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珠水丝路·寻梦西关时光|国内外规划专家为打造7条“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献策

侨乡广记
+ 订阅

西关寻踪路、“一盅两件”美食路、专业街市井路、古广州年轮路、珠水丝路……什么是最能反映广州文化底蕴的建筑和街区?如何讲好“广州故事”、展示“魅力广州”?打造“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的设想应运而生。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规划院)主办的“国际品质·地道广州”走读广州沙龙上,“最广州”设计团队有关负责人介绍,珠水丝路历史文化步径有望率先实施,届时与步径一起实施的还可能包括沿线多个社区、小区的微改造。

(珠水丝路历史文化步径有望率先实施,图为沿途的老广州经典街区)

7条步径已写入

新版城市总体规划

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广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主要集中于老城区荔湾、越秀、海珠。这里集聚了广州96%的历史文化街区,70%的历史建筑,有丰富的“广州故事”和大量历史文化遗存,但许多散布在城中而识别度不高,未能充分展示。

2017年4月起,广州市国规委组织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以“走读广州,感知城市”为主题,综合考虑风貌特色、形成年代、人的体验、功能类别等方面策划了7条“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拟开展沿线地区品质提升工作,推动地区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

目前这7条“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已经写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送审稿)。具体7条步径分别是:西关寻踪路、“一盅两件”美食路、专业街市井路、古广州年轮路、古水系路、珠水丝路以及工业拾遗路。

在本次沙龙上,城市规划、城市更新等政府部门,“最广州”设计团队,来自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北京、天津、浙江等国内外专家,荔湾区多宝街、昌华街办事处,城市运营商、热心街坊,共同为建设最具有“广州味道”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言献策。

“最广州”设计团队的广州市规划院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军表示:希望通过规划的手段,通过社会力量,政府组织模式把7条步径尽快实现。

7条步径将

分段分批实施

(沙面。)

本次“最广州”规划设计国际工作坊汇集了十几位国内外的规划专家、学者,选择了两条路线进行走访,并在工作坊结束时为路线的打造提供建议。两条路线分别是珠水丝路和西关寻踪路的一部分,线路一:沙面—沿江西路—长堤大马路—民间金融街—一德路—圣心大教堂,1.8公里。步径沿线分布有粤海关旧址、南方大厦、爱群大厦、东亚酒店、大三元、圣心教堂等景点,贯穿人民南、海珠南—长堤等历史文化街区,途经滨江、骑楼街、挑水巷等多种城市景观。

(圣心大教堂)

调查显示,广州文化旅游最受欢迎的景点为石室教堂、沙面、陈家祠。王建军告诉记者:“整个珠水丝路全长10公里,这是其中最有望率先实施的一段,沿线条件较好。据我们所知,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热情都很高,而且与步径一起实施的还有沿线十几个社区、小区的微改造。”步径的打造将是点、线、面结合,“点”是要还原建筑本色、周边风貌协调等;“线”则是要完善人行空间、配套骑行空间、建立主题标识系统等;“面”则要丰富主题体验,整饰建筑界面,恢复街道生机。

王建军表示,规划的七大历史文化步径是希望在统一设计、规划的基础上形成长效机制,分段、分批实施,“例如,在道路精细化品质化提升工程中就做了一些,未来在社区微改造或者道路管线铺设等工程中也可以同步进行。”他同时也表示,在实施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一些问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线路进行调整。

西关麻石街步径

体味广州旧时光

(西关大屋)

本次国际工作坊专家要走访的第二条线路是:泮塘路—龙津西路—恩宁路—宝华路—宝源路—多宝路,约3.5公里。步行线串联仁威庙、泮溪酒家、荔枝湾涌、西关大屋、骑楼街、永庆坊、上下九步行街、宝华路商业街等景点,并连接长寿路地铁站;逢源大街、昌华大街、宝源路、恩宁路等多个历史文化街区。

这条线路是西关寻踪路的一部分,以西关大屋这种最岭南的建筑组织西关寻踪之路,进行5公里的西关寻踪主题路径提升。串联八大西关大屋群,其中含现存最大西关大屋—傅老榕故居;串联13处市级文保单位、13个历史文化街区;以宝华路、文昌北路两大骑楼街、荔湾湖一个岭南园林作为寻踪路的连接路径;提升宝庆大押(清末地标之一)周边地区节点、光复中—光复南历史文化片区。

王建军告诉记者:“广州西关仍保存有很多麻石街巷,非常有特色,如果能够修正、连通,形成20—30分钟的连续游览路径,并将两边建筑物风貌进行提升,增加游进中的口袋公园和休憩空间,这又是一条很好的麻石街步径。”

7条“最广州”步径

1.西关寻踪路

以西关大屋这种最岭南的建筑,组织、进行5公里的西关寻踪主题路径提升。

串联八大西关大屋群,其中含现存最大西关大屋——傅老榕故居;

串联13处市级文保单位、13个历史文化街区;

以宝华路、文昌北路两大骑楼街、荔湾湖一个岭南园林作为寻踪路的连接路径;

提升宝庆大押(清末地标之一)周边地区节点、光复中-光复南历史文化片区。

2.专业街市井游之路

广州拥有全国最好最多的专业批发市场,策划、提升5公里专业市井“行街”之路 。

串联14条专业街/市场;

组织11大类商品售卖及金融交易;

改造提升黄沙水产文化主题街、华林玉文化主题街、清平中药文化主题街。

3.“一盅两件”美食路

策划、提升4.3公里的“一盅两件”美食路。

串联广州第一家——广州酒家;莲蓉第一家——莲香楼;西关美食文博馆(待建)等;

展示5大传统老字号美食(广州市第一批“老字号”)、25个“网红”老店;

提升宝华路美食主题街。

4.古广州年轮路

策划、提升全长5公里的古广州年轮路:

串联15处保留至今的古城遗址;

连接4个国家文保,3个省文保,12个市文保,沿线共27大景点;

打造瓮城遗址公园、广州古城文化体验区;提升明清西城墙片区。

5.古水系路

策划、提升全长3公里的古水系路:

组织六脉渠、玉带濠、东濠涌三大古水系;活化利用5处水系古迹遗存;

连接1个省文保,3个市文保,串联19大景点;

改造提升德归桥、大南桥、许地门桥等6座桥以及大南路——高第街片区。

6.珠水丝路

策划、提升全长10公里的珠水丝路:

连接2个国家文保、3个省文保、10个市文保,串联21大景点 ;

荟萃海关、洋行、教堂、庙宇、会馆等多类观赏元素;

改造提升圣心大教堂、海珠广场、人民桥、海珠桥四大节点;海珠广场、圣心大教堂、新河浦、沿江中——沿江东路四大片区。

7.工业拾遗之路

策划、提升全长11公里的工业拾遗之路。对标上海徐汇滨江路:

串联15大工业遗迹;

工业遗址改造为广钢公园、广纸工业遗址休闲区,改造设计珠江西岸创意园。

文字|刘怀宇

图片|南方网、大洋网

编辑|胡素青

校对|蓝淑茹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