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街坊 这项惠民便民工作正火热进行!关乎你的生活质量

江门发布
+ 订阅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昨日率队赴三区督导创文工作,要求各区各单位压实责任,对照问题清单,按时对标精准完成整改任务,不断优化群众生活居住环境,让创文工作惠民便民。市领导周惠红参加督导检查活动。

△刘毅一行在蓬江区白石市场督导创文。

在蓬江区环市街道白石市场、甘光仪小学、联兴村等点位,对照问题清单,督导组一一检查,并要求切实落实“门前三包”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责任范围和应履行的义务,让该制度成为商户的行动自觉。刘毅表示,白石经联社集体经济实力雄厚,又位于核心城区,要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充分利用好“三旧”改造政策,提升城市品质,持续提高管理水平,建设更好更宜居的生活环境以适应居民需求。

△刘毅一行在江海区麻三嘉福市场督导创文。

刘毅一行来到江海区外海街道检查麻三嘉福市场及周边环境。据介绍,该市场由旧厂房改建,在全市示范市场创建中,对标《江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指南》,列出12项问题逐条进行整改,在原有市场基础上再斥资100万元升级改造。

从检查情况来看,市场内干净整洁,每个摊档均亮照经营、公布商品价格。鱼档、猪肉档口均设有一定高度的玻璃隔挡,防止污水外溅外流。刘毅充分肯定了该示范市场的创建工作,并鼓励管理方继续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不仅要建设好硬件,市场管理水平也要走在全市前列。

△在江海区麻二村委会,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整治“三线”。

随后,督导组来到外海麻二村委会。现场工作人员正对“三线”进行梳理归置,督导组要求,加快工作进度,按时对标完成“三线”整治。督导组穿街走巷,发现内街小巷存在垃圾乱堆放、“牛皮癣”乱贴等现象,要求立即清理干净。

△刘毅一行在新会区东甲村督导创文工作。

在新会区会城街道东甲村,刘毅一行沿该村主街道边走边查看。针对清单中列出的商铺占道经营、张贴“牛皮癣”、车辆乱停放及部分路段和公厕保洁不及时等问题,刘毅要求及时抓好整改,已整改到位的要加以巩固,并建立长效机制,使之长久保洁。东甲市场鱼档等档口要加以改造,防止污水外流,保持市场的干净整洁。

通过督导检查,刘毅肯定了三区对照问题清单的整改落实工作,强调各区各部门不能松懈,也不能满足现状,要切实正视短板和问题,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再接再厉,继续努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既定的创建任务。

江门三区创文工作进行的如何?

都有哪些亮点?

请看

蓬江区手握“粮草”“军师”“民心”三张牌

打赢创文复牌攻坚战有底气

创文复牌攻坚战,对于江门人来说,是持久战、全面战。而蓬江区,更是这场仗的主力军。

责任在肩、任务在前,如何打赢创文复牌攻坚战?蓬江区在长期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手握“粮草”“军师”“民心”三张牌,让打赢创文复牌攻坚战更有底气。

创文经费投入已超8亿元

文明有序的车辆、干净整洁的街区、耀眼夺目的宣传牌,这就是经过四级同创后杜阮镇的村居新面貌。不光是杜阮镇,市民如果在蓬江区6个镇(街)走一圈,都可以轻易发现这半年来的巨变。

▲杜阮镇村居新面貌。

创建文明城市,力推城市品质提升,蓬江区做到了“言必信,行必果”,从经费保障可以看出政府创文的决心。

为确保打赢创文复牌攻坚战,今年以来,蓬江区政府想方设法加大创文投入,优先安排创文整治资金,截至2018年5月,区和镇(街)财政共投入有关创文经费超过8亿元,预计仍要投入4亿元。

△文明之风吹遍蓬江大街小巷。

有了经费作为保障,19类ABC示范点,49个重点社区(村)在创建特色亮点上实现新突破;贯穿全年的1000多场惠民创建活动得以持续深入开展;人行天桥建设、道路“白改黑”工程和“三线”整治、主次干道沿线老旧楼体粉刷等工作有序开展起来。

政府的经费保障让这场创文复牌攻坚战无“粮草之忧”,但要打好一场仗,“军师”和“将士”们仍是主攻力量,也是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四级同创全方位发力

创文“军师”是谁?这个问题如果让基层社区工作人员来回答,他们的答案必定是一致的:四级纵向工作机制。

△蓬江区随处可见志愿者身影

为充分利用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纵向工作机制,形成全域创建、全员创建、全程创建的大格局,按照《关于2018年区直单位、中小学挂点社区工作的通知》,蓬江区在市创文办安排43个市直单位“一对一”挂点该区社区的基础上,将区直单位、有关学校也分别挂点到各社区,保证每个社区有2—3个单位挂点包联,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给予社区创文工作最大支持。

