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
2018年普通高考的日子就要来了
没想到
比高考来得更快的
是台风+暴雨
于是
近日,网上就有流言传出来了
“今年高考要停考!”
你说啥
别瞎说
我不信
听到这个消息的小编震惊了
今年高考要载入史册了吗?
等等!稳住!我们能赢!
广东省考试院发话了!
我们不会轻易停考
3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向全省考生发出考前提醒,今年高考期间或遭遇明显风雨甚至台风天气,相关部门已做好预案,希望得到全社会的支持配合,保障高考顺利举行。
省气象专家提醒,恰逢高考,广东省会受较大的风雨影响。考生及家长请提前做好防御恶劣天气和次生灾害的准备,多关注天气变化。极端天气中的高考对广东教育部门并非第一次碰到,省考试院表示已有充分预案准备,望考生和家长放心,不要听信停考的猜测。建议学校和家长提醒考生提前赴考,确保准时安全到达考点。考试院呼吁,全省有70万人参加今年高考,希望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如上下班错峰、不使用私家车、并帮助遇到困难的高考生。
省考试院表示,今年高考希望达到四个目标:平安、公平、诚信、暖心,暖心高考特别侧重于服务,贯穿于高考的全过程。据了解,今年共有131名身体有残障的考生参加考试,考试院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他们贴心服务。
小编提醒
一切信息要以官方为准
不要轻易听信未经证实的传言
另外
由于今年天气情况较为恶劣
更易发生堵车等情况
考生与家长们一定要计划好时间
千万不要迟到!
而且身份证之类的也一定要带齐
一定要带齐!
一定!
asdff
十年寒窗一朝考验
几天后,我市近3万名考生
将步入考场,接受检阅
记者从市招生办获悉,今年高考全市共设置市直、蓬江、新会、台山、开平、鹤山、恩平7个考区,14个考点学校,将启用考场1012间,比去年增加56间。其中,市直及蓬江、江海两区将设江门一中、培英高中、江门一职和棠下中学4个考点。高考时间仍为6月7日至9日,其中9日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请牢记自己的考点,不要跑错了……年年都有跑错考场的同学……)
(江门一中)
今年我市2018年高考考生报名人数达29825人,比去年增加1219人,其中普高类为26210人,“3+证书”高职类为3026人,单考单招类589人。此前,占高考总分15分的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已顺利进行,高考体检工作也已于2月份完成。9日当天,还将有24516人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主要是高中二年级学生。
今年高考不一般
不止因为这坑爹的天气
更因为——
1、00后首次走上高考舞台
说起“00后”的话题,似乎总是自带流量,每有相关的消息发出,总能引发社会的关注。而如今,这批曾经的“千禧宝宝”又和高考联系到了一起。
根据教育部透露的数据,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人数达到975万人,比去年增加35万人。
而值得关注的是,因为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大多是2000年出生,这也意味着,首批“00后”将正式走上高考的舞台。
2、2018年广东高考将迎来包括合并一、二本录取批次等十大改革!
早在2017年11月,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明确,从2018年起,将原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两个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设置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
3、减少、规范一批加分项目
近年来,高考加分政策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今年的高考中,加分项目将被进一步减少和规范。
今年3月,教育部在部署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时强调,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4、这些“接地气”的新专业开始招生
根据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高校共新增本科专业2311个,其中也不乏许多“接地气”的专业。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例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许多贴合时代发展的专业都将于今年落地招生。
具体来看,据媒体统计,在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新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高校数量达250所,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
机器人工程同样有着较高的热度。中新网记者发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近60所高校都将于今年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此外,在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还增设了“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其中,共有国际关系学院、东南大学等18所高校本科开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大学等16所高校则增设了“信息安全”专业。
5、严禁炒作“状元”、“升学率”
近年来,社会上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其带来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关注。
