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启动发布会上,广东华南供应链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南供应链金融”)CEO庄喆带来了供应链金融这一新场景。
供应链金融是什么?“通俗来讲,传统公司信贷是以公司个体信用、征信情况作为主要标准,但供应链金融则将整个产业链的信用打通来看,基于核心企业应收应付关系、仓储物流,甚至去核心企业的场景交易数据,去认识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度等,来识别评判中小微企业的信用情况。
尤其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加持下,供应链金融的技术突飞猛进,带来很多模式及流程的进化,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上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如今,这种新的应用场景将逐步在南海、在佛山普及。在大会进行展示的华南供应链金融,去年10月已在广东金融高新区注册成立,也是广东首家经省金融办批准成立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
作为“广东省首家”,又有京东金融作为股东,开展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华南供应链金融,又会给这一区域带来什么变化?
供应链金融从线下走到线上
“其实,供应链金融并不是一个特别新的概念,近两年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具体业务方式上有突飞猛进的进展。”和记者谈及供应链金融时,庄喆选择了这样开场。
随着商业环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供应链信息的结构化程度明显提高,线上化取得企业的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等信息,并使进行有效核验成为可能。这将扩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边界,并降低业务成本,这种成本,包括触达成本及风控成本。
在供应链金融这一概念中,单个企业公司财务报表、经营情况不再是唯一的“加分项”。以家电制造业为例,如果这条产业链上的品牌大企业像美的集团等处于订单量充足、信用良好等状态,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后,相对来说,为其提供配套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能更容易获得贷款。
这也意味着,供应链金融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能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但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也对信息的获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信息获取效率如何?真实性怎么验证?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业务流程的效率。而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日趋成熟,正为信息的获取效率和安全性提供了技术保障,供应链金融从线下走到线上。
“我们本着共创、开放、共赢的理念,希望构建一个多方共赢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来解决贸易背景真实性问题,以及信贷业务流程效率问题,降低企业与金融机构、信贷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及产融结合。”庄喆介绍。
从线下走到线上,借助新技术改造风险管理的定义与操作模式是一个关键。
庄喆举例,像华南供应链金融线上平台综合研究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四流”,与企业及合作方分析多方面企业内外部数据,加入企业生产和经营数据,建立新的线上风控模式。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从而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减少人工的审批程度。
这种新风控模式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是立竿见影。“如果说以往做中小企业信贷存在风险与人力成本上的不经济,如今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正能解决这一问题。”庄喆说,而这种产融结合的方式,将进一步助力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广东首家”有什么不一样?
“高大上”的供应链金融发展,亦需要一个合适应用场景。
去年10月,经广东省金融办、广东省工商局批准,华南供应链金融已经在广东金融高新区注册成立,这也是广东首家经省金融办批准成立的供应链金融公司。
为何会花落广东金融高新区?“我们认为南海,乃至佛山、广东拥有家电、电子、制药、建材重点优势产业,我们希望借供应链金融这一平台为这些龙头行业提供全行业解决方案,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庄喆说。
作为广东首家,华南供应链金融背靠的股东“来头”亦不小, 包括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中合中小企业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粤财金融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这也为华南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了多方优势:京东金融定位为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科技,为金融机构提供人、货、场的数字化、线上线下全场景化服务,助力金融机构在场景拓展、获客、运营、风控、研发等核心价值环节提升效率。
而股权交易中心对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政策把握有更深的了解;中合担保及粤财集团则关注普惠金融及金融科技,未来或可为华南供应链金融提供业务联动。
“我们可以联动股东在供应链及商品画像方面的经验,在仓储质押融资的价格评估、仓储监管等方面能做出更精确的管理;另一方面在商品处置未来也可能打通电商这一平台,可以降低风险,更好的结合企业‘四流’为其提供供应链金融融资,使供应链金融更好走向数据化、系统化。”庄喆说。
加上京东金融在金融产品方面的深耕,“我们对于供应链的理解、对于金融产品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庄喆介绍,在供应链金融的风控体系建设上,除了以大企业信用为核心外,华南供应链金融还将加入其对货物管理经验、对数据的判断、对电商交易平台数据获得等多方面。
由此,华南供应链金融将依托于“供应链+金融” 的全链条科技服务能力,搭建起一个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以及交易场景参与企业设计全链条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并对接金融服务。
新技术描绘的“新蓝图”
如今,成立刚半年,华南供应链金融平台一期已正式上线。
庄喆介绍,在平台一期上,已实现收账款融资、再转让融资、贷前企业数据查询功能。同时,平台联合了广东省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试点推出线上+线下数据整合信贷产品服务小微企业,共发放贷款3000余万元,服务省内300余家企业。其中,有30家企业来自佛山。
华南供应链金融也同时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库“,对接了工商、司法、舆情、知识产权等企业公开数据,以及财务、税务、进销存等企业授权获取的经营类数据。公司也是首个全面对接上述两类数据的金融科技公司,并将数据深度分析处理为30个大项,200个子项,1000多个字段。
在此基础上,庄喆介绍平台一期现在正在开发实名认证、账户验真、账户管理、电子签章等基础功能模块,并推出商品质押融资、数据融资等产品。
“在技术进一步发展情况下,供应链金融在业务逻辑、流程上均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将使金融服务大幅下沉,可以说供应链金融是个很大的蓝海市场。”在银行证券保险机构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庄喆这样认为。
而未来,除了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外,庄喆表示公司正在进行认真研究区块链这一技术,“区块链在数据存储加密以及数据的不可篡改性方面有很大的价值。”
扎根产业链金融,联动京东金融、粤财金科等,“我们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搭建供应链金融生态,助力广东金融高新区乃至华南区域的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及信用体系建设。”庄喆说。
【撰文】蓝志凌
【摄影】戴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