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学校的第一个钟
上世纪70年代学校卫生室的简易医药箱
上世纪80年代学校的第一部电话机
……
走进北岭小学的校史馆中,一个个属于遥远年代的老物件呈现在眼前,打开了北岭小学这座百年老校的悠久历史,让人惊叹它所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而在珠海的众多学校中,师生“四代同堂”先后扎根在一所小学中,更是十分罕见。
在北岭小学,师生“四代同堂”先后扎根在一所小学被传为佳话。其中,第一代老师徐国华(后排中)如今已90岁
据介绍,北岭小学的第一代老师徐国华如今已90岁,而她的学生,学生的学生,相继回到北岭小学教书。百年老校的教育理念薪火相传,从未流逝。
百年学校历史悠久
数百件“老物件”述说历史
“这是上世纪50年代,学校的第一个钟,以前没有铃声,上下课都靠敲打这个钟作为信号。”校长陈文强说起北岭小学的校史馆里的每一个老物件都如数家珍。这些“镇馆之宝”中,除了学校的第一个钟,还有上世纪80年代学校的第一部拨盘电话机、第一部手风琴、第一部录音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师们的工资条、学生们的作业本、学校得过的奖旗,数百件与学校有关的老物件都被收集和珍藏起来,述说和见证着这所学校悠久的历史。
据了解,北岭小学属于珠海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之一,其前身是北岭义学,1873年由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界杰出代表徐润先生和北岭乡亲捐建,是珠海最早的义务教育雏形。
今日北岭愚园的徐润先生像
学校历经沧桑,多次搬迁,先后设在北岭村的徐氏大宗祠和华献祠中。1906年,由徐润、蔡绍基、徐振鹏等人主持重新开复至今。1953年,学校由国家接管,并正式命名为北岭小学。1985年由北岭村委重建新校。2005年因珠海市城中旧村改造,学校再次重建于现址。
在上世纪80年代,北岭小学在全国是一所声名远扬的学校。改革开放后,珠海成立经济特区,北岭村因毗邻澳门,率先实施农村股份制,走向共同致富,成为珠海第一村。当时的村委非常重视教育事业,于是重建北岭小学。1987年,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朱德的夫人)曾亲临北岭小学视察。上世纪90年代初,不少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先后到珠海并视察北岭村。
今天的北岭小学
北岭小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并把“继承北岭义学优良传统,弘扬百年老校育人新风”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为了深入挖掘学校历史,校方历时一年多,收集整理了《北岭小学建校140周年纪念册》,详细记录了百年北岭的点点滴滴。
此外,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建立了一个近150平方米的“百年北岭”校史室兼博物馆,丰富多彩的实物和图片,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学校还矗立着徐润大理石雕像,在校门橱窗增加了“百年北岭”简介宣传栏,校园内有刻有百年北岭校训“温故而知新”的文化石等。
追寻学校历史渊源和北岭历史名人足迹,让全体师生了解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进一步认识和传承学校的历史文化、办学理念有着深远的意义。
校长
陈文强
师生“四代同堂”
教育理念薪火相传
百年老校历史动人,而师生“四世同堂”先后扎根学校教书育人,北岭小学这一独特的育人文化,让世人惊叹。据介绍,该校的第一任班主任、今年90岁的徐国华,其所教的学生蔡康叶,蔡康叶的学生刘广达,刘广达的学生陈婉丽、郑英敏先后从北岭小学毕业后,都回到了母校任教。
近日,这五位老师重聚北岭小学。满头银发的徐国华,说起学校的事,依然精神十足,感情满满。
师生“四代同堂”参观北岭小学的校史馆
“1946年,我刚18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北岭小学教书啦!也是学校的第一任班主任,一教就是40多年。”徐国华说,她见证了学校的四次搬迁,也见证着学校的发展,教过的学生超过了3000多人,蔡康叶老师就是她的学生之一。“在学校教书很开心,每次来学校都像回家一样,最开心的是看到这么多学生也当了老师。”
校长陈文强表示,虽然徐老师已经退休四十年,但是还经常回来学校,挂念着孩子们的她,常到学校的足球场看小朋友踢球。而说起徐老师的学生蔡康叶,也是非常了不得,他于上世纪50年代在北岭小学读书,60年代返回母校当老师,一干就是几十年,直至2000年退休,将这辈子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学校和学生们。
今日的北岭小学
“徐老师特别好,当老师的时候对我们很耐心,也很关心,我心里一直记着学校的好,在我读完书要工作的那个年代,得知北岭小学非常缺老师,我就来了。”蔡康叶感叹道,当年老师的工资并不高,很多人跳槽了,但自己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热爱这个职业,也爱学生们。”
教育的接力棒一直在传承,对于蔡康叶老师的付出,他的学生刘广达看在了眼里。这位体育老师,也在北岭小学扎根了一辈子。今年即将退休的他,对学校难舍难分。而刘广达老师的学生陈婉丽、郑英敏,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了母校执教。说起学校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让老师们都愿意留在这里,两位“80后”的女老师说,因为童年就在北岭小学度过,在学校的美好时光,给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0后老师
郑英敏表示
我是改革开放后,珠海引进人才的时候,跟着爸妈从贵州来到了珠海,当时在北岭小学读书,觉得学校特别美,像公园。学校的仪仗队也特别好,乐器班、健美操班,这些课外的兴趣课十分丰富,老师们对我们都特别好。每到‘六一’的时候,村委还会给小朋友们发礼物,那个时候感觉特别幸福。
陈婉丽表示
毕业后就想回到这所学校,一回来觉得特别亲切,同事都是我们当年的老师,非常激动,内心也是怀着一种敬重感恩的心情。希望将当年从学校得到的爱的教育,继续传递下去,传递到现在每个孩子身上。
80后老师
“百年老校就像大树,在这里,老师和学生们心气平和,感到舒服。同时,百年老校形成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师生们。”陈文强校长说,老师心态好,热爱这所学校,对学生们就很有耐心,对学生们有爱心、有责任心,这就是百年老校精神的传承,“当年感受过老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永远记在了心里,在教学生的时候,也将这个爱传递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