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人寿全球执行副总裁:粤港澳大湾区可绘制更大的金融业蓝图|我的全球化观点

南方经济智库
+ 订阅

在纽约曼哈顿中心的中央火车站旁,美国大都会集团(MetLife,以下简称“大都会人寿”)的总部大楼屹立于此。这座700英尺(213米)高的大厦,在1909年建成之时曾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见证了百年来纽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

今年3月26日,大都会人寿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敲钟,庆祝其150周年生日。两天后,记者在大都会人寿大厦专访了美国大都会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史蒂文•古拉特(Steven J.Goulart),他与记者分享了金融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纽带所需关注的要素,并指出未来可在粤港澳大湾区绘制一张更大的金融业蓝图。


图1:南方+记者与大都会人寿全球执行副总裁古拉特合影

长期投资对实体经济至关重要

南方+:纽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您认为,在纽约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大都会人寿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古拉特:作为所有金融服务的一部分,保险业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做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在做资本配置。我们确实为纽约发展和壮大作出了许多贡献。首先是我们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吸引人才的能力;其次,是我们业务的发展。

在纽约的发展中,我们是一个积极的建设者。我们建立了大都会人寿大厦,投资兴建洛克菲勒中心。此外,我们在全球标志性建筑帝国大厦的建设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战后,我们为许多退伍军人建造住房。所以说,我们为金融中心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业务增长、持续吸引和雇用人员,还体现在我们通过直接投资社会本身来帮助其发展。

南方+:您如何看待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古拉特:我认为建立并了解实体经济和金融服务业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金融服务业对资本分配的作用是找到有意义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对支持经济增长非常关键。例如,我们投资于商业抵押贷款,投资于住宅抵押贷款,投资于农业抵押贷款——这个贷款能让农民、建设方和开发商持续发展。

此外,我们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一些投资,比如通用基础设施,从港口、机场到高速公路,还有污水处理设施等,我们已经在基础设施项目上投资了超过五百亿美元。这些投资都为经济的增长创造基础,也是支持经济增长的关键。

南方+:对于大都会人寿来说,基于什么样的原则来决定投资哪些产业?

古拉特:你提到了“原则”这个词,对我们来说最关键的是思考我们的业务是什么,这决定我们能对客户作出什么样的长期承诺,并确保我们能遵守这些承诺。资产负债匹配是人寿保险公司投资的关键原则。我们对客户作出了长期的承诺,因此,我们要找到合理、正确的投资,使我们有能力承担这些责任。

发展成为一个金融中心,也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你要去创造一个吸引企业、吸引人才的环境。金融服务行业,特别是保险业,非常注重长远(的眼光),这也是我们做投资的基础。

从大都会人寿大厦的会议室望出去,纽约曼哈顿区高楼林立,当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金融危机后重新定位产品

南方+:今年是经济危机十周年,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在上次金融危机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吗?

古拉特:我可以跟你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依稀是一个星期天的夜晚,那会我负责的是收购兼并,我正在机场准备飞去欧洲和一家欧洲的银行洽谈,收购他们的保险业务。当时有消息传出,政府将介入并接管AIG(美国国际集团)。

我对那个夜晚刻骨铭心,我打电话给我的老板,那会儿他是CFO(首席财务官),讨论我是该飞去欧洲还是留下来,尝试收购AIG旗下的美国人寿保险公司(ALICO)?我们对这块业务非常感兴趣,而当时在美国可能没有第二家公司可以收购ALICO。归功于大都会人寿的财务稳定性,后来我们花了约一年的时间,用162亿美元完成了收购。

南方+:当时您会感到焦虑吗?许多大型的金融机构都临着巨大的危机。

受访者:我那会焦虑吗?当然,焦虑是有的,我对所知发生的这一切所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并非没有思想准备。那时,我们的股票价格正在受到冲击,就像其他公司一样在下跌。但我知道我们的财务稳定性还是很强的,我对公司的处境了如指掌,知道我们有雄厚的资本基础,所以那会我还是很有信心的。但对其他公司,你不清楚那时候的情况有多严重了。