此外,3个镇的部门、下属单位与各村进行结对,对标工作要求,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向基层延伸,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实现一镇(街)一风貌、一村(社区)一特色。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蓬江区各挂点单位支持社区创文资金达1000多万元,帮助社区创文工作解决了一大批“老大难”问题。

△市财政局实地察看圩顶辖区卫生黑点、整治难点等。

老城区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环境问题也一直是个难题。白沙街圩顶社区曾是江门最早的商业文化区,每条里巷都有故事,但也同样面临着环境的困扰。该社区结对单位——市财政局,一方面实地察看圩顶辖区卫生黑点、整治难点,巷道坑洼地点等,逐处巡视督促落实修补方案;另一方面,对于圩顶社区党员教育室场地不达标,党员年纪大,进出不方便等问题,为圩顶社区申请了空置的公房,用于改造升级为社区党员活动室。

全民创建扎实推进创文工作

文明城市的创建,是一座城市中所有人的事。在蓬江区,通过上门入户宣传的深入走访、面对面沟通,用淋漓汗水浇注文明之花,切实让居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创文的意义和体会到城市的变化,用全民创建的方式,扎实推进创文工作。

▲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近日,在范罗岗社区,区残联及范罗冈小学的大小志愿者们一起参加卫生死角大清查行动,大家兵分六路,各自拿起相应的清理工具,仔细对辖区的花坛花基、顽固“牛皮癣”、卫生死角、路面积水位等进行清理。虽然天气炎热,但大家的创文热情没有减退,共同为创文工作出汗出力。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创文的“战场”上,民心成为致胜的无上法宝。

高新区(江海区)注重从细节入手

把创文工作上升到制度层面

近日,高新区(江海区)召开创文指挥部工作会议,再次通报省文明办检查组巡视情况,传达全市创文专题会议精神,对接下来的工作再强调、再部署。

作为江门中心城区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战场,高新区(江海区)在全市率先实施创文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文明创建模式,推动辖区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以临战状态,决战姿态,果断“亮剑”,整装上阵,坚持“5+2”“白+黑”的工作模式,务求打赢创文复牌攻坚战。

创文从细节入手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细节很重要,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采取适当的办法去付诸行动。

“一定要注重精细化创文,用行之有效的办法注意细节,让创文变成全民日常,把文明变成一种习惯。”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海区区长汤惠红要求,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创文工作上升到制度层面。

△高新区(江海区)桥南大道片区“颜值”大幅提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江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划拨专款作为创文宣传教育活动经费,注重上门入户开展创文宣传,发动市民广泛参与。

同时,该区在全市率先探索成立文明工作指挥部,从机制层面、制度层面实行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记者了解到,高新区(江海区)针对今年测评的内容,形成《高新区(江海区)文明城市创建整改工作任务清单》,共计19大类,148小项工作任务。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148项内容基本涵盖了高新区(江海区)各个领域,“我们把任务清单发放到全区各个相关部门、街道,让他们对照相关职责,按指标完成”。

△付师华/摄

就在昨天,高新区(江海区)再次重新梳理了这148项任务,并重新印发了领导班子成员督导创文工作表,做到点位责任到人。记者发现,工作表明确了每位领导干部督查的具体道路、居委会、商铺、广场等,具体负责单位、责任人一一标注在后面,方便其协调督查,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提醒和指导,督促相关指标完成。

推进创文示范点建设

文明城市创建关键在于细节,而干净整洁的城市面貌正是文明创建的标志之一,为此高新区(江海区)积极推进创文示范点建设,打造样板路、文明示范路口、文明示范岗位等示范点。

高新区(江海区)还推进集贸市场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其中外海街道麻三嘉福市场被选为全市示范点。

此外,高新区(江海区)的窗口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各窗口行业及其主管部门加强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完善便民措施,实现文明服务。江南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的叫号评价系统就被市民点赞了,市民唐小姐需要在该中心进行异地证件的业务办理,本想着手续复杂,免不了要连续跑几天,结果却在10多分钟内办妥。“我在市公共服务中心网站预约叫号,当天早上刚来,工作人员就帮我进行了认证。”唐小姐对此很满意。

区域面貌“脱胎换骨”

创文是高新区(江海区)今年的核心工作之一。如今成效如何?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驱车从蓬江大桥来到高新区(江海区)辖区,首先经过桥南片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江海一路老旧小区外墙翻新,粉白交替、明亮灵动。据悉,近期高新区(江海区)启动了对桥南大道及两侧的整体提升计划,通过扩宽道路、安装护栏、增加绿化、改造公园……使桥南大道片区“颜值”大幅提升。

