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长江行|戴家湖逆袭记:从粉煤灰堆场到高颜值公园

南方+

5月14日上午,“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湖北站活动在武汉启动。5月14日到18日,来自全国28家媒体的30余名记者一起,奔赴武汉、黄冈、荆州、宜昌四个长江沿线城市,进行采访报道。

活动以“美丽中国长江行 共舞长江经济带”为主题,深入宣传新发展理念,集中报道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优先地位,深入推进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努力建成长江上中下游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绿色生态廊道,取得的显着成效,突出展现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举措、新气象,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经济上的新亮点、新变化。

记者们将实地走访“藏身”于武汉东湖风景区的“东湖绿道”;由粉煤灰堆场化身生态公园的武汉市戴家湖公园;采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将堤与滩完美融合在一起的“青山江滩”;拥有丰富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资源的蕲春赤龙湖湿地公园;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的“席盘石蕲艾基地”;位于宜昌的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等地。

戴家湖逆袭记:从粉煤灰堆场到高颜值公园

其中总投资4.26亿元的戴家湖公园的建成成为武汉半世纪来从原生态到破坏再到恢复生态的例证之一。2017年11月,国家住建部公布的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戴家湖公园园林绿化与生态修复项目是湖北省唯一获奖项目。这片饱经沧桑的湖泊,佐证着中国发展理念的演进。

工作人员讲解戴家湖从粉煤灰堆场到高颜值公园的变迁

位于青山区建设十路武广高铁与天兴洲大桥下的戴家湖区域,上世纪50年代前曾是盛产鱼虾的天然湖泊,但随着青山热电厂等大型企业建成,1957年开始作为粉煤灰堆场;到1995年,堆积的粉煤灰已变成高出地面10余米的“戴家山”,成为周边粉尘、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来源;此后,武汉禁用实心红砖,粉煤灰被各个墙体材料厂争抢,戴家山又被逐渐挖空、甚至掘地三尺,多年积水后又变回了“戴家湖”。

波折不断,戴家湖公园终于于2012年列入市城建计划,2013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建设。今天的戴家湖公园定位为以生态防护为主,以基址为历史、人文依托,形成集生态防护、景观观赏、休闲健身、文化展示和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公园绿地。戴家湖公园建设完成清运粉煤灰80万吨,地形整理45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50万平方米,植树3万株;完成雕塑群、园史馆、游客服务中心、管理中心、给排水、照明和园路建设。建成后的戴家湖公园将发挥年吸收二氧化碳约1.8万吨,释放氧气约1.2万吨,年吸滞粉尘约200余吨的生态效益,并与紧邻的青山公园一同形成全市最大的单体“绿肺”,为青山居民奉献超过1200亩的公园绿地,青山区将成为武汉“公园幸福指数”最高的区域之一。

【记者】唐嘉欣

【校对】冯志坚

编辑 董晨晨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