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村,是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最西边的一个村,距离西樵镇中心城区约12公里,距离禅桂中心就更远了。
但就是这个新田村办起的幼儿园,登上了《中国教育报》的头版头条,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
佛山有不少省一级的幼儿园、特色幼儿园,但是,登上《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的为什么是这个村办的幼儿园?
三方合办提升品质,周边村孩子也纷纷来报读
建于2001年9月的新田幼儿园,是新田村委会兴建的一所全日制幼儿园。“之前一直是我们自己办,我们是外行,管理水平有限,很难提升,村里的人都不愿意送孩子去读。”新田村党委书记李卫升说。
2011年7月,借力南海区西樵镇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扶持政策,新田幼儿园正式成为了由西樵镇教育局、西樵镇中心幼儿园、新田村委会三方合作办普惠性幼儿园的先行试点,变身为西樵镇中心幼儿园新田分园。
“村委会出资建园,镇政府给予资金补助,中心幼儿园则在镇教育局指导下,把优质幼儿园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优秀课程和教学经验,输入到新田分园。”黄学军说,三方都发挥自己的优势,使优质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最终达到扩增优质教育总量的目的。
西樵镇中心幼儿园骨干团队经常到新田分园指导,新田分园不定时安排人员到总园对口跟岗学习等,这样无缝对接的合作,有效促进分园的品质提升,推动该园从区一级到市一级,再向省一级迈进。2012年8月,该园成功申评成为佛山市一级幼儿园;同年11月,获准为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2017年12月,顺利通过省级幼儿园评估工作。
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与发展,让村居群众在家门口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的初衷得以实现。“以往村民们向往优质教育,跑到西樵中心城区里争占优质学位;现在不仅本村的孩子回来上幼儿园了,连周边村居的孩子都想来我们这里。”李卫升说,如今幼儿园招生不再需要在市场、工厂等热闹地方张贴招生简章了,更多的是慕名而来为孩子报读的家长。
原来,该村入读幼儿78人,仅占全村学龄儿童的60%,现在增加至168人,足足增加了一倍多,本村村民子女的入读巩固率达到95%以上,还有不少周边村的幼儿也纷纷报读。
近四年,西樵镇政府、新田村委会对新田分园持续投入,不断改善办园条件,共投入近300万元用于园舍室内外环境升级改造、班级设施设备添置、厨房设备改造等硬件更新,舒适、安全、现代的办园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村集体与政府共同出资,助村居按省级标准建幼儿园
扶持村集体办幼儿园的背后,是西樵对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模式的积极探索。西樵镇新城区幼儿园是另一个成功案例。
崇南社区常住人口7500多人,2016年之前,村里没有普惠性幼儿园,村里的孩子要么入读距离较远、收费较高的民办幼儿园,要么去“抢”西樵镇中心幼儿园的学位。
“经常有村民来找我,希望我帮忙解决孩子读幼儿园的问题。”崇南社区党委书记梁耀安决定为村民做件实事。
在梁耀安的主导下,崇南社区租用本村第十六股份合作经济社“刘六塘”“欢四塘”地段兴建幼儿园,每年租金约70万,位于西樵碧霞一路西樵高级中学对面。2015年年底,西樵新城区幼儿园建设项目正式动工;2016年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完成了办公设施、玩教具及其园舍配套工作;2016年11月,西樵新城区幼儿园正式启用。
说着容易,其实做起来并不简单,单是新建幼儿园的资金就是个大难题。幸好,西樵镇政府有扶持政策。
“对村(社区)按市一级或以上幼儿园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园舍,镇政府按村(社区)投入的工程建设总额(工程结算核准额)的50%给予补助。”西樵镇教育局局长黄学军介绍说,对新建幼儿园,该镇按当年实际新增班数补助设备设施,每班补助5万元;而对于扩建的,每班补助3万元。
西樵新城区幼儿园先由崇南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自筹资金全额出资建设,建成后根据《西樵镇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扶持办法》向西樵镇人民政府申请财政补助出资50%立项筹建的惠民项目,工程项目立项资金2760万,政府出资1380万。“这笔钱帮我们减轻了不少压力。”梁耀安说。
2016年11月,在西樵镇政府鼓励扶持下,崇南社区按省一级幼儿园标准,建成了新城区幼儿园这所集体办的佛山市普惠性幼儿园,可容纳720名幼儿。
2017年1月,西樵新城区幼儿园被认定为佛山市普惠性幼儿园。2017年2月8日,该园成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佛山市普惠性幼儿园先导园,获得政府和教育局支持,享受佛山市普惠性幼儿园相关扶持政策,按省一级幼儿园认定的标准收取保教费。2017年7月24日,该园被评为南海区一级幼儿园。
开园仅一年多时间,西樵新城幼儿园已获得集体、个人荣誉称号及竞赛奖项近50项,成功申报区级课题3个、镇级课题1个,办园特色及成果显著。
“今年招生225人,报名的有400多人。”梁耀安说,高标准办园使得招生火爆,该园今年9月扩招,入园幼儿达到860人。
如何办更多“新田分园”?这些难题亟待突破
“创新多元办园机制,构建了具有西樵特色的学前教育共同体模式,通过盘活资源、派驻骨干力量、培训教师等方式,更好地发挥了品牌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黄学军表示,西樵的优质教育资源比较集中在中心城区,这导致了部分村居幼儿到中心城区抢学位,偏远村居幼儿无法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等困境。多元办园体制改革创新,有效提升村居幼儿园教育质量,扩大了优质教育总量,拓宽了普惠性幼儿园内涵,走出了一条既彰显南海教育发展共性又独具西樵教育区域个性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之路。
新田分园的办园模式作为典型案例被录入《佛山教育蓝皮书》,专题报道在《佛山教育》上刊登;该园曾先后两次成功竞争赢得佛山市普惠性幼儿园竞争性资金;2017年被佛山市教育局先后两次推荐接受国家级的相关调研、采访,办园模式更是作为先行先试的典型案例亮相《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
西樵镇政府希望能推广多方办园的模式,让普惠性幼儿园尽量覆盖更多村居,但是面临的困难也不少。
“前几年肯定是没有收入的。”梁耀安说,普惠性幼儿园的收费会受到严格的限定,收益不高,资金压力很大,“我们运气好,被评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佛山市普惠性幼儿园先导园,能按照省一级幼儿园收费,要不然压力更大。”
土地也是一个难点。南海土地资源本身已不多,村民也希望集体土地能用于工(商)业开发而收取更多回报,因此,在部分村居,能否找到合适的地块新建或扩建幼儿园也是非常头疼的事情。
另外是报建手续的办理。
新田分园计划再投入550万元增建扩建一座新建学楼。一是满足村民和外来人口对优质学位的需求,二是满足二胎政策后学位增加需求,三是希望打造出更加适合农村儿童快乐健康成长发展的乡村特色浓郁但又不失现代气息的灵慧乐园。“规划报建等手续太慢。”李卫升说。
西樵镇简村社区已申请立项把旧小学新改建为普惠性幼儿园,也遇到了审批报建的麻烦。
“建公办中小学有绿色审批报建通道,但是村集体办幼儿园目前还没有。”黄学军也有点无奈。他表示,目前南海区正在制定针对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扶持政策,希望能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支持。
【记者】盛正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