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怎么少得了龙舟赛?16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2018中山·石岐龙舟文化节 “完美杯”龙舟赛在中山市石岐龙舟文化公园摆开擂台,吸引来自大湾区11座城市、40支队伍、1700多名龙舟运动员参赛,角逐男女子国际龙、男子长龙桂冠。比赛规格和规模均创“石岐赛龙舟”历史之最,岐江两岸更聚集了几万名现场观众热情观赛。
最终,男子国际龙由厚兴男子龙舟队、广东战地吉普岐头男子龙舟队、中山国际棒球龙舟队获得前三名;女子国际龙前三名由南下女子龙舟队、广东金壹嘉物业管理岐头女子龙舟队、厚兴女子龙舟队夺得;而男子长龙的前三名则分别是南下长龙、大墩北龙、安山古庙。
省级非遗传统长龙最“带感”
“端午为粽祀神或采画龙舟,水中竞渡……”赛龙舟是石岐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出版的《香山县志》就开始有以上端午赛龙舟的记载。传承至今,石岐区仍活跃着张溪、南下、基边、员峰、西厂、上基、大墩、岐头、厚兴等龙舟队伍。
本次龙舟赛参赛队伍数量为历年来最多,来自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惠州、江门等11个城市,以及机关、企业、学校、社会群众等各行各业的1700多名龙舟爱好者组队报名参赛。经过层层筛选,比赛当天共有男子长龙12队、男子国际龙20队和女子国际、传统龙8队参赛。
赛程方面,本次龙舟赛也作了相应改变,男子长龙(传统龙舟)从1400米直道一次往返竞速,缩短为1000米(500米往返赛),男、女子国际传统龙700米直道竞速,缩短为500米(直道竞速),比赛更加激烈好看。
竞争最激烈的是男子国际龙,但最有石岐特色的必须是传统长龙项目。“石岐赛龙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长龙有30多米长,需要80人一起挥桨,充分体现了同舟共济、奋勇争先、团结拼搏的龙舟精神。
观龙舟赛品石岐味道两全其美
除了最受瞩目的龙舟赛,粤港澳大湾区2018中山·石岐龙舟文化节还有精彩纷呈的特色活动,6月16日至18日(农历五月初三至初五)在龙舟文化公园一河两岸迎接中山市民和八方游客。
本次龙舟文化节特别安排了 “美食汇”,让观众在欣赏赛龙舟的同时享受美食盛宴。“美食汇”活动端午假期在大信体育公园南侧举行,每天9:30至19:00,持续整整三天。活动现场设立近60个美食摊位,分板块设立美食区域,邀请市内知名餐饮企业组织各具特色的美食小吃和游乐互动项目参展,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一场岐味十足的美食盛宴,感受不一样的端午,不一样的龙舟文化节,体验“舌尖上的石岐”。
结合龙舟文化多元因素,文化节组委会还精心策划,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龙舟文化活动,将龙舟文化元素贯穿到各项活动中。
为了让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欣赏龙舟真容及局部细节,6月16日下午至6月18日,组委会在大信广场摆放了两条国际传统龙舟,用龙旗、罗伞等材料装饰,供参观者体验。市民和游客可在现场尽情击鼓、拍照,亲自体验力争上游的龙舟文化,亲自感受龙舟比赛带来的独特体验。现场还布置龙舟文化展览,市民可以更加深入了解石岐龙舟文化,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不仅如此,文化节活动期间,难得一见的6条长龙将会盛装出现在东明桥与康华桥之间的岐江河水域范围,并来回巡游。活动时间将在6月17日、18日,每天9:00-10:00,14:00-15:00,准时与大家见面。
此外,6月16日起,一连三天,在岐江河北岸还有热闹非凡的龙狮巡游;17日、18日,省内专业滑水表演团队还将在东明桥与康华桥之间的岐江河水域范围,展示特技空翻、多人穿花、水上芭蕾、水上飞伞等酷炫滑水技巧,拓展市民体育运动视野。
【记者】孙嘉琳
【摄影】叶志文
【视频】孙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