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签最多可赚10万!A股首只“独角兽”药明康德上市

南方+ 记者

8日,A股首只“独角兽”药明康德在沪市上市,代码603259。药明康德被市场视为当前中国医药行业独角兽企业之一,有医药界的“华为”之称。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全球排名前列的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企业。

从4月24日启动A股IPO,到预披露、招股书更新,再到上会、过会,仅仅用时15天。至此,药明康德成为中概股以IPO形式回归A股的第一单,也是证监会支持新经济企业上市新政推出后的首只上市“独角兽”。

中一签最多可赚10万

8日早间,该股集合竞价阶段高开涨20%,报25.92元,成交10手,买一逾20万手,连续竞价阶段该股瞬间涨至43.98%,达到上市首涨幅限制。截至8日收盘,药明康德成交量仅仅98万元,当日市值约为324亿元。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药明康德在A股上市后市值有望突破千亿。按照测算,如果上市后股价涨至行业市盈率水平,需要8个涨停,每中一签盈利可达到4万元。如果涨停板达到16个,或将成为年内首只中签收益超10万的新股。

申万宏源证券发布研报表示,就发行市盈率与行业市盈率比较而言,药明康德发行价相对行业市盈率存在较大折价,预计上市后上涨空间较大。药明康德的中证行业PE为65.29倍,药明康德以22.99倍PE,21.6元/股发行,并在市盈率达到65.29倍时开板,大概有连续8个涨停,这样对应每签盈利约4万元。如果涨停板达到16个,则每签收益将超过10万元。

从2月6日预披露更新到过会,药明康德仅用了50天,所用时间仅次于此前36天过会的富士康。在过会半个多月后,药明康德成功后来居上,反超富士康,率先拿到证监会的IPO批文。

招股书显示,药明康德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前9个月营收分别为41.39亿元、48.83亿元、61.16亿元、56.7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12亿元、1.79亿元、8.78亿元、8.58亿元。药明康德前十大客户中有强生、默沙东、葛兰素史克、罗氏、辉瑞等著名公司。

中概股直接IPO首单

中概股回归A股以往绝大多数均是以借壳上市的方式,比如巨人网络、分众传媒等。药明康德成为首次直接在A股IPO的上市公司。未来投资副总裁丁勇平表示,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发文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新经济类企业上市,药明康德是赶上了好时候。不过,直接IPO操作难度大于其他上市形式,非独角兽企业难以效仿。

尽管如此,该公司招股意向书申报稿披露的拟募资金额为57.4亿元,之后调整为现在的21.3亿元,缩水63%。此前,药明康德旗下另外两家公司已经分别上市。2015年5月,该公司旗下合全药业在新三板挂牌,一度成为新三板“最贵医药股”;2017年,旗下药明生物顺利登陆港交所主板,成为港股上市生物医药企业少见的优质标的。

公开资料显示,药明康德2000年由创始人李革、赵宁、刘晓钟、张朝晖共同创立。2007年8月在纽交所IPO上市,2015年12月选择私有化并退市。药明康德是国内CRO(药企研发外包)领域的巨头,主要从事小分子化学药的发现、研发及生产。数据显示,2018年,该公司CRO服务市场份额排名跻身全球前十、中国第一。

过去十多年,中国的CRO企业数量从2009年的300家增至2016年的1000多家,成为全球CRO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乘着行业东风,2017年,创始人李革、赵宁夫妻二人以280亿元财富上榜“胡润百富榜”,位居中医药类富豪榜第5位。

随着国内创新药研发的持续升温,医药领域的合同研发、外包服务等需求日益增多。近年来,不少CRO企业进入资本市场,A股中就有泰格医药、博济医药、凯莱英、昭衍新药等, 并且日益受到资本的关注。

此外,药明康德上市之后,在A股中,作为投资方的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海南海药、信邦制药、昆药集团等将受益。淡马锡、高瓴资本、汇桥资本、中国平安、浦银国际、云锋基金、红杉中国、君联资、泰康集团等均现身投资人团队中。

【记者】张俊

【校对】符如瑜

编辑 李珩丹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