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民族团结牌”康砖……这些老茶将亮相国际茶博会

南方+ 记者

作为一家有着10年收藏品鉴陈茶经验的茶企,东莞市乐人谷藏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人谷”)自诞生便与东莞国际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国际茶博会”)结缘。从2008年的首届国际茶博会至今,乐人谷已经连续11年亮相了。该公司总经理叶志强表示,乐人谷见证了国际茶博会的发展壮大,而国际茶博会也让乐人谷这个品牌传遍了国内老茶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茶客。

在6月1日即将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茶博会上,叶志强透露,乐人谷将会携1986年“民族团结牌”康砖藏茶等珍贵老茶亮相莞藏好茶展区,“希望这些珍贵的老茶能让更多人认识藏茶、喜爱藏茶文化,欢迎各位参观乐人谷茶文化博物馆。”

“藏茶之都”贸易机会更多

从第一届到如今,国际茶博会先后提出了“老茶最佳陈化地”“藏茶之都”“爱茶之都”等概念。在这11年间,乐人谷根据每一届的主题概念设计布展方式,从一开始较为单纯的产品推广,到以文成公主入藏、藏茶票据等为主题的茶品、藏品综合展示,国际茶博会已成为乐人谷打开国内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年度舞台”。

乐人谷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在展会现场都会增加很多新茶友,统计起来占整场展会消费者的一半。“我们不仅在国内很受欢迎,还有很多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的客户,每年5、6月就盼着来东莞国际茶博会。”

从一杯茶开始,渐入茶文化佳境。叶志强告诉记者,大部分老客人都是通过国际茶博会认识的,很多茶友最初并不了解藏茶,一番品饮之后都变成了“粉丝”。“不仅茶要够味道,茶背后的历史文化‘够味道’,才能真正让人爱上茶,让茶成为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的一种元素。”

“陈年藏茶集中在广东,广东藏茶集中在东莞。”叶志强说道,全国性的茶行业交流、产业论坛还是看国际茶博会,“推广平台更广,老茶品种、贸易机会更多。”

“作为东莞最权威的茶事平台,国际茶博会在汇聚茶界资源、促进业界交流合作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负责参展的乐人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际茶博会带来了乐人谷与中国茶叶博物馆的缘分,不仅如此,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曾邀请乐人谷参加“西藏好茶”展览;四川雅安“中国藏茶村”也慕名组织了考察队伍。

“茶仓行”体验独特的东莞茶文化

超过50年的老黑茶、一卷被精心保存着的清朝年间茶政科考试卷、从海外拍回来的20世纪英国皇室镀金茶叶盒……这个不产茶的城市,却有一座享誉国内茶界的乐人谷茶文化博物馆。

作为国际茶博会“东莞茶仓行”的重要一站,平均每次活动能为乐人谷茶仓、博物馆带去超100名茶企、茶客。不少茶客在参观后又带新朋友过去参观,甚至在博物馆举办品茶会、发布会等活动,成为这座城市的茶事交汇点。

这间创建于2015年的茶文化博物馆坐落在东莞市高埗镇昌兴存茶二楼,面积125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为乐人谷独资创办的民间茶文化博物馆。据介绍,馆内分为18个展示专区,有20多个展示单元,5个文化主题橱窗,1个藏书馆,1个影视厅,两个场景不同的年代饮茶空间,以及茶文创产品分享和公共活动区。

目前,馆内藏品总数约8000件,年代从宋朝起跨越元、明、清、民国、建国初至现今,与茶文化相关的有三大系列:一是以藏茶为主的陈年老茶系列,还包括茯砖、青砖等,老茶时间最久的超过50年;二是茶器系列,有多款铜、铁、银壶和茶具、饰品等;三是多与茶史、茶亊相关的旧书画,包括报刊、字画、古籍和一些旧時票据等。

该馆副馆长奕鸣表示,通过专业系统的馆藏列展和传播交流,乐人谷博物馆致力于不断提升东莞茶行业的文化高度,提升同业人士及爱茶者的文化自信,“品茶时除了有质量评价,还要有历史可讲述,有故事可分享。”

据悉,今年东莞国际茶博会将于6月1日至4日在南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为期4天。

【记者】陈琬莹

编辑 毛敏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