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演“双口相声”,珠海教学模式又出新招

珠海大课堂
+ 订阅

陈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物理课的主题是“机械能及其转化”,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我和我的战友一同来探究这节课。来,请珠海九中的张老师闪亮登场!

张老师:同学们好,我和陈老师上周刚认识,一见如故,因为我们都热爱物理,在一起就有谈不完的物理话题。

陈老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这“一群”人都是物理爱好者,那我们给这个组合取个名字吧。

张老师:“一群”组合啊!

陈老师:好,今天“一群”组合来给大家上课。

……

这是5月22日珠海市高新区金鼎中学初二(8)班物理课堂上的情景。在上课?没听错吧,咋像“双口相声”的场景。没错!“双口相声”搬上了课堂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的学名叫“同课同构”。当天,金鼎中学共有12堂课是两位老师同台演绎的,这也是目前珠海市最大规模的同课同构教学。这场由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全市东西部教育均衡跨区同课同构活动共吸引了全市80余名教师参与观课、研讨。

与金鼎中学老师“搭档”的12名老师,来自珠海九中、九洲中学。两两搭档的老师此前均不认识,经历共同选课、备课等环节,相互熟悉,共同配合,力求课堂效果达到“双剑合一”。

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黄玉平介绍,“同课同构”不同于以往的支教,上课老师送课完成后就走了,很多教学理念、技巧留不住;“同课同构”通过组对教师的互动磨合体验,共同寻找教研过程的乐趣,进而转化为教师内驱力。这种方式常态化规模化后,也有助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

珠海“同课同构”教学始于2016年底,截至目前累计上课200堂,400多名老师参与授课。

【记者】冉小平

【通讯员】王燕


编辑 文秋仪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