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有料|老报纸上的“儿童节”,当年的童趣居然历历在目!看哭三代人

南方探针
+ 订阅

儿童节到啦,想必各位宝爸宝妈应该都已经在带娃过“六一”的路上了吧。可是,你还记得,自己的儿童节是怎样过的吗?你是否让自己的娃了解过,他们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也是从烂漫的儿童成长为给他们庇护和温暖的成年人的。大人当年的儿童节,又是怎样过的呢?

有料哥的小伙伴探针君特别有心,他说,想要送一波“回忆杀”给你们——

文|探针君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为悼念1942年的利迪策惨案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会议决定将每年的6月1日设置为国际儿童节,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益。

儿童节近七十载,广东各个年代的孩子们都是怎样过节的,他们最希望收到什么礼物?那时候最流行的儿童读物和儿童歌曲是什么?

探针君回顾了过去60多年前的《南方日报》,在具有历史感的版面中,寻找六十多年来广东儿童节的痕迹。


50年代:条件艰苦,但多姿多样

50年代,孩子们的娱乐生活还比较匮乏,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度过一个欢乐的节日。

1952年6月1日,南方日报用一个整版、13张照片报道了当年广州地区的儿童生活。

这组名为《保卫儿童 保卫国家建设事业的继承者!》的报道显示,当年执信中学的孩子们,已经能够在植物园内参观,在实验室里体验科学的乐趣了,甚至还可以和外宾举行一场联谊会。

等到儿童节联欢会结束,“下午两点以后,孩子们更活泼了。有的成群结队前往影院观看《鸡毛信》《小白兔》等影片,有的走到书店购买《我入队了》等心爱的读物,有的还跟爸爸妈妈到百货公司选购心爱的玩具。”

当年的电影海报长这样

跟爸妈去逛“商场”固然很过瘾,文化生活也不少哦!探针君了解到,当年的越秀山人民游泳池、岭南文物馆和青少年文化宫等,还会为儿童举办专门的游泳、杂技表演,比起现在儿童节各种各样的表演,也毫不逊色。


60年代:最期待去西濠电影院看“3D电影”

时间来到60年代,探针君看到,那时的南方日报,曾连续多年在“六一”当天头版刊登庆祝儿童节的消息。除了报纸,当时的电视台、广播、电影院、音乐厅等,也会准备各式各样的特别节目。可以说整个六月都洋溢在儿童节欢乐的氛围当中。

至于孩子们自己,广府民俗文化研究专家饶原生告诉记者,限于交通方式,他们更倾向于去市内的一些景点或者去游乐场游玩。

“当年小伙伴最喜欢结伴去老的广州儿童公园游玩(现南越王宫署遗址处)。”饶原生回忆,60后几乎整个童年一半的记忆都在那里,那里是最早有丰富娱乐设施的地方,“每到儿童节都被挤得满满。”

广州最早的儿童乐园,你还记得留在这里的欢笑声吗?

这架1987年空军捐赠的战机,曾经是儿童乐园最热门的拍照打卡点

而广州市区内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景点,绝对是越秀山,“一进越秀山,孩子们就盯着五羊雕塑和广州博物馆”。

此外,和现在的小朋友们一样,他们也喜欢去广州动物园。1962年,南方日报报道,广州动物园还迎来了一位颇受欢迎的“大朋友”——来自越南的大象“伊龙”。

探针君猜测,去动物园玩耍的习俗,会不会就是从那时候传下来的呢?

1962年,越南主席胡志明送给中国儿童一份特殊的礼物——21岁的雌性亚洲象 “伊龙”。

让探针君没想到的是,60年代的小朋友,已经可以看到彩色动画片了,还是3D的!

据南方日报记载,节日期间,广州的电影院会特别地放映彩色动画片。广州本土文化学者饶原生则告诉探针君,当时全广州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能去西濠电影院看一场彩色动画,“当时西濠就有特技眼镜,类似于现在3D眼镜。”

去西濠看一场《魔术师的奇遇》或《宝葫芦的秘密》,绝对算60后儿童最酷的事。

至于礼物,由于物资相对匮乏,父母大多会选择“自己制造”。饶原生告诉探针君,“当年流行的风筝、烟盒等等,都需要自己先一点点攒起材料,然后再慢慢制造而成”。

饶原生说,小伙伴们聚在一起玩耍,最流行的莫过于赛风筝,每到六一时节,家家楼顶都飘起风筝,也算是一种孩子间的一种比拼。

这样的一张老烟盒,现在已价值上万元,后悔没多攒几张

而随着60年代全国兴起学雷锋大热,儿童之间还掀起了一阵“比勤俭,助人乐”的良好风潮。“大家一到儿童节这种节假日,就跑到人民桥底,等着过往人力车路过,上去推一把,看看谁好事做得多。”


70年代:学生产,歌舞之外,更要培养接班人

70年代,儿童节这一理念开始更加深入人心,不单单城市内每年有盛大的儿童活动,在农村,大家也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欢庆“六一”。而60年代的学雷锋热潮,在70年代时,更是不减。

儿童节的活动,除了此前的歌舞话剧等活动,也渐渐增加了具有学习意义的生产学习以及科学技术活动。据南方日报记载,当时甚至出现了“小喇叭修理组”等儿童科学教育机构,帮助农村维护村内的广播设备。

电影方面,饶原生表示,《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一系列优秀的战争电影,是老一代人心底最美好的回忆。


