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长度3分钟,南方+出品】
护士被喻为“白衣天使”,象征着爱与生命。俗话说,三分靠医治,七分靠护理。护士在病人的康复过程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佛山,一共有2.3万名护士。他们每天忙碌穿梭于病房之间,与我们擦身而过。 也许和他们互不相识,但却是很多人一生中最亲切的陌生人。忙碌背后,他们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守护病患、救死扶伤,他们经历过怎样的难忘瞬间?今天是国际护士节,《非常医+1》走进佛山市中医院,带你听听他们的故事……
莫菊英
骨伤科门诊副主任护师
2008年汶川大地震,佛山市中医院建立“爱心救灾病房”,收治了16位灾区患者。莫菊英担任护理组长,当时一位女患者因救邻居孕妇而致双大腿截肢,入院时因伤口感染处于轻度休克状态,极度虚弱。住院后得知丈夫在地震中牺牲,留下2岁多的女儿。患者精神一度崩溃,悲痛欲绝。
莫菊英得知后每天在患者身边陪伴、倾听、疏导、安慰,又给患者打针、换药、洗头、抹身,无论是治疗还是生活护理,都做到温柔、细心。休息时,她还带患者的孩子到佛山乐园游玩。经过一个多月对患者和孩子的精心照护,患者病情好转,伤口愈合,慢慢从精神创伤中走出来。
出院那天,灾区患者对来慰问的院领导说:“住院期间阿英的技术了得,还待我们如亲人。”在广州白云机场送别时,患者的孩子不让其他人抱,“我只要莫阿姨抱”,甚至过了安检后几分钟又跑回到送别区,隔着围栏不肯走,要找莫阿姨。莫菊英说,当时自己感动万分,泪流满面,“真心换真情,人间真情,不过如此!”
高泽伟
手术室护士
高泽伟常常笑说“在手术室最大的好处就是一年四季都是恒温的,保持22℃,而且见不到太阳,所以一般比较白。”
这个听起来很调皮的男护士,工作起来却一点也不调皮。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术前按照手术要求准备器械、术中配合医生的每一手术步骤准确快速地提供所需。“手术中医生要用到下一个器械时需要快速地递过去,基本上都要靠经验和观察预判出下一步会用什么器械,几乎没等医生说,就要准确递上去。”这样的“心灵感应”要求施械护士熟悉手术流程、各种器械的使用以及与医生有着高度的默契感。
“基本上手术中一直都是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双手也一直没停过,除了递送器械还要进行清理、组装、清点等工作,直到医生开始关闭手术切口缝针后才会稍微空闲下来。”由于手术的线比头发丝还要细,医生在显微镜下做,但是护士要帮助盯线和针头。“主要是知道它在哪里,以免掉落,比如怕它掉进伤口或者其他地方。”经常一台手术下来,眼睛就会火辣辣的酸痛。
李少枝
心血管内科护士长
心血管内科常年收治专科慢性病患,这些老人家特别喜欢向李少枝“撒娇”,打针点名要她,聊天也要找她。曾经有一位老人在她休息日时,找不到她打针,次日还向领导“投诉”:“护士长怎么可以休息呢?”。
还有一位旧病患的老伴,每天一早就堵在护士站门口,看到李少枝就拉着她说“护长,老太婆今天又得麻烦你了。”,她总是笑着说:“好的,待会我就过来。”病区里的病人常说,每回她走进病房,看到她的笑容,病都好了几分。
李少枝凭借在专科的护理经验,每次查房中她总能敏锐地观察出病人的病情变化,提出预见性的护理,及时做出干预。例如,为了防止老人从病床起身时跌倒,她总是留心病床边的鞋子、尿壶等生活用品的摆放,又专门设计了床边上下级台阶,并形成病床管理规范。
张卫媛
心血管内科护士
“见过患者面对病痛的无奈,目睹过无数悲欢离合的场景,感受过患者信任的目光,也遭遇过“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尴尬局面……但,我无悔!我知道选择了护士就是选择了奉献。把苦、累、怨留给自己,将乐、安、康送给病人,用自己的爱心,诚心,细心换回病人的舒心、放心、安心。”
刘海木
重症医学科护理组组长 主管护师
刘海木先天体弱,在成长过程中比较多病痛。所以,对于患者的病痛,他最能切身感受,他每一天的目标,都是尽快让患者从病痛中解救出来。
曾经ICU病房有位88岁的婆婆,她突然拿开面罩对刘海木说:“哥哥仔,我真的很没用,走路都会摔成这样,一大把年纪还拖累子孙,你们不要把我困在这里了,我要出院,你们让我死了算了。”婆婆说得气喘吁吁,刘海木俯下身靠近婆婆耳边耐心说:“婆婆,你放松,大口吸气,等气平顺了我们再聊聊好吗?”
过一会,他说:“婆婆,你这个观念就落伍啦,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再说了,您的家人也盼望着您积极配合我们治疗,争取早日出院,回家跟他们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刘海木就这样每天开导鼓励婆婆,就这样,婆婆的情绪一天比一天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后来成功转回普通病房。
由于家属不能进入ICU病房,病人24小时的治疗和生活完全依靠医护人员。刘海木对病人家属说的最多话说:“病人交给我们,我们定会尽心护理,谢谢你们的信任和配合。”
郭翠娇
手术护理组长,副主任护师
两年前一个深冬,大约凌晨2点左右,睡梦中的郭翠娇接到医院的电话,有一位危重病人需要立即施行手术,需要她马上回医院抢救。郭翠娇到达手术室时,看到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满头大汗,她紧紧地握住患者打有留置针冰凉的手,用温和的声音在病人耳旁一声声地呼唤:“大哥,你一定要挺住!你的妻子还有可爱的儿子都在等着你回家,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帮助你,你自己也要坚持住!”
就这样,生死搏斗了6个小时,病人终于渡过危险期。病人醒来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抚着她的手说:“大妹子,谢谢你,是你在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给了我勇气,是你用你手心的温暖带我走出死神之地,救命之恩无以回报,以后你就是我的亲人!”听完这一席话,大家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而22年来,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
赖彩辉
重症医学科护师
有人说,ICU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科室,可以亲身鉴证生命的奇迹;有人说,ICU是一个没有生气的科室,肩上的压力比任何一个科室重;又有人说,ICU是个精英部队,医护人员的素质非比寻常……那在赖彩辉心里ICU是如何的呢?
“最初做护士,与病痛死亡无关,只是憧憬于燕尾帽的轻盈和一袭白衣的美丽,这只是一个年轻单纯的梦。”赖彩辉说,在ICU工作了8年,“见证生死,与死神赛跑,与生命相随,高负荷、强压力,手机24小时待命……”这才是我们ICU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
【整理】刘丹萍
【策划】刘丹萍 王虹丹 李楠 肖霞
【实习生】杨馥銚(拍摄/剪辑)
◎护士节到了,“非常医+1”邀你写信送给TA
你身边,倘若有一位护士家人或者朋友,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借着即将到来的第107个国际护士节,我们想听听你对身边“白衣天使”的深情告白或者有爱吐槽。欢迎投稿至南方+“非常医+1”。
◆投稿内容
1、与护士相处的经历与故事。
2、写给护士们的节日祝福。
3、护士们想对家人、朋友、患者说的话。
4、护士们想要分享的经历与故事。
◆投稿方式
1、评论区留言:在下方评论区进行留言;
2、发送至邮箱:nancynews@163.com
期待收到你们的信哦~
5.12,祝护士们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