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慎用风油精,别害了自己还不知道!

南方名医帮
+ 订阅

风油精是夏天爆款。这一说法相信没人能否定。

在很多家庭里,风油精成为了居家必备的良药,地位无可撼动。

蚊虫叮咬,涂一下

精神萎靡,涂一下

甚至胃口不佳,喝两口。

在广东地区,风油精已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但在深扒风油精的成分后,帮帮只想说两字,慎用!

看到这,有网友就提出质疑,风油精是祖传秘方,老祖宗用了几千年,怎么会有问题?

但不巧,帮帮告诉你,风油精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迄今也不过40、50年的光景。

想当年,风油精打着“消炎、 镇痛、清凉、止痒、驱风”等招牌,一出世就受到国人追棒,此后数十年便风靡数全国。

在造就神药的背后,风油精的一些成分并不友好,也并不是老少皆宜。拆起说明书,能看到风油精的成分是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等。

首先来讲讲薄荷脑醇。其实这玩意也没什么大问题,最大毛病是欺骗。

怎么说。科学家发现,神经细胞里有负责感受和传递冷热的受体,名字叫做TRPM8。它不仅感受冷暖,还对薄荷醇异常敏感。当皮肤接触薄荷醇后,它会向大脑传递“ 凉快”的信号。

所以,涂点风油精,其实除了爽外,也没啥实际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薄荷醇在此过程中对神经系统有影响,所以两岁以下婴儿不能使用,就连外用也不可以!

比起薄荷醇,水杨酸甲酯的危害会更大一些。

做人要辩证。其实,水杨酸甲酯也不是一无是处。第一,它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影响对应部位的关节、神经、肌肉,从而达到消炎、止痛、止痒、令人清爽的效果。

但是水杨酸甲酯的口服毒性奇高。从已记录的数据来看,最低致死量是101毫克/公斤体重,也就是说成人也好,儿童也罢,吃几克就要见上帝了。

但是,含有如此多水杨酸甲酯的风油精,在说明书上却”写着“口服,一次4~6滴”......

不仅如此,有些老人家听信民间偏方。山东有个老太太,一到夏天就带一大水杯,还往里边倒风油精。她还认为,“喝风油精防中暑,比吃药还管用,这是老偏方了!

对于这样的事情,帮帮感到很无力。

别说是口服,就连外用,水杨酸甲酯也很挑人。

对孕妇来讲,风油精中含的水杨酸甲酯会对胚胎造成伤害,增加致畸的风险,或造成新生儿中毒。因此孕妈妈在怀孕期间,特别是在孕晚期要注意禁止使用风油精。

不仅是儿童禁用,就算是成人,使用风油精的次数也有所限制。因为水杨酸甲酯会被的人体吸收,若频繁使用,同样会导致中毒。

为什么说婴儿不能使用风油精?

是因为另外一种成分——樟脑

当樟脑接触皮肤后,会渗入新生儿的血液,使红细胞破裂,溶解成胆红素。一旦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过高,就会透过脑膜与脑细胞结合,引起婴儿黄疸症,出现全身发黄、口唇青紫、棕色小便等症状。更严重者,还可出现抽风、惊厥等神经症状。

实话说,即使经过治疗也可能使婴儿脑功能受损。

在网络上,有些人说风油精能治烫伤、消肿,对此,帮帮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用!因为当风油精接触到破损处,不仅会引起强烈疼痛,并且不利于创口愈合。

值班帮帮:黄锦辉

部分内容综合自一小时爸爸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