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足不出穗,见万国风情

广州最美街道
+ 订阅


广州沙面,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沙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望的一个小岛,有大小街巷八条,面积0.3平方公里。 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

对于许多老广而言,沙面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传承者。如今,走在沙面的街巷里,仍能看到万国风情。

如今的沙面仍旧较好的保留了租界时期的建筑景象。

沙面是广州重要商埠,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会所、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相继成立。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留下了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伟人的足迹,沙面已成为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沙面岛上欧陆风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


沙面是当年外国人的聚居地之一,因此也保留了大量的西式建筑和街道。包括教堂,餐厅等等。

面岛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

因其独特的异域风情,沙面也成为许多人的拍照圣地。


【南方+记者】 吴伟洪



编辑 王良珏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