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以及由知名独角兽企业投资建设的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及共享服务中心已进入厂房施工阶段,相关产品下线指日可待。


■延伸:

房地产商把“筹码”压在人口激增?

人口总量没有国内一、二线城市多,也没有国内一、二线城市硬件环境,但是这两年顺德商住用地拍卖异常火爆。这其中除了万科、中海、恒大等老主顾,还有金辉地产这样的“搅局者”(将珠三角首个项目设在顺德),这些房地产商看中的是什么?或许它们将“筹码”压在顺德人口激增,新“顺德人”需要很多住房。

随着美的库卡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世界级无人机创新项目等项目从2017年起陆续落地顺德,当地今后的人口结构将发生变化。顺德也制定高层次人才安居、高层次人才薪酬补贴等办法,加快人才政策体系完善速度,建立区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把人才服务做深、做细,以进一步吸引外地人才。

新项目落地,加上优惠政策的实施,加快了外地人融入顺德步伐。《2017年佛山市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指出,2017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61.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8万,增长3.93%。其中城镇常住人口比重98.58%。

特别是在户籍人口方面,2017年末全区总户数40.4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22万户。总人口139.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4万人。如果把2017年顺德常住人口增量与广州市各区同期数量相比,就会发现2017年顺德相同数据高过广州GDP总量第一区(天河区为6.69万人)。

上述数据对房地产商来说,就是一针兴奋剂。《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顺德区商品房住宅投资25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762.27万平方米,增长20%。其中住宅1771.53万平方米,增长17.6%。商品房竣工面积132.41万平方米,增长66.8%,其中住宅80.25万平方米,增长48.1%。特别是公众较为关注的“去库存率”问题,2017年末顺德区商品房待售面积148.55万平方米,下降7.2%,其中住宅54.58万平方米,下降25.4%。

所以这两年来,顺德10个镇街,住宅项目施工轰鸣声不停。各房地产商不仅敢在四个被限购的镇街频频出手,甚至是敢到之前少人问津、城市基础条件相对较弱的均安“开疆扩土”。

【记者】尹辅华

编辑 朱苏娇 实习编辑 杨馥铫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