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6年,崔健的《一无所有》首次为中国摇滚发声算起,中国摇滚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于是,有了 “滚动三十”的巡演。
“滚动三十”巡演曾经集结了60、70年代的老炮儿,也吸引了80后、90后的年轻一辈。崔健的摇滚不仅仅是一代人的记忆,会有让人有超出年龄的感动,和比青春还要沸腾的一股冲动!
这曾经引爆无数人摇滚热情的“滚动三十”巡演将再度启程!6月2日广州体育馆,“滚动三十”崔健全国巡回演唱会广州站约定你。
提起崔健,大众所熟悉的可能都是《一无所有》《一块红布》《假行僧》等这些流传最广的经典之作。其实,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故事,有些在歌里,有些在歌外。这些歌里可能柔和了历史,可能折射了现实,隐藏在背后的深意,给了这些歌更多的神秘色彩,和更深的寓意。这些作品的份量,甚至可能更重。
1、《让我睡个好觉》
同出自《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这张专辑,《让我睡个好觉》的锋芒似乎被其他几首经典作品盖过了。但这首歌最大的特点是遮盖不住的:这是一首应景而作的歌,应的景是修复卢沟桥。
别说我的样子是坏还是好
别说我的年龄是大还是小
别管我为什么名叫芦沟桥
别怪我对你说我什么都不知道
这首歌是,创作于为修复卢沟桥而集资的一次演出前。但单看歌名,很难看出创作的缘由,更像是一个“我”的连篇抱怨。结果这个“我”,是卢沟桥,是那个始建于12世纪末,见证过无数历史风云变幻——特别是见证了抗日战争起点的古桥。
如果要歌颂这座桥,或者借题发挥,方法有很多。但那个连《一无所有》这样的歌都少见的年代,不一样的叙事方式实在少见。而崔健,直接拿出了第一人称,用“我”来直抒胸臆,甚至发出“听够了人们哭,听够了人们笑,能不能让我睡个好觉”的呼喊。
2、《舞过38线》
如歌名暗示的,《舞过38线》创作来源于朝鲜族的阿里郎音乐。崔健说,这首歌虽然是童谣,但内心里面的张力体现的是一个成熟的醉汉,渴望返璞归真,回到童年的那种感觉。
别问我为什么
别试着叫醒我
等我做完这个梦
等我唱完这首歌
崔健粗砺的嘶喊和纯真的童声柔和在一起的时候,给人的返璞归真是带着顿挫的节奏感的。
这首歌的身上,依然能找到《蓝色骨头》的影子,能找到《给你一点颜色》专辑里特有的说唱和拼贴,充满现代感。
另一年趣事是,在拍摄电影《我的兄弟姐妹》时,崔健扮演一位身为音乐老师的父亲,也曾唱起过这首《舞过38线》。
而去年香港国际诗歌夜上,崔健再次演唱了这首歌,他用英文写介绍说:我的妈妈出生在韩国,爸爸出生在朝鲜,我出生在北京。
3、《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从名字上很容易看出来,这首歌,是崔健从齐秦的经典之作《外面的世界》改编而来。
但是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翻唱,而是在原歌基础上的再创作,无论从主题还是立意上,都有不一样的表现。
“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其实都不是原来的歌词——原歌词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个“更”和“很”的差别,是一种对外面世界的肯定,或者对当下世界的无奈。
这种不同,集中表现在了歌词里。改编之后,这首歌是以一长段说唱开头的。说唱结尾的几句歌词尤为重磅:
是这世界变得太疯狂还是太缓慢
还是她认为选择离开比衰老更美丽
其实,崔健在翻唱这首歌的现场,曾经有过下面一段发言:“这首歌我们创作的意图,是为了缅怀近三十年来,自己选择离开的(艺术家、歌手、诗人)。……我们本来是应该唱出他们的名字,但由于节目播出的种种原因,我们只能以另外的方式表达。”
4、《漂流瓶》
2016年的滚动三十演唱会上,崔健请来了警察乐队(The Police)的鼓手Stewart Copeland,一同在现场合作。为表敬意,崔健还专门翻唱了一首这支老牌乐队的名作:《Message IN A Bottle》,也就是《漂流瓶》。
这首歌的意义不仅是翻唱这么简单。中国摇滚走过三十年,起点就是在《漂流瓶》这样经典的西方音乐。少数人从岸边捡回了带着摇滚信息的瓶子,并以此为孤岛上的人们打开了新的大门。《漂流瓶》,是一段属于中国摇滚的故事。
而如今,故事的两端终于相遇,写信人和收信人占到了同一个舞台上,这是对“摇滚三十”年的最佳注脚。当这首歌被崔健重新改编再创作时,一个新的故事又开始了。
如果你用心用力,改编,就是一次全新的创作,并且能在和原作的对话中,碰撞出更多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