3月21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不宣传炒作所谓“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
在不到两个月后的5月8日,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再次强调,严禁炒作“状元”“升学率” ,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去年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8年起,广东省高考成绩公布时,高考个人成绩只提供给考生本人,不向各地市招办、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可以较好防止对“高考状元”的不必要炒作。
有变,自然就有不变
不管考试政策等怎么变化
有两件事是不会变的
一是——
请诚信考试,拒绝作弊
A 、使用指纹验证设备进行身份信息比
今年高考,我市将继续对高考考生使用指纹验证设备进行身份信息比对,严防替考。每个考生在进入考场前必须经指纹验证才能参加考试,约占用每个考生5到10秒钟的时间。
(上下滚动查看)
根据省考试院的要求,全市所有考场已全部安装考场电子监控系统、身份验证系统、作弊防控系统,并实现省、市互联互通。各考点学校均统一配置和使用金属探测仪。
据介绍,在高考报名时,考生就已经完成了指纹采集。6月7日、8日两天考试,考生将在进入考场前查验指纹进行身份验证。指纹机一侧上下分布指纹识别处和感应区,一般情况下,考生先将身份证放置在感应区域,即会显示考生照片、坐号、科目等信息的界面。
如果录入指纹的系统出错,是否会耽误考生进入考场?对于家长的担心,省考试院已经给出充分的应对指引和预案,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指纹无法采集,或者核对过程出现问题,将会由专人通过其他渠道核实考生身份,不会耽误考生正常考试。
B、建立电子监控系统,对考试过程实行实时网上远程监控
另外,3日,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今年我省周密部署、精心安排、严格管理,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全力维护高考公平公正和良好秩序,努力实现“平安高考”的目标任务。其中,全省502个考点,2.5万多个考场均建立电子监控系统,对考试过程实行实时网上远程监控。同时,省教育考试院将派出21个巡视组奔赴全省21个地市及其考点巡视检查。
(上下滚动查看)
高考前,教育、工商、公安、经信、保密等部门联合继续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四个专项行动,切实为广大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高考期间,公安部门将在考点周边加强警力,特别是在考生进出考点集中时段,将加强巡视监管力度,卫生、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考点及考点周边饮食场所的卫生安全检查,保障高考考生的饮食卫生安全。
今年全省502个考点、2.5万多个考场均建立电子监控系统,对考试过程实行实时网上远程监控,省教育考试院将派出21个巡视组奔赴全省21个地市及其考点巡视检查;所有标准化考点都建立了考生身份识别系统和作弊防控系统,考生入场时需进行指纹比对或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身份验证,严防替考;继续使用金属探测仪进行检查,禁止考生、考试工作人员携带通讯工具等违禁物品进入考场,启动无线电监测车、监测站对考点周边无线电专项电磁环境进行严密监听,防范和打击非法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等行为。
C、还有这些措施……
(上下滚动查看)
据了解,今年我市所有试卷的保密室均按照保密要求,装有防盗、防火、防水装置,安装了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教育部考试中心相连通的电子监控系统,安装了UPS电源,保证高考期间保密室的情况全程录像。此前,市教育局已经会同市保密局、公安局对所有试卷的保密室进行了考前检查。
同时,我市还落实了试卷保密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规范试卷交接环节的做法,完善签领制度,确保试卷在每一个环节都不会泄密。公安、保密部门全程参与试卷的运送和保管工作。从领取试卷之日起,直到回卷这一段时间,都建立了保密室24小时昼夜值班制度,每天均有公安干警、保密员、教育局干部进行现场值班。
除了做好保密安全措施外,教育部门还给全市每位考生和考生家长发了《诚信高考倡议书》《致全市参加2018年普通高考考生家长的一封信》等。要求各学校利用级会、班会和宣传栏等形式,点面结合,进行考风考纪动员,开展遵纪守法宣传教育,让考生以诚实态度参加考试。
D、如发现违规作弊可举报
考生如发现考场有违规作弊行为的,可向省教育考试院反映。
省教育考试院高考举报电话:
020—38627866
学业水平考试举报电话:
020—38627921
举报邮箱:
gdksygzc@sina.com
767450190@qq.com
大家一起行动
努力实现
平安高考、公平高考、诚信高考、暖心高考
前面小编说有两样东西不会变
一是诚信考试的主旋律不会变
二呢
就是各方的关怀不会变啦
放心考,有我在!
记者从市招生办获悉,高考监考员的选聘工作、考生诚信教育、各考点保密室检查等相关工作也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教育部门还制定了高考期间因暴雨、台风、疫情、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考试实施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提出了高考期间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
此外,为确保今年高考工作顺利进行,我市经信、公安、交通、卫生、城管、气象等多个部门均将采取措施,合力保驾高考。高考期间,市气象局会把天气预报传给考点和学校,并通过短信通知高考相关负责人。为让家长做好应急准备,也会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消息,希望市民多留意天气变化。
新闻加点料
- 健康攻略助你备战高考 -
高考前
家长总想着给孩子补补
生怕孩子饿着了渴着了
其实,很多家长都陷入了误区……
那么,高考前如何科学安排饮食与作息?
