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瑶族歌舞团五十七载,芳华永驻_南方plus_南方+
连南瑶族歌舞团五十七载,芳华永驻
记者
26日下午,广东瑶族博物馆显得格外热闹,一群五六十岁穿着靓丽的女性艺术工作者在舞台前忙着合影,离开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后,这是她们许多人第一次见面,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各自已从事不同的职业或已退休,但大家仍保持着当年的风采。南方+记者 肖雄 摄
当晚的联谊晚会上,她们根据自己曾经演出的经典曲目进行表演,虽然没有当年的服装,但一眸一笑,稳当的手势步伐,让大家仿佛回到了过去,现场掌声不断,并留下了激动地泪水。南方+记者 肖雄 摄
老一辈歌舞团艺术工作者以前的照片。南方+记者 肖雄 摄
近日,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习中心在广东瑶族博物馆组织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召开“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座谈会。南方+记者 肖雄 摄
座谈会上,60、70、80年代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代表上台讲话,共同分享了在歌舞团难忘的岁月和5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激励更多新一代文艺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南方+记者 肖雄 摄
座谈会开始前,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五十七载文艺路·刻骨铭心苦且乐——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足迹”图片展,共同回顾了歌舞团50多年来艰苦奋斗的岁月。南方+记者 肖雄 摄
图片展上,老一辈歌舞团艺术工作者指着照片上的自己向记者介绍,过去交通极为不便,他们经常要扛着道具服装徒步上山为瑶族同胞演出,条件很艰苦,但大家从没有怨言,真正为人民群众送去了精神食粮,也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南方+记者 肖雄 摄
据悉,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于1961年12月成立,建团以来历代艺术家们坚持以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上山下乡、深入瑶寨,为连南的文艺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南方+记者 肖雄 摄
近几年来,连南文化发展成效显著,文艺精品创作获得大丰收,编创的舞蹈《瑶风》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鼓舞鼓乐奖”银奖、舞蹈《鼓舞飞旋》获“第十一届山花秋千大赛”银奖、舞蹈《弹指》“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铜奖、瑶族情歌《歌乐档》获省音乐类二等奖,瑶族舞蹈《火塘边的童趣》获省舞蹈类二等奖等等。南方+记者 肖雄 摄
为了增强瑶族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舞团先后到北京、江苏、湖南、贵州、河南、内蒙古、重庆等多个省会城市,港澳台三地,美国、澳大利亚、保加利亚、法国等国家参加文化交流和展示活动,演出活动和文化交流广受国内外友人的赞誉。南方+记者 肖雄 摄
连南瑶族歌舞团联谊晚会。南方+记者 肖雄 摄
连南瑶族歌舞团联谊晚会。南方+记者 肖雄 摄
连南瑶族歌舞团联谊晚会。南方+记者 肖雄 摄
连南瑶族歌舞团联谊晚会,现场掌声不断,很多人留下了激动地泪水。南方+记者 肖雄 摄
老一辈歌舞团艺术工作者共同参观“五十七载文艺路·刻骨铭心苦且乐——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足迹”图片展。南方+记者 肖雄 摄
连南瑶族歌舞团的老照片。南方+记者 肖雄 摄
连南瑶族歌舞团的老照片。南方+记者 肖雄 摄
连南瑶族歌舞团的老照片。南方+记者 肖雄 摄
老一辈歌舞团艺术工作者合影。南方+记者 肖雄 摄
编辑 张迪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