南方+:在过去十年里,美国保险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古拉特:它一直在持续发展。以大都会人寿为例,危机过后,我们重新审视了整体的业务策略。我们意识到,我们销售的一些产品比预期的波动更大,需要的资金比真正想付出的要多。因此我们花了心血,真正重新定位我们所做的产品。

从那时起,我们侧重那些不具有相关利率波动风险的、资本密集度较低的产品,进行业务重组。去年我们完成了一笔重大交易,剥离了美国零售人寿保险业务,现在是一家独立出来的、叫做“Brighthouse Financial”的新公司。我们继续开发风险较低的产品和业务,比如资产管理业务、团体保险业务,以及一些意外险、健康险等短尾业务。

南方+:在美国,经济危机后对保险业监管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古拉特:这场危机使商业界、保险业、金融服务业、国会、立法者、监管机构都重新考虑了美国金融服务业的监管框架。之后《多德-弗兰克法案》通过, 这是当时主要的监管改革法案。大多数监管都是为了进一步规范银行,因为它们在危机期间被认为是最脆弱的环节,但它也赋予了某些监管机构增加对保险业保险公司监管的权力。

有少数保险公司受到监管加强的影响,像在当时,我们被认定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现在我们已经摘掉了这顶“帽子”。事实上,保险行业在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并没有其他一些金融服务部门大。保险业的监管制度很强,我们认可这些监管条例,毕竟它也是客户希望看到的,能创造稳定和信心的一部分,但有些规定有点过分严苛了。

南方+:您认为,应该如何去平衡金融业的发展、风险与监管?

古拉特:毫无疑问,这个行业需要监管。我们确实认为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但至于如何平衡风险与业务发展,从投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履行对客户的承诺,我们把资金分配到稳健的长期投资上,来强调有能力承保和承担的风险。

同时我们也承认,管理风险对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非常重要。因此,我们确实需要某种管理风险的框架,在允许企业成长和继续发展业务的同时,在管理和监督风险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蓝图可待

南方+:大都会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古拉特:作为一家全球企业,我们的业务遍布全球很多个国家。如果我们在当地市场开展业务,我们会思考,如何创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投资策略?因此我们一直寻求能在当地市场有合理的长期广泛的投资。然而,有些市场并不像其他地方一样发达,作为跨国企业,我们要有合理利用全球资源来为市场服务的能力。这个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南方+:您如何看待在中国市场的投资?

受访者:在中国,我们是一家非常有吸引力的保险公司,我们的发展战略使我们的业务开展顺利有效。我们在一些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大公司的领域做了一些投资。因为是长期投资,我们在公司进行自己的承销和研究,所以我们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扩大我们在中国的投资,也正在开始将其多样化到其他资产类别。

南方+:中国政府现在正在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让广东省与香港、澳门联系更为密切。您如何看待这个区域的金融业发展?

古拉特:看看广东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它成为了一个经济大省。我觉得在这样的经济环境里,(金融业)慢慢成熟发展,这是一种自然的过渡,这也使得它在金融服务领域的业务继续扩张,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区域绘制一张更大的蓝图依然可行,整个区域依然保持着活力,勃勃生机。

南方+:从金融业角度看,您认为建立世界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古拉特:首先,必须要有个愿景。你想建立什么,想提供什么,真的下决心去做那些实现这个愿景的事情。其次是劳动力,要有支持经济中心发展所必需的人才,他们要有相应的教育水平。第三,要拥有以商业为中心的政策,要有对企业友好的政策来鼓励和吸引企业,继续建立和扩大他们在该地区的业务。

南方+:您对吸引金融人才到该地区来有什么建议吗?

古拉特:我觉得有两方面吧,一个是通过现有的或可以创造的教育设施,通过学校来培养你所需要的人才。第二,当地如果有正要寻找人才的企业来开展业务,就会吸引更多人才去到那里。

【记者】唐子湉 黄倩蔚 发自纽约 (陈嘉琳对此文亦有贡献)

【校对】符如瑜

编辑 佘余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