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动力②|抢夺亿级“移动入口”,广东打造车联网生态圈

智能产业研究院
+ 订阅

日前,一张牌照号为“粤B9K60试”的车牌,从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局长徐炜手中,正式移交至腾讯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苏奎峰,这意味着腾讯自动驾驶汽车终于获得了在公开测试上路的资格,也宣告腾讯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经从技术层面走向应用层面。

作为一家互联网巨头,腾讯跨界进入智能汽车领域,并不出人意料。实际上,一个未来将达到数千亿元的市场蓝海,车联网已经开始吸引广东“多路人马”加速布局,这其中包括传统车企、IT企业以及三大移动运营商,等等。

更为关键的是,广东作为互联网和汽车产业的“双强省”,IT企业和车企间的优势互补,已经开始产生化学反应,“人—车—路—云”的高度协同正在加速进行,跨界生态圈已经初步成型。

粤企“多路”布局车联网

车联网的底层除了“车”这个载体外,“网”无疑也是最重要的元素。要实现车联网平台的极速互联互通,这就要靠网速来保障,华为作为5G通信标准的制定者,自然不会放过车联网这个充满想象力的市场。

在今年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一款搭载华为车联网技术的标致雪铁龙集团新车型成为了大会的亮点。据介绍,其所搭载的华为物联网平台构建的CVMP平台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车内中控触摸屏启用互联导航、语音识别、互联服务门户等新服务,还可以在智能手机上获取车辆维护状态、历史行程、驾驶习惯等信息。

华为企业BG汽车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车企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一大关键是构建一个生态型数字云平台,通过平台聚合生态开发者、行业应用合作伙伴,在全球市场环境下跨国销售产品和服务,共同向车辆使用者提供个性化出行服务需求。

与华为从底层网络切入布局车联网相比,从应用层面的资源整合则是像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所在。

“腾讯自动驾驶隶属于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和腾讯车联、腾讯位置服务、腾讯地图同属一个业务平台,所以腾讯自动驾驶也会在内部打通各个业务模块,与合作伙伴形成更丰富、更深入的合作模式。”在获得智能网联汽车路测牌照后,腾讯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腾讯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在希望做好自动驾驶的解决方案的同时,更希望做好“连接器和零配件”,提供最有效的数字接口和工具箱,助力整个智慧交通和智能出行领域的发展。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腾讯在智慧出行领域一直有积极的布局,不仅自动驾驶,还包括腾讯车联、位置服务、地图等领域,并积极推进腾讯车联与政府部门和传统车企展开深入的合作,为合作伙伴提供一个更为开放、创新和具有可持续性的智慧解决方案。

跨界生态圈已经初步成型

诸如华为和腾讯这样的网络基础服务和应用服务平台,其要在车联网行业上进行“赋能”,无疑需要合作伙伴的支持。业内人士表示,IT企业和车企间的合作是优势互补,可将网络服务能力嫁接在汽车产品上,让车联网的落地应用更加高效,同时形成了完整的车联网生态。

去年广州车展前夕,腾讯公司与广汽集团就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全球首发了由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iSPACE智联电动概念车。

据腾讯副总裁钟翔平介绍,这辆iSPACE智联电动概念车基于腾讯为下一代智联网汽车打造的腾讯车联“AI in Car”系统,腾讯车联“AI in Car”的优势首先体现在与人的交互和用车场景识别上,“AI in Car”系统依托腾讯叮当智能语音平台构建了完整的车载语音技术链条,通过在车载领域的垂直深耕,“AI in Car”系统实现了“能听清、能听懂、能满足、会反馈”。搭载“AI in Car”系统的广汽汽车,将智能识别感知多种出行场景,包括通勤、约会、机场接送、购物停车、自驾出游等,未来还会包含车况场景和汽车周边场景。

腾讯CEO马化腾在此之前便表示,传统车企仍将是未来汽车产业的主角,腾讯将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地理位置、独有的内容资源等优势赋能于车,让人与车的交互更智能、让驾驶体验和出行更智能,智慧交通让社会运行更高效、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民众生活。