一起来听听市名中医怎么说
成永明
江门市名中医,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市名中医工作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儿童蜂疗课题组负责人,江门市科协专家讲师团婴幼儿医疗保健专家,江门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出版疑难病诊治专著一部,独创享誉国内的野蜂“无痛蜂疗法”,以儿童为主兼顾成人,主治体虚易感冒、经常发热咽喉发炎、反复咳嗽气管炎哮喘、鼻炎流鼻涕、贫血、消化。
再过两天,就要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了,很多考生既有一种迎人生大考的兴奋感,也生出许多就要面对大战的忐忑心理,其体力消耗也较平时增加许多。如何让身体达到巅峰状态,从而轻松迎接挑战呢?对此,记者采访了江门市名中医、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市名中医工作室主任成永明,从饮食、作息、运动方面为考生支招。
饮食:走出高考饮食误区
高考即将临近,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都想在高考前夕为孩子改善伙食,增加营养,以便孩子养精蓄锐,以旺盛的精力,考出理想的好成绩,但是,不少家长又往往因为营养知识的缺乏,一不留神就陷入了某些营养误区,结果适得其反。成永明表示,家长和考生应走出高考饮食误区,科学饮食很重要。
误区一:考前进补最有效
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到来,。按照惯例,高考前夕,一些价格昂贵的保健品往往成为家长们的宠儿,他们甚至不惜斥巨资购买保健品,只为给孩子补补脑。
对此,成永明表示,有的保健品为宣传夸大效果,其实用处不大,家长们千万不要太迷信保健品。从中医角度来看,推崇以形补形,家长可以适当炖些天麻猪脑汤给考生喝。
值得注意的是,保健品绝非万能,而且并非所有的考生都适合吃保健品,保健品也有因人而异、适不适合的问题。考生和家长不要期待那些标榜提神醒脑的产品会产生“特异”功能。如果考生不吸收、不适应的话,还会引发腹泻、过敏、感冒上火等病症,与家长的意图适得其反。在给孩子吃一些补脑方面的保健食品或者保健药品,一定要注意不要滥用,要适可而止。
误区二:多吃肉类可补充营养
考前学习紧张,消耗大,营养一定要跟上。不少家长担心自家孩子营养不良,变尽花样,遍求良方,佳肴美味供应不绝,甚至整天以大鱼大肉“伺候”考生。
“天天大鱼大肉,可能会让考生的肠胃吃不消。”成永明表示,一般的家长认为荤菜营养充足。考试需要紧张的脑力劳动,给孩子提供充足的鸡、鸭、鱼、肉等荤菜,一定会对孩子的考试有帮助。其实,如果考前每日都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孩子的肠胃不一定习惯,弄不好反而导致腹泻、不舒服、食欲不振等。他认为,高考期间正处在炎热的夏季,过食油腻会伤脾胃。考前饮食以鸡鸭鱼肉为主并不明智,清淡低脂才是正确之道,要注意荤素搭配。此外,考生每天可吃鸡蛋,蛋黄里含有丰富的暖磷脂,具有增强记忆力的功效,而且可补充优质高蛋白。
误区三:特制食谱有益
有的家长喜欢在高考前夕为孩子准备特别的饭菜,制定特别的食谱,觉得对孩子有益。对此,成永明表示,考前大换食谱,是考生饮食的大忌。原因在于,食谱变化大,肠胃需要一定的适应期,这反而容易影响身体状态。
日常的生活规律最好不要改变,应当保持平常饮食,尤其考前三天不要突然吃一些不熟悉的食物或不经常吃的食品。考前要少吃易上火的煎炸、油腻食物,由于考前考生精神紧张,免疫力偏低,吃上火的食物可能导致喉咙发炎的情况。此外,也不宜吃生冷的食物,以免消化道、呼吸道不适等,可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作息: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高考时间越来越近,不少考生希望尽量缩短作息时间,增加学习的时间。成永明提醒,现阶段,考生尽量不要再熬夜复习,应严格按照高考时间调整生物钟,保证应试时拥有旺盛精力。
备战高考时,有些“夜猫子”考生白天看不进书,越到晚上精神越好。随着考期临近,很多考生拼命熬夜复习,白天却昏昏欲睡精神不振。
对于这种情况,成永明提醒,考生要注意调整作息时间,尽力将平日作息时间调整到与高考的时间一致。睡眠是人整理学习记忆的过程,因此在考前几天,应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使人有良好的记忆力和清醒的头脑。不要熬夜复习到深夜一两点,否则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经常熬夜,还会造成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因此,在高考前,学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最好控制在每晚11点以前进入休息状态,保证每天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还要注意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
对高三学生而言,面对高考的紧张心理由来已久,为了考出好成绩,不少学生放弃了应有的休息、锻炼、活动时间,埋头苦读。时间一长,不仅身体上吃不消,也易产生厌烦心理,造成复习时间虽长,但效率不高。
“学生在紧张的备考中,应每天抽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去做做运动。”成永明表示,考生的大脑每天被公式、英文字母充斥,非常需要一段休息时间,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让身体稍微出出汗。这段“不用脑”的时间,可以让脑细胞、大脑皮层得到休整。
成永明建议,考生可以选择适当运动,但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慢跑、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还可以听听音乐,不要积压学习的压力。他认为,规律的运动效果会好一些。考试前或考试期间再紧张,也要有适当运动的时间,这对调整大脑和紧张情绪有很好的效果。不要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恰恰相反,它往往会起到效果。
高考前,许多考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考前失眠、心里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情况是最常见的。成永明表示,运动可以缓解紧张的心情,考生还应进行心理调适与放松训练,如增强自信心、保持平常心,放松心情。
希望各位考生都能顺风顺水
考出自己满意的分数
不负青春!
来源:江门发布综合整理自金羊网、江门日报、南方网等
责任编辑:邓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