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伦敦科技周中国行深圳站活动在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展示中心开幕,来自英国的30多家企业和中国企业一起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并同台路演,寻找合作机会。
伦敦科技周是欧洲最大的科技活动之一,今年是伦敦科技周活动首次走进中国,首站来到创新之都——深圳。据介绍,截至去年年底,英国在深投资项目已达到300余个,而深圳在英国的企业有40多家。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5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家、科技专家和科技爱好者齐聚一堂,通过论坛、圆桌会议等形式,就人工智能、区块链、科技金融、云计算、智慧城市等八大领域主题展开交流和探讨,也为深圳和英国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深入合作搭建起了便捷有效的平台。
英国在深投资项目已达300多个
活动主办方、Cocoon Networks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宰承峰表示,伦敦是欧洲的科技中心,深圳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此次活动将有利于将双方优势资源有效汇聚,推动两地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智能制造等各个领域的深入合作。
此次伦敦科技周中国行深圳站活动的一大亮点就是带来了30多家英国企业,这些企业来自金融科技、区块链、医疗科技等多个领域。如金融科技领域的AlgoLib公司,区块链领域的Veridenkey公司,人工智能领域的Adabotics公司,生物医疗领域的Immulysis公司等等。
“希望通过此次深圳行活动,深入挖掘两国政府、企业的潜在合作和投资机会,增加中英两国间的技术共享、商贸往来以及投融资机遇,以推动中国科技领域在全球的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宰承峰说,目前深圳大力发展生命科技、区块链、金融科技、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急需要这些领域的科技创新,而英国正好具有这些领域的前沿科学技术,深圳和英国正好可以对接市场,优势互补。
深圳市投资推广署副署长张非梦介绍,深圳与英国在科技和商贸领域合作由来已久,截至2017年底,英国在深投资项目达300多个,合同外资超过30亿美元,深圳在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0多家,协议投资3亿多美金。
人工智能助力互联网金融应用和监管
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者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在本次活动中,金融科技就是中英科技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深圳价值在线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梅、伦敦共同投资基金高级基金经理Puneet Raj Bhatia、Level 39孵化器创始人Eric Van der Kleij、康宏环球控股公司联席董事叶彝坚、英国伦敦科技监管技术协会联合创始人Jason Boud等就“金融科技的应用场景”“中英金融科技监管的开放与局限”等主题展开了对话。
以目前较为火热的AI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挖掘作为切入点,苏梅首先分析金融科技带来的创新业务模式以及给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Puneet Raj Bhatia则从他所熟悉的支付与贷款新方式分析,对于新基础服务设施形成一种突破性的变化,如支付宝改变了当下人们的生活、支付方式等。
英国伦敦科技监管技术协会联合创始人Jason Boud介绍,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监管费用增长达492%,累积约为3000亿美元,欧美大型银行上交罚款增加了45倍。国家将资金用在技术上旨在解决监管问题,希望能够通过技术降低违规率。另外,他认为中英两方对于科技监管的成果应当进行优势互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创新性推出“监管沙盒”政策与中国的自律性管理组织——自我监管方式可作为双方借鉴的措施。
苏梅表示,在中国的监管科技实践中,价值在线运用 A (AI人工智能)、B (Big Data 大数据)、C (Cloud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及拟上市公司提供专业的智能合规管理平台和合规业务咨询,填补了我国监管科技领域的空白。
活动期间,中英双方有关负责人都表示,伦敦科技周的首次中国行为中英双方在科学技术创新与合作交流方面搭建起了便捷有效的平台。此次活动将有利于将双方优势资源有效汇聚,推动两地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智能制造等各个领域的深入合作。
【记者】向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