80年代:奖励的笔记本到现在都没舍得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父母开始重视孩子的全面教育。1990年6月2日,南方日报曾刊登一篇题为《孩子的礼物》的稿件,稿件中作者提到,自己的儿子今年将近8岁,从四岁起就学着拿各种彩笔在纸上涂鸦。每个星期日下午,不管多忙多累,必定要摇醒上午玩倦了、中午刚熟睡的孩子,带齐画板、画具,直奔少年宫学画。

80后的广东姑娘小珍记得,因为自己的全面发展,在儿童节成了“表彰节”。

“我记忆中的儿童节就是很期待,一大早穿着新裙子去上学,学校早上会召开表彰大会”来自广州的85后小珍记得,她的很多个儿童节都要上台领几次奖,无非是一些三好学生、竞赛获奖之类的,“因为我太优秀了”。

至于奖品,基本都是笔记本或者笔,上面写些“以资鼓励”的话。她到现在也搞不明白,为什么奖品都是这些,不过那个时候还特别不舍得用,“那些笔记本我老家还有”。

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文艺表演,小珍的妈妈会找照相馆的叔叔给她拍几张照片,那时候相机还不普及,有人给拍个照,心里会感觉特别有优越感。

小珍记得,那时候会用一些笔记本来抄歌词,四大天王、小虎队等等,还会把明星的头像贴纸贴在笔记本里。

另外,不少80后反映,当时《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动画片也让他们记忆深刻。

回忆小时候,就感觉打打架、玩玩游戏“嗖”一下就过去了。感觉当时真的什么烦恼都没有,过得很开心。小珍对探针君表示,现在80后,最小的也快三十了,记得小时候特别想成为大人,但是现在,工作生活都有压力,还真的想回到无忧无虑的小时候。


90年代:东方乐园摩天轮,游园会上收获大白兔

90年代的童年生活,可谓丰富多彩起来。

1996年6月1日,南方日报社会生活版就出现了一条题为《儿童欢乐日 父母荷包瘦》的稿子,报道中提到,商品琳琅满目,过去,童车只有三轮车、学行车等几个品种,现在,童车花样百出。一辆遥控车一般要300-500元,贵的上千元,有一种桌面大的遥控车开价2000多元。

当时记者采访在环市东路一间自行车专卖店,陈先生花了300多元给儿子买了一辆花花绿绿的幼儿自行车。陈先生叹着气对记者说:“我儿子不满5岁,大大小小的玩具却有150多件,这是一笔不小的固定资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系列:当年VS现在

对广州90后女生嘉娴来说,儿童节是她记忆里童年最盛大的节日。因为在那一天,会有大把零食来敲门。

而学校给孩子们最大的期待,那一定是游园会去一趟东方乐园。游园会上,通常老师会组织大家进行游戏,赢得奖励的小朋友,则可以收获不少“大白兔”。

东方乐园里的摩天轮,是每个广州90后心中的胜地,那个曾经高高在上的摩天轮和乐园里的棉花糖,是无数孩子的梦想。

翻翻相册,看看当年有没有和这座“五羊雕塑合影”?

“曾经最期待的就是坐一次东方乐园的摩天轮,奈何当时身高不够。”嘉娴感慨道,但当长大后,想再去体验一趟时,东方乐园却已经不在了。

除了东方乐园,越秀公园的金印游乐场里的碰碰车和旋转秋千、西游记景区,也是每个广州孩子儿童节向往的地方。

90年代前期,那时候麦当劳和肯德基还未风靡全国。上午结束学校活动,中午能跟父母去吃顿添美食,就算是最大的奖励,嘉娴至今还记得,自己六一儿童节和父母一起吃了添美食的热狗,就是儿童时最甜美的回忆。

1990年,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在深圳东门开业


新千年:放假喜欢跟小伙伴聚在一起打游戏

进入新世纪,儿童多是独生子女,而父母上班也比较忙,他们的童年时光,不少是跟同学度过。2009年6月1日,南方日报发表一篇题为《爸妈请假陪我玩吧——面对“家长上班,孩子放假”矛盾,网友呼吁双方齐放假》的文章。

文章提到,广州市培正小学一位三年级孩子昨天嘟哝着向记者抱怨“不想放假”,因为“在学校里还可以和大家一起玩,但放假了,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我就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

对于1997年出生的广州人小白来说,回忆起童年,最快乐的也是跟同学一起玩了。

他记得,当时一放假,就会一群人聚在一个有电脑的小伙伴家里,玩CS时就规定一人一条命,有时候有的小伙伴会耍赖,打完一局还要霸着再打一局,经常会因为这种事吵红脸。还有红警,在玩的时候,后边会有很多小伙伴指手画脚,特别热闹。

那时候男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就是四驱车,为了买四驱车,会努力讨好家长,攒下星星点点的零花钱,然后买一台四驱车,亲手组装出来,会觉得非常满足。还会拨轮子,听发动机的声音,来评价谁的四驱车更厉害,虽然什么也听不出来。

另外,探针君了解到,广东不少80年代末以后出生的人,他们的童年被各类动漫占据,《米老鼠和唐老鸭》、《灌篮高手》、《老夫子》、《火影忍者》、《宠物小精灵》等,同时,不少经典的TVB港剧也成一代人的回忆。

1.这些童年的回忆,你当年pick哪个? 提交

【策划】肥 西西君

【撰文】徐勉 李业珅 实习生 屈舒鑫

【校对】蓝淑茹

编辑 董晨晨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