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动力④|打开“上帝视角”,高精地图对智能驾驶有多重要?

智能产业研究院
+ 订阅

“载我去超市。”你的话音刚落,汽车就开始沿着目的地路线行驶。不用动方向盘,动动嘴就能开车,这一在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就会实现。

要实现这一场景,高精定位和高精地图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地图导航过去主要功能是指导人,给车主指令并引导车主做较为正确的驾驶,而未来的自动驾驶则是将从指导人转变为指导车。

然而,在中国基础建设日新月异带来路况变化的复杂环境下,要实现智能驾驶的真正普及,其难度与时间跨度都是难以想象的。作为高精地图行业内领头羊的高德地图,也坦诚由于技术门槛较高以及环境变化过于复杂,要啃下这块“硬骨头”难度很大。未来,高德地图将继续加速高精地图的研发,推动其在汽车智能化上的布局。

高精地图是无人驾驶催化剂

从展示屏幕上,可以看到水滴缓缓从玻璃滑落,日出的第一缕阳光折射出五彩斑斓……

在高德发布的机车版3.0上,可以看到360度天空影像以及朝霞夕阳等天气景观。机车版3.0采用的是第九代引擎系统星云引擎,星云引擎采用高德融合定位技术,较之过去的GPS定位,精度提升28%。同时,对于高架桥、主辅路、小角度分岔道路等重点路况的识别率均有明显提升。从出行美学设计风格和智能化服务中可以看出,高德正在通过加速高精地图的研发来推动在汽车智能化上的布局。

业内将高精地图比喻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催化剂,因为在L3级别的自动驾驶中离不开高精地图。“高德在汽车智能化包括车联网方面,仍然还是一个技术基础设施的角色。无人驾驶是需要全人类为之努力的事。”高德地图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一针见血指出,“国内的政府、科技企业以及汽车制造厂家,都在积极地推进无人驾驶。高德长项在于地图数据挖掘,地图数据也一定会沿着普通精度、更高精度的方向演进。然而,地图数据是用于计算的,还要通过地图数据本身衍生出和未来智能驾驶相关的服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高德会将重点放在高精定位和高精地图上。”

“导航地图是给人看的地图,高精度地图是给机器看的地图。”在南方测绘新落成的黄埔产业园里,南方测绘技术管理中心总监李耀忠正试图讲清高精度地图和普通人所理解的导航地图的区别,南方测绘也在尝试和智能驾驶建立起联系,他们曾协助过创业团队进行无人驾驶系统的评测。

“无人驾驶可以简单分为三大系统,传感器、AI决策系统以及后面的管理系统,管理系统会有巨型企业或者国家部门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统一调配管理。”李耀忠表示,传感器存在性能边界,比如在经过隧道等GPS信号弱的地方时,传感器就会处于检测盲区,无法实时捕获信息,而且还容易受到阳光、湿度影响,而高精地图可以为无人车提前采集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的信息,比如道路曲率、航向、坡度和横坡角。从这个角度来看,高精地图让无人车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风景。

广东需提速高精地图布局

韦东此前曾透露一组数据:中国目前有28万公里高速公路,高德花了大量的精力,已经成为国内高精度地图积累里程最多的企业,但也仅此而已。如果再算上普通公路,加上路况信息更新,要真正完成自动驾驶的普及,这个过程的难度和时间跨度可想而知。

业内分析认为,按照汽车产业的规律,自动驾驶技术并不是跃升式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在最近两三年取得了长足进步,这可从完成自动驾驶实况测试的众多厂商上可见一斑。但绝大多数自动驾驶汽车仍然是依靠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来完成整个行驶过程,这种方式作为少数测试车的“秀肌肉”没问题,但要实现量产就没那么容易,高精地图的支持将成为是“必选项”。

实际上,广东在高精地图的布局上明显滞后。“从地图性能而言,腾讯地图稍稍落后于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李耀忠指出,当下上海政府大力扶持阿里旗下的千寻位置;北京也有很多卫星导航企业,政府方面也为这些企业建立了一个资金池,只要达到条件就可以予以支持。实际上,卫星导航近七成的车载终端都是在广东生产的,现在只是没有重大项目把这些分散的企业联合起来,和其它地区一样实现规模化。”

作为本土企业的一分子,南方测绘对于广东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也有自己的看法。“目前广东智能汽车领域,政府应该引导大企业做‘领头羊’,比如支持腾讯和广汽在智能驾驶方面的相关研发等。此外,广东在智能驾驶上获得的支持有限,广东企业相对务实,而无人驾驶现阶段看来还有些‘不靠谱’,行业发展取决于企业和政府是否选择加大投入来博得未来。”李耀忠说。

“广东一直是汽车制造大省,我们有天然的产业优势,但在智能汽车的战场上,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先占领了市场份额,如果不抓紧布局,等到无人驾驶阶段来临,就会丧失原有的优势。”李耀忠建议,无人驾驶应该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扶持方向,由于智能汽车是个庞大的工程,一旦扶持还要确保全方位的扶持。


◆对话

高德地图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

多数企业都在炒作“智能驾驶”概念

记者:广东在发展智能汽车方面,相对全国乃至全球各地有什么优势?实现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完善哪些配套措施?

韦东:当年移动互联网发展时,广东属于全球的排头兵。广东出了腾讯、网易、UC以及微信,移动互联网时代广东非常具有领先性。但到物联网时代,每一个地区都在勇争上游,并且形成了很多创新中心。比如,北京有一个物联网创新中心,长三角像杭州、上海也是很好的创新中心,还有以深圳、广州形成的珠三角创新中心,中国这三个主要的创新中心起到相应的拉动作用。以深圳为例,深圳在我眼里就是一个电子设备创新之都,特别有竞争力,速度快、人才多、产业配套供应链很齐全,一旦创意出现就可以很快变成产品。深圳很多硬件发展都会关联到我们的创新跟进。

此外,南派企业非常大的特点是务实,但做出来的产品又很扎实。在移动互联网、制造行业,广东企业都具有很显著的特点。也许你看不到广东企业风风火火地到处宣传智能汽车,但不少企业却在稳扎稳打地往前推进着。

记者:此前无人驾驶汽车曾发生过撞人事故,风险和机遇之下,您如何看待自动驾驶的未来发展?

韦东:自动驾驶一定是全人类的问题,高德需要在高精地图领域里努力做到最好,而且我们也是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在走,而实现汽车智能化的时间很长,急也急不来的。另外,智能汽车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在慢慢发展,比如交通灯正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在通信领域,5G网络还在建设,终端技术、芯片等尚待完善,高德要做的就是保证成为高精地图领域的第一,那么智能企业的发展就离不开我们。

我觉得当下遇见较多的情况是,明明无人驾驶发展不是靠一两个企业就能解决的,偏偏还有很多企业在炒作这个概念,我常常举一个关于全球移动通信的例子,摩托罗拉当时宣称可以实现“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打电话”,但现在是由各个国家大量的运营商参与基础建设,才实现了到每一个地方都能随时随地打电话,所以无人驾驶的实现根本不是由一家企业所能解决的。这与当年全球移动通信有异曲同工之妙。


【策划统筹】 陈韩晖 巫伟 郭小戈 程鹏

【主笔】 彭颖

【调研团队】程鹏 郭小戈 彭颖 郜小平 郑洁琳  叶丹 姚翀 朱钦 邵玉梅 葛政涵

【新媒体策划、运营】邵玉梅 李啸啸 杨小妍 张西陆 

【校对】胡柔群


编辑 邵玉梅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