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丽高铁枢纽规模将超深圳北站,交汇赣深、深茂、深惠等多条高铁、铁路和城际,以及4条地铁。6月5日,深圳市、南山区政协联合开展《关于建议尽快推进西丽高铁枢纽站城一体化开发建设工作的提案》的督办和调研,该提案被确定为市长领衔督办提案。记者获悉,西丽枢纽将按照“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于今年11月底完成《西丽枢纽综合规划》。
站在南山区波顿大厦顶楼,西丽枢纽将在这片地上建起来:
目前该区域为平南铁路西丽站,为货运区域:
“6+2”片区环绕 破解职住分离难题
提案中提出,深圳在《国家铁路深圳地区布局规划(修编)》《南山区综合发展规划》《南山区交通规划》等中提出在西丽建设集国家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地面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西丽高铁枢纽是深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锚固在珠三角中的核心区位、推动南山区北部片区快速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深圳市委、市政府也明确提出将“高铁”作为南山北部片区发展的四大核心资源之一。要以枢纽为中心形成“站城一体化”发展路径,积极空间协同联系。
西丽枢纽的国家铁路和地铁规划:
深圳市轨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西丽枢纽未来将成为高铁、城际、城市轨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枢纽,功能定位和车站规模将超深圳北站,成为深圳市级主枢纽之一,承担多条高铁始发终到功能。目前深圳北站是10台20线,西丽站将为11台22线。中国铁路总公司编制的《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报批稿)已明确西丽高铁站定位为深圳铁路客运主枢纽之一,赣深客专、深茂铁路、平南铁路、深惠城际、深莞城际,以及地铁13、15号线等都将于西丽站交汇。
西丽枢纽周边的重点片区:
记者获悉,西丽枢纽附近有“6+2”重点片区,分别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后海金融商务总部基地、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前海自贸区、蛇口自贸区、以及环西丽湖科教城(大学城片区)、西丽高铁枢纽及周边片区。随着南山承担的相关国家、省、市战略全力推进,西丽枢纽将有效满足大量人员短时间、大空间尺度输送需求,有效解决职住分离难题,服务宝安、龙华等周边片区,提高中心城区交通可达性、便捷性。
“站城一体化”开发需吸取深圳北站教训
提案中提出,西丽高铁枢纽所在的北部片区仍处于项目驱动型的发展状态,尚未系统考量整体性影响。同属深圳“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的“留仙洞总部基地”与“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项目”紧邻枢纽,项目已全面展开,其空间结构与功能均尚未考虑与未来西丽高铁枢纽的联系。由于《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仍未批复,尤其是西丽枢纽的配套动车所选址方案未得到最终认可,致使西丽枢纽本身建设及征地拆迁等工作难以开展,赣深高铁、深茂铁路的建设进度也受到严重影响,而途经枢纽的轨道交通 13 号线已开工建设,项目进度之间的冲突很有可能导致片区结构与功能上的“失调”,影响整体功能。
记者获悉,目前西丽枢纽的推进难点在于配套动车所的选址还需进一步确定。此外,轨道办于2017年11月对西丽枢纽开展预可行性研究,将按照“站城一体化”理念开展总体布局及上盖开发研究,预计今年12月底完成最终成果,同时深圳市规土委正结合相关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设计、交通市政规划开展《西丽枢纽综合规划》,预计11月底完成最终成果。
规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站产城一体化的目标,结合留仙洞总部基地等开发,调整仓储用地,加强换乘和公共空间的一体化开发,把西丽枢纽打造成为大湾区科创交流枢纽。
调研会上,多位政协委员表示,要吸取深圳北站设计建设的教训,避免让西丽枢纽成为传统火车站的灰色地带,按照“站城一体化”的开发目标,积极学习日本等国家的先进经验。
深圳市政协委员张晓春说,要把西丽枢纽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枢纽的巅峰之作,提升设计的精细化、人性化程度,提高乘车体验。南山区政协委员严东表示,国内实现站城融合的案例不多,国外比较多,需进行高强度高密度的土地开发,兼顾区域间和区域内小范围交通的融合。
轨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火车站、深圳北站、西丽站分别代表1.0、2.0、3.0时代深圳的枢纽,他们总结深圳北站的经验教训就总结了上百条之多。
【记者】陈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