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表演舞狮,粤剧公仔跳舞…佛山小创客亮相北京,速速围观!

佛山大课堂
+ 订阅

用机器人表演舞狮,用鼓槌和手机APP操作创意彩泥,通过3D打印技术设计制作3D版的石湾花瓶……这些奇思妙想的作品,是佛山小学生的创新成果。

5月5日至7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中央电教馆等单位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行。佛山市《“学科融合、非遗传承、佛山智造”——基于STEAM理念的岭南文化主题创新创客教育案例》作为STEAM/创客展区的代表,在本次展示交流活动5号馆作综合展示交流,同时展现了创新创客教育的佛山模式,三大亮点大家速速围观。

STEAM/创客展区吸引不少嘉宾参观。

亮点一:

跨学科融合,小创客秀出大智慧

佛山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崇文尚武、实践创新的群众基础,像黄飞鸿、叶问、詹天佑、李小龙等都是佛山人。如何将这些传统文化与创新科技相结合,佛山在本次教育展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跨学科融合的创新创客教育,这是此次教育展的一大亮点。

佛山市教育局表示,“STEAM”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五个学科英文首写字母缩写。无论是实践创新创客项目还是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无不蕴含大量的跨学科元素和综合实践活动,当中人文与科技并重的自主创新尤其重要。这是佛山探索非遗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钥匙,并形成了相应典型案例。

据该负责人介绍,佛山市禅城区四分之三的学校已开展了创客教育,形成了传统文化与创新科技相结合的创客文化特色,已入选2017年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

以佛山市禅城区澜石小学的创客作品“创意彩泥--粤剧体验平台”为例,该作品集开源软硬件和粤剧体验平台于一身,融合音乐、美术、语文、信息技术等学科,加入科技以及文化元素,不同角色的粤剧公仔的身体会随着掌声摆动,并带动舞台上的灯光亮起来,让优秀的粤剧文化更加立体灵动。

3D创意设计既时尚又实用,南海区狮山中心小学把它用在石湾陶瓷艺术创作上,通过3D打印技术设计和制作3D版的石湾花瓶。他们还采用激光雕刻以及激光切割技术,很好地与剪纸文化相结合,用现代科技来传承佛山剪纸文化。

从单一的狮头到衍生品再到结合现代工艺的3D打印,佛山市铁军小学结合传统的狮扎结构建模,用3D打印重现+非遗传承金箔技艺,跨界合作实践给佛山非遗传承和创新创客教育发展开拓了全新的思路。

参展人员为铁军小学作品点赞。

“佛山创新创客教育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佛山非遗文化进行创新,让岭南文化焕发新的活力,有利于让其在发展核心素养、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更有社会责任担当。”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熊薇说。

亮点二:

课题本土化转化,刷新“教”与“学”

现场说课是本次国展的新设特色,狮山中心小学老师徐颖欣和邵春霞的“智造佛山”创客教育3D打印校本课程中的《石湾花瓶》课例说课获得了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网络与数据中心主任、专家评委马涛老师的高度评价。

同时,该校“智造佛山”创客教育3D打印校本教材与激光雕刻与“切割+剪纸文化”相结合的作品也获邀参与交流展示,受到全国各地来宾的争先传阅与欣赏。

活动现场,佛山市禅城区东鄱小学冯斌老师的《百草园项目学习之用拍微电影的方式研究种子的传播》也得到展示并获得中央电教馆现场颁发证书,全省仅推荐三个课例,佛山占了两个。

据了解,佛山将创客教育定位于普及型教育。十二五期间,佛山市与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组”合作,积极引入STEM教育并作本土化转化,开展了国家级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子课题项目,期间正式发布《佛山教育装备建设指南(试行)》,是我国最早政府行文支持教育创客空间建设的城市之一,率先发布创客教育蓝皮书(佛山报告)。

目前,佛山已开发出“学科融合,非遗传承,佛山智造”——基于岭南文化主题特色的多件创新创客作品、综合案例和配套校本教材。

狮山中心小学老师进行《石湾花瓶》课例说课。

亮点三:

“政教产学研企”协同,向全国发布佛山模式

据介绍,本次展演活动还有一大亮点便是正式面向全国发布创新创客教育的佛山模式。佛山创新创客教育模式便是“政教产学研企”全链条协同创新,全学科培养,全学段探索的青少年创客培养的综合育人模式。其中包括创新协同模式和创意孵化模式等,关注师生创意从产生到成品的全周期,在佛山实践案例中强调加入工业设计思维和知识产权保护。

活动期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装备与信息化处处长张权等领导和专家现场参观了佛山案例展区,并对佛山大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根,以创新创客教育为突破口,以跨学科实践教学为着力点,形成了全链条协同创新、全学科培养、全学段探索的青少年创客培养的综合育人模式给予了肯定。

佛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佛山在全国率先开展教育创客培养计划,未来将通过跨学科融合的创新创客教育,继续进行全学科培养,全学段探索,让每个孩子通过创客式学习都能享受创新创造的乐趣,不断探索佛山非遗传承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记者】王雅铄

【通讯员】区建峰 姚炜菁

通讯员供图

编辑 朱苏娇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