蓬苑广场对面的江南公园也被修整一新,记者在现场看到,公园里的草坪已翻新,公园里安装了不少健身器材。正在使用器材的朱小姐表示,公园干净整洁,运动时也不会觉得闷热,是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驱车从五邑路驶入外海街道,可见新中大道升级改造后的新貌,道路两旁整齐的护栏、车位、商铺牌匾映入眼帘,过去乱拉挂的电线已捆扎修剪、捆扎整齐。

新会区多措并举掀起创文高潮

让“颜值”与“气质”齐飞

走在新会区的大街小巷,不少市民会发现,新会区的“颜值”越来越高,城区集贸市场变得宽敞干净、不再挨肩擦肘;老城区原本乱搭的线路犹如“蜘蛛网”一样盘踞天空,现在变得横平竖直非常美观;公厕地面上不再有积水和异味,还设置了置物板、挂衣钩、镜子、独立坐便器……

△田心市场

今年以来,新会区把创文复牌攻坚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4月份开始正式进入“创文季”,全区各级各部门紧盯目标、鼓足干劲、以必胜信念,打响创文攻坚战,让“颜值”与“气质”齐飞,让“共建”与“共享”并重。按照江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指南和创文复牌迎检总体方案,新会区制定了相应的创文整改工作方案,动员一切力量攻坚克难,全面做好各方面工作。

开展十大重点整治工程

新会区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要求,开展主城区老旧小区升级改造、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公厕升级改造、“三线”整治、交通安全提升、废旧物品回收整治、日常问题整治、户外广告整治、门前“三包”项目、城区宣传氛围营造等十大重点整治工程,总投入超过2亿元,工程量大的项目分阶段完成,力争所有工程于5月31日前全面完成。

集贸市场升级改造方面,新会城区16个市场第一期改造已全面施工,其中东庆南市场已完成升级改造,西园市场、古冈市场等4个市场已完成主体工程;公厕升级改造方面,10座公厕升级改造工程均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各公厕正在进行收尾工作:老旧小区升级方面,已完成83千米明渠改暗渠,44418平方米路面沆洼修补,31个社区小公园改造,35400平方米小公园绿化;交通道路设施方面,交通标线施划、交通标志安装、护栏安全及修复、停车位施划等工程已全面完成,其中翻新交通标线共计22000平方米,安装道路中央绿化带隔离铁栏2400米……

精准发力打造创文示范点

如今,走进新会区北门社区,你会觉得耳目一新。在北门社区兰苑小区公园前,原有的凉亭附近增设了3套组合石桌,廊架下摆上了长条石凳。在升级改造原有凉亭和粉刷廊架时,社区还特意在原有廊架上加设了亚力克板,并在地面涂上了一层防滑涂料,为市民提供更舒适的体育运动场所。另外社区还专门在公园内加种了黄花风铃木、桂花、毛杜鹃等观赏性植物,使公园面貌焕然一新。

△北门社区开放式小区——兰苑小区,整治后小区线路更加规整。

新会区目前确定设立创文示范点20个,涵盖各个类别。其中北门社区作为社区示范点,全面升级改造其基础设施,目前完成建设新型环保垃圾屋1个,旧花圃改造4个,重新铺设社区门前人行道,升级改造北园新村小公园,重新维修黄云山烈士纪念碑上山台阶,实现明渠改暗渠,增加LED屏1个。同时,计划投入300万元,分别打造北门社区和梅江村创文宣传氛围示范点。

掀起创文工作“四大高潮”

除了解决影响城市文明形象的“硬伤”,新会区还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创文工作的满意率,掀起联合执法、志愿服务、宣传氛围、全民参与“四大高潮”。

△新会城区集贸市场变得宽敞干净。

在掀起联合执法高潮方面,新会区坚持“问题导向”,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文明城市形象的“顽疾”严格执法。据统计,4月17日至5月15日期间,该区实施联合执法行动236次,出动执法人员约8097人次;在掀起志愿服务高潮方面,通过充分整合志愿服务工作资源和队伍力量,常态化组织“党员服务日”“文明交通日”“文明排队日”“市民公益日”等四大主题系列活动,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在掀起宣传氛围高潮方面,通过增设公益广告、入户发动、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创文宣传发动;在掀起全民参与高潮方面,持续深入开展“爱·文明”“文明新风”“双百行动”等系列活动,让群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创文中,自觉践行文明。

来源:江门日报(记者/赵可义、胡晴晴、李雨溪、张奕维)

责任编辑:赵艺斐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