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吨藏茶量市值近千亿,揭秘“东莞仓”的前世今生(下)

东莞茶与城
+ 订阅

编者按:

第十一届国际茶博会将在6月1日开启,万吨茶仓、亿级茶市又开张,莞藏好茶、莞仓老茶又亮相!这座“藏茶之都”、“爱茶之都”又将上演什么故事?为介绍东莞茶仓、茶人、茶市,挖掘东莞茶与城的故事,弘扬东莞茶文化,南方日报联合东莞市贸促会、东莞市茶促会打造东莞茶与城南方号,敬请垂注。

对于东莞茶仓而言,占主流地位的则为大型专业企业仓。多年来,东莞茶企通过积极探索,研究,在规模化存茶以及品牌运营,渠道拓展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当年,东莞国际茶博会提出“陈化地”概念,让东莞茶仓在茶界声名鹊起。以双陈普洱、名轩茶业、昌兴存茶为代表的企业陆续浮出水面。但是真正把“东莞仓”打造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近年来广大藏家、厂家都已经摸索出一套可行的仓储方法。由于仓储环境对普洱茶的后续品质影响很大,建立标准化的仓储体系势在必行。经过十多年的仓储研究,很多东莞的藏茶企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一套仓储理论。

在不少人看来,对比同一款普洱茶的口感,在东莞陈放几年后,与在昆明、上海等其他城市陈放的茶会有很大的区别。

东莞普洱藏茶多,陈化气候条件好,这是茶界公认的客观事实。东莞作为中国收藏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在实现批量普洱茶陈化,产品从投资市场进入消费市场,促进行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东莞在收藏仓储普洱茶方面的商业探索超过了原产地,东莞茶仓特别是‘大仓’存放的普洱茶,在进入市场之后都会成为主流产品。”一位业内人士说。

东莞茶仓的强大吸纳能力,造就了今天普洱茶、黑茶、白茶等后期发酵茶类投资理念的盛行,也主导着上游厂商的运营方向。

丰富的藏茶经验和专业化的仓储基础,决定了东莞藏茶的预期品质,“莞藏靓茶”一说由此而来。

现场品饮东莞茶仓百款靓茶

“陈年藏茶集中在广东,广东藏茶集中在东莞。”东莞市乐人谷藏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志强说,在东莞,全国性的茶行业交流、产业论坛还是看国际茶博会,“推广平台更广,老茶品种、贸易机会更多。”

据介绍,今年第十一届东莞国际茶博会将继续精心打造莞藏好茶展区,超过1000款来自东莞茶仓的优质老茶同台展示,100多款好茶将现场冲泡,广大市民可免费品饮。

“东莞茶仓”成就“藏茶之都”,而“藏茶之都”又成就“莞藏好茶”。与广州、深圳相比,东莞国际茶博会更加注重茶叶品质、收藏价值,现场品鉴环节更加专业、严格。

“各大茶企来到东莞都会拿出优质老茶,因为东莞人懂茶、爱茶也爱藏茶,稍逊一筹的茶叶根本没有销路。”蓝俊荣告诉记者,东莞国际茶博会已有10年经验,茶叶品牌集中,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普通茶客,对于茶企的认知和理解远超其他城市的消费者。

一位在东莞多年的茶商透露,莞藏好茶区的展品均由业界认可的专家团队评估,经过了严格筛选,力求让消费者喝到安全放心的好茶、老茶。“‘莞藏好茶’可说是从国际茶博会上走出去的名片,我们必须保证质量。”国际茶博会组委会说道。

【记者】龚名扬 陈琬莹

【摄影】孙俊杰 张妮静

编辑 冯文美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