“比如说在通讯领域,现在我们从车企了解到,2020年基本上所有的车都会走向网联化。这个时候需要包括MBB,V2X的通讯领域,而华为有芯片,有T-BOX等等,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华为物联网解决方案总裁蒋旺成也曾表示。

背后“新入口”之争

为何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车联网?实际上背后是争抢下一个市场红利的“入口”。

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智能道路交通系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覆盖率达到 90%。到2025年,“人–车–路–云”实现高度协同,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基本满足智能汽车发展需要。而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表示,车联网市场规模预计会在未来5年里增长3倍,将会有超过1.25亿辆汽车使用新的车联网技术。

“3到5年之后的车联网市场,尤其是2020年前后,将会是联网汽车的爆发点。” 联通智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辛克铎表示,联通智网科技是目前电信行业唯一聚焦在车联网领域的专业子公司,对国内车联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除了IT巨头的快速切入,国内三大移动运营商也嗅到了未来的商机,正在寻求更为完善的商业模式,加速进军车联网领域。

目前,联通智网已经牵手58家整车厂合作,占整个市场份额的70%以上,已发布基于车辆及客户间基于场景化、定制化的重要产品:分别是为客户提供免部署、免维护的信息化支撑平台产品(VSS);以个人身份识别、大数据、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的大数据服务平台产品;可实现对多厂家订单的对接,支持各车厂在线商店,并实现产品销售和财务流程的在线商店产品;为新能源车厂提供的新能源监控平台产品;以及可以围绕车主提供多样化服务,主要提供车辆安全服务,同时还包括驾驶出行服务与信息娱乐等扩展服务的车联网综合服务平台(AMSP)。

值得注意的是,支撑未来车联网发展的是一个立体化通信网络架构,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多模接入、车车直通、支持多种低时延高可靠业务的车联网通信。横向实现3G、4G、5G网络共存,依据不同的业务需求(例如Telematics业务、V2X业务)选用不同的网络及技术,实现多模通信。纵向实现车车之间无缝联通,在有网络覆盖情况下,可通过基站实现车车通信,而在无网络覆盖情况下,可通过V2V实现车车之间直接通信。

◎记者观察

车联网不应该 “照搬”移动互联网

把原本在手机上有的功能,都统统“联”进去,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各种车联网平台在努力和标榜的事情。

毫无意外地,在腾讯的车联网系统中,我们可以找到诸如QQ、微信、58同城、京东、QQ音乐甚至王者荣耀这样的腾讯生态内的内容,而在百度的车联网系统系统中,百度搜索、百度地图等也是主打的功能,至于在阿里巴巴的车联网系统中自然天猫和淘宝之类的也是必备选项。

利用自身的网络平台优势和服务来丰富车联网系统的功能自然没有错,但是只是把移动互联网的功能“照搬”到车联网这个场景上来,则多少显得有点“粗枝大叶”了,而这个也正是如今车联网行业发展虽然已经渗透到大量的车型当中,但是用户的打开率低下和体验不佳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车联网业务和移动互联网成长是相似的,现在不是没有达到车联网阶段,不是消费者没有需求。而是其实消费者并不满意我们现在的产品,不是他没有需求,而是说他的需求没有找到关系。”北汽股份副总裁刘宇此前就公开表示,目前的车联网并没有切实从用户使用场景去思考产品,更多的是在平台本身的角度去实现平台的布局目的。

“现在大多数运营商还是基于传统公网系统来做服务,包括物联网系统。但基于联通智网的认知,这是不够的,应该实现平台系统的场景化、个性化定制。”联通智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辛克铎就指出,从基础服务层面就应该从车联网的需求出出发来进行建设。


【策划统筹】 陈韩晖 巫伟 郭小戈 程鹏

【主笔】 叶丹 姚翀 郭小戈

【调研团队】程鹏 郭小戈 叶丹 姚翀  郜小平 郑洁琳 朱钦 邵玉梅 葛政涵 彭颖 

【新媒体策划、运营】邵玉梅 李啸啸 杨小妍 张西陆

【校对】李丹虹



编辑 邵玉梅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