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套路!你吃的三文鱼大多是假的

南方名医帮
+ 订阅

南方日报打造

权威、高端、实用的健康资讯和服务平台

惊呆了!你最近有无被这条新闻刷屏?

青藏高原养殖三文鱼。

听到这条信息,帮帮简直要被吓哭。

在媒体包装下, 原本是虹鳟鱼,竟摇身一变成为了某媒体眼中的三文鱼。

说起虹鳟鱼,大伙可能有个更为熟悉的名字——淡水三文鱼。但实际上,它不过是商家的噱头,一场商业利益搏斗的产物。

1

多年前,虹鳟鱼是一个十八线的小明星,中国人都不知道它。

它最开始来自北美洲北部和太平洋西岸,终身生活于低温淡水环境中与多数人一样,虹鳟鱼爱吃肉。在它小时候,它最爱吃的是浮游动物、水生昆虫。长大后,它就开始吃小型鱼类、甲壳类、陆生、水生昆虫。

总之,它是一种肉食性鱼类。

虹鳟鱼家族有一名成员,它还算是有知名度——金鳟鱼,但事实上,它是人工选育扩大养殖的白化虹鳟。

虹鳟鱼体型还算是魁伟,在溪流中,它一般能长到40公分。在湖泊中,虹鳟鱼个体体长可超过80公分,差不多一米。

更惹人注目的是,在它谈恋爱的时候,雄鱼会换上一副华丽礼服,弯下腰,博取异性的关注。虹鳟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介绍完身世,我们就要讲一下虹鳟的成名之路。不得不说,它完全是蹭了三文鱼的热点,

虹鳟鱼和三文鱼颜色相近,所以很多地方干脆叫它淡水三文鱼,管金鳟鱼叫金樽三文鱼。

这听起来像是三文鱼的加强版。在有些地儿,商家还创造出了新鲜、活捞现杀“淡水三文鱼”的玩法。

这不是坑人吗?

讲完山寨,我们说说正品,究竟三文鱼是啥?三文鱼一词源自salmon。本来,它在北大西洋悠哉地生活,每年定期到欧洲沿岸旅游,顺便产卵生孩子。别小瞧它,在学术界,它地位还算高,还有个正经的名字,鲑鱼属的大西洋鲑。(读起来贼拗口)

大西洋鲑味道鲜美、产量又多,就一副等着被吃的模样。于是,百年前,它迅速崛起,成为当年的网红产品。后来,随着保鲜技术的发展,大西洋鲑被一些“代购”看上了,就这样漂洋过海来到了我国。

此后,三文鱼势如破竹,攻克了很多人的胃,成为鱼类中的爆款。

资本的嗅觉真厉害。看到“三文鱼”的名头赚钱,商家忍不住蹭热点,发明出了“淡水三文鱼”的名号。名字一改,虹鳟鱼身价飙升,静悄悄走入大家的饭桌。你说说看,多少人被蒙在鼓里。

“淡水三文鱼”,一个赚钱的噱头而已。

2

虹鳟到底能不能生吃?

在商家的忽悠下,淡水三文鱼风靡餐桌,不少吃瓜观众以为是进口挪威三文鱼,大口大口往嘴巴里送。

等等,虹鳟能生吃吗?

不好意思,这个还真的不能。

大伙都知道,淡水鱼虾不能生吃,因为它们的体内可能携带着多种寄生虫如肺吸虫、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生吃淡水水产或多或少都有被感染的风险,佐食的酱油、山葵酱、白酒根本不足以杀死这些寄生虫。

这不,广州老颜就不幸中招。

因食用鱼生,还不幸惹来肝吸虫,最终导致肝总管阻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消化内科张伦说,肝吸虫常居住在淡水螺狮、鱼虾体内,发育成囊蚴,活的囊蚴被摄入后,经胆汁激活,囊内幼虫破囊壁而出,经胆总管进入肝胆管发育为成虫,亦可通过血管或穿过肠壁到达肝脏,最后寄生在肝胆管内发育为成虫。

看到没,虫子直接在你体内成长,生根发芽,想想都可怕。

其实,如果严格地说,生吃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方式。这不仅包括淡水鱼,就连曾经在淡水、半咸水里生活过的海鱼也不适合生吃。

不过,大伙儿也不需要担忧。

部分寄生虫生物组织复杂,对低温冷冻不耐受,容易被冻死。所以,经过正规渠道进口的海鱼,通常只需要按规定进行低温急冻处理(通常为零下35摄氏度冷冻15小时或零下23摄氏度冷冻一周),生食相对安全。

3

都说虹鳟鱼和三文鱼长得像,该怎么区分虹鳟鱼和海生三文鱼?

实话说,从外观上不难分辨,真的很难。何况市面上卖的是鱼片,不是内行人还真的难辨别。

也有些人敢为人先,出攻略教大伙儿辨认。他们说,挪威三文鱼肉的脂肪线呈白色,特别明显,肉色橙红鲜亮,肉质更细腻,而虹鳟鱼肉颜色是浅淡的橙色。

这一说,有些人心里美滋滋,看我攻略在手,肯定能辨别出来。却不料,养殖户自然有对策来模糊双眼。

他们在虹鳟上市前几周或者在鱼卵期,就喂它们吃含有食用色素虾红素的饵料,鱼肉的颜色越来越深,甚至比正宗三文鱼还鲜亮。

更坑爹的是,挪威人养三文鱼,也用了食用色素,所以看颜色根本没有参考价值。

当然,正宗挪威三文鱼的纹理算是个招牌标志。但帮帮告诉你,反复解冻的三文鱼,白色脂肪线会消退,跟虹鳟鱼别无二致。

这下好了,路被堵死了。估计要科学家用基因技术、黑科技来区分,谁是正宗,谁是冒牌。郁闷的是,这技术普通人用不上啊。

那该怎么办?老百姓如何才能吃到安心的鱼?

帮帮只能说,尽量到大型超市买,吃鱼生尽量挑些大牌正式的店。因为相对安全有保障。

最后说一句,买三文鱼的时候,旁边也有个标签——“建议高温熟食”。

看吧,就连卖家也不安利生吃,你懂的。

值班帮帮:黄锦辉

部分内容综合自新闻哥、果壳网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