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街上有个三岁的小弟弟问我,姐姐你怎么没有双手啊?我就和他开玩说,我小时候不听话,长大后没有双手了,你以后还敢不听妈妈话吗?”谭小凤笑着说,“于是他就对我拼命地摇头说不敢了。”
8岁时的一场意外,夺走了谭小凤的双臂。
“那时我还在读幼儿园大班,在台山市海宴镇生活,一次在田里玩耍不小心碰到高压线。”事故过后,为了防止感染,医生决定对我的手臂进行高位截肢。
回忆起这段往事,谭小凤平淡得像在诉说别人的故事。现在的她已经29岁,习惯了用双脚替代双手实现生活自理,扫地拖地、煮饭做菜、玩手机刷朋友圈都难不倒她。
双脚替代双手实现生活自理
来到谭小凤的家里,第一印象就是整洁。简单的家具摆放整齐,家里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此时谭小凤正在用脚玩手机,和朋友聊微信、发语音,偶尔还刷刷朋友圈。
“平日在家比较无聊,我就看看电视,玩玩手机。我还喜欢在家搞搞卫生,看到家里干净整齐,心情也会更加愉悦。”谭小凤说,天气好的时候她还喜欢出门溜达,自己换衣服自己穿鞋,她还向记者演示了怎样用双脚绑鞋带,“就是雨天出门比较麻烦,开伞还可以,关伞总是容易把衣服弄湿。”
除此之外,谭小凤还能用脚煮饭。每天,谭小凤都背上背包去菜市场,买到合适的蔬菜就让卖家帮忙放进背包。到了中午,她就自己煮饭。以简单的葱花炒蛋为例,从冰箱里拿出材料、清洗、打蛋、调味她都能用脚完成。
灶台前放着一张塑料凳,凳子底下放着地毯,她就站在凳子上,先准备好盛菜的碟子,娴熟地用右脚打开煤气灶,往锅里倒入适量的油,加入鸡蛋液,随后用脚夹起锅铲翻炒。几分钟后,葱花炒蛋就完成了。
“能够用脚做的事情,我都不会去麻烦别人。”实现生活自理的同时,在公共场合谭小凤也尽量不麻烦别人。比如到银行办理业务,输密码、签名等操作她都能自己完成,“办事大厅通常都有工作人员询问是否需要帮忙,我都说不用,因为我自己可以完成,这样他们就可以帮助更有需要的人。”
实际上,她也有需要邻里帮忙的时候。
“女生嘛,有时候也想穿裙子,因为自己没办法拉链就会叫邻居帮忙。”谭小凤俏皮地说,她十分感激生活中热心的邻居朋友,“就像是我们社区的怡姐,会经常过来慰问,帮助我们解决生活难题。”
拿下多枚游泳金牌,乐观的她爱交朋友
谭小凤的童年基本在台山度过,她在那里完成了她的小学。“我小时候比较顽皮,谁欺负我我就打回去。”谭小凤笑着回忆,“但是上课的时候我也会认真听课。”
由于她上的只是普通小学而非特殊教育学校,双臂的不便让她在读完小学后便辍学。
14岁的时候,谭小凤因身体条件不错,被江门市残联组织残疾人选拔参加江门市和广东省的残疾人运动会的游泳项目。经过刻苦的努力,她获得了多个游泳项目的第一名,自由泳、蛙泳和蝶泳都有所涉猎。
也许是有过这段勇往直前的经历,让谭小凤的生活也积极向上。家里虽然不大,却摆放着许多的凳子,原来这是专门准备给她的朋友们。
“我的朋友都十分热心肠,大多都是正常人,还有很多都是我在街上溜达的时候认识的,发现很聊得来,后来就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他们也经常来我家做客。”谈起她的朋友们,谭小凤笑得特别灿烂,“我的朋友最小的只有几岁,最大的有五六十岁,只要聊得来的都能成为朋友。”
目前,谭小凤的妈妈在家附近的餐饮店打零工,爸爸还在台山老家种田,小两岁的弟弟则在广西长大、工作,她自己享受低保的待遇,家里的经济来源不算特别稳定。
“一个残疾人家庭,经济肯定是有压力的。”谭小凤坦言,“所以我想找一份工作,工资不用特别高,但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
【图文】张泳渝
扫码进群,与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面对面沟通,第一时间了解江门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