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骨干企业一次性奖励 200 万元、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项目按照1:0.5比例配套奖励、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一年最高补贴100万……
5月18日,松山湖机器人政策宣讲会在松山湖科普馆举行,并围绕当地机器人全产业链开展代表企业集中走访活动。
活动期间,松山湖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对前不久刚出台的《松山湖促进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暂行办法》进行权威解读。这是松山湖在国家、省、市各级已有政策基础上,首次出台机器人产业领域扶持政策,也吹响了松山湖加快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全生态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不少到场机器人企业代表在听完政策宣讲以后表示,该政策在出台前充分听取了行业领域各方意见,反映了机器人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普遍性诉求,可以说干货满满,接地气,十分符合当地企业发展的需要。
普惠性政策全方位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松山湖促进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旨在松山湖扶持和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通过奖励、配套和补贴方式,促进完善机器人产业发展空间链条、鼓励企业创新、参展交流、壮大规模、加快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
从要求来看,政策准入门槛并不高,强调了政策的普惠性。暂行办法指出,申请政策扶持的机器人企业应满足两大条件,一是企业主营业务属于工业机器人及系统集成、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及智能装备研发生产销售范畴(以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准,以下简称“机器人企业”);二是在园区注册成立且正常运营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核算和纳税。
但暂行办法同时明确不予扶持的情形范围:即属于财政全额拨款单位的;在申报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的;违反有关财经、安全生产和环保法律、法规、规章,被行政处罚未满三周年的;有欠税、恶意欠薪、拖欠物业租金、管理费等,未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等严重失信行为的;未按规定向统计部门报送统计报表的;享受各级政府财政资助中存在严重违约行为的;园区管委会依法依规认定不予资助的其他情形。
首台(套)装备按照1:0.5配套奖励
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项目配套奖励,是本次出台的政策的一大亮点。
2015年,国家、省分别出台了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支持政策,东莞专门设立了“东莞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专项”。在2016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机器人智造计划50条中,这一专项也被列入其中,以确保东莞市实现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十三五”产值翻五倍的目标。
按规定,东莞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享有现金推广奖励和保险补贴,其中推广奖励分为三个档次。
普通产品,按当年度销售相关批次(型号)的产品销售价格10%进行奖励,每年度一家企业可奖励不超过三批次(型号)产品,产品总数量不超过100台(套),奖励总额最高500万元。工业机器人及其他智能装备的东莞首台(套)项目,单台奖励标准提高到销售价格的15%,每年最高奖励800万元。如果被认定为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具有重大战略和示范推广意义的高端装备重点首台(套)项目,则奖励标准提高到20%,最高奖励1000万元。
为推动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松山湖在市一级政策基础上进行大手笔投入,明确凡是成功申报《东莞市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财政资助实施细则(试行)》(东府办〔2017〕98 号)中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项目推广奖励的机器人企业,对上一年度获得的奖励金额,园区将按照 1:0.5 的比例进行配套奖励。
广东思沃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位于松山湖的智能装备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其在行业贴膜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达60%全球排名第一。
思沃所自主研发的首台套设备有全自动真空贴膜机和全自动贴膜机系列,具体服务于PCB和IC载板、太阳能和半导体等行业,与国外相似设备比较,具有产品性价比较高、产品生产周期短、产品客制化较强、服务比较周全等优势,帮企业解决了早日实现无人化产线,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品良率的诉求,更解决了之前生产精细线路全部依靠进口设备的痛点,给整个PCB贴膜市场带来了物美价廉的的自主创新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认可。
目前,首台套设备全自动贴膜机占思沃销售额的70%以上,真空贴膜机占15%-20%,得益于此,思沃过去三年业绩增长实现成倍增长趋势。
对于松山湖此次出台的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项目配套奖励,思沃CEO王建勋颇为期待,在他看来,这是松山湖鼓励机器人企业勇攀创新高峰,实现智能制造引领的务实之举。王建勋表示,思沃之所以来到松山湖后能取得如此之快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松山湖政府政策的扶持,人是环境的产物,企业由人组成,思沃是松山湖这个大环境的产物,思沃将取之于松山湖好的政策,发展自身企业不敢懈怠,用之于为顾客提供最满意的产品与服务,为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机器人骨干企业一次性奖励200万元
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是松山湖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经多年培育,该产业已经形成一定集群发展规模,并于2017年12月1日荣获“科技部第三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松山湖园区内已聚集了300家机器人企业,其中高企61家,占集群企业总数20%;核心零部件企业占23%,本体企业占2%,智能装备企业占20%,系统集成企业占55%。2017年度,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48.48亿元,同比增长46.9%;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7.55亿元,同比增长14.4%。
目前,机器人集群的三个企业梯队基本完整。一是招引了一批主力军如天机(长盈与安川合资企业)、汇川技术、众为兴、沈阳机床、固高、赢合科技、正业科技等;二是培育了一批生力军,如李群、东博、思沃等;三是孵化了一大批后备军企业,如优超精密、亿动、松灵、云鲸等。
加快培育机器人产业自主品牌,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此次出台的暂行办法对机器人骨干(培育)企业认定同样制定相对应的奖励举措。
暂行办法明确,对上一年度认定为“广东省机器人骨干企业”的,一次性奖励 200 万元;对上一年度认定为“广东省机器人培育企业”的,一次性奖励 30 万元。同一企业先后获得“广东省机器人培育企业”与“广东省机器人骨干企业”认定的,按“从高补差”不重复方法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 200 万元。
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一年最高补贴100万
宣传推广补贴是新政的另一看点。暂行办法提出,要鼓励园区机器人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举办新产品发
布会、行业峰会等活动。
在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方面,暂行办法规定,经松山湖科技创新局备案同意后,对符合以下条件的参展企 业按实际发生的场地费和展位布置费给予 50%补助。
具体来说,对认定为广东省机器人骨干企业的,年度补贴金额累计不超过 100 万元;入选为市“倍增计划企业”或认定为“广东省机器人培 育企业”,年度补贴金额累计不超过 50 万元;入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 2000 万元 以上的工业企业)或入选为园区“倍增计划企业”,年度补贴金额累计不超过30万元; 具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年度补贴金额累计不超过20万元。
若企业符合多种补贴层级的,按照其最高补贴层级享受宣 传推广补贴,不多重享受。
在举办新产品发布会、行业峰会活动方面,暂行办法明确,经松山湖科技创新局备案同意,在园区举办新品发布会、主办或承办行业峰会等机器人产业相关活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 业,给予活动费用(包含场地租赁费、场地布置费用、会议费、活动策划费用、设备租赁费、主要嘉宾的交通住宿费及宣传推 广费)50%的补贴,每次活动补贴不超过10 万元,每个单位每年补贴总额累计不超过20万元。
这一系列接地气的政策一经公布,便赢得台下参会企业代表齐齐称好。据了解,在松山湖,外出参展是大多数企业发展的重要必要开支之一,每年举行的国内外大型展会,也是各机器人企业获得订单、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向的重要平台,各家企业每年都为此进行大量投入。以园区一家骨干型企业为例,每年花费在各种行业展会参展的费用超过200万元,但给企业带来的数千万元的订单却是实实在在的,该企业表示,松山湖这些补贴政策的出台,将实实在在鼓励企业更好利用国内外知名展会平台,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记者】黄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