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环保企业“东渡”为何事?寻访一张图表背后的日本治水经

佛山河长
+ 订阅

有着“东洋红楼梦”之称的《源氏物语》,诞生已经超过1000年。它的灵感源泉,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

今年4月,一批佛山的环保企业家也来到琵琶湖畔。不过,他们寻访的,不是《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的创作历程,而是日本的治水之道。

受日本经济产业省近畿经济产业局邀请,一批佛山企业组成环保考察团,于4月中旬赴日了解环境治理技术与治理理念。考察团的其中一站,就是位于琵琶湖畔的湖西净化中心。

不过,考察团发现,这座运行已经超过30年的污水处理厂,其技术水平与国内现有的污水处理厂相比,似乎并没有突出优势。

但湖西净化中心为考察团成员们提供的一份资料上却有一张图表,让人窥见了日本治理琵琶湖的整体进程,更让人们有兴趣关注其背后的故事——毕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琵琶湖治理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路程了。

在近50年的治理过程中,日本琵琶湖究竟经历了什么?

紧挨着琵琶湖的建筑群,就是湖西净化中心。罗琼/摄

拿到污水处理技术信息却“不解渴”

湖西净化中心是琵琶湖流域的4个大型集中式污水处理净化中心之一,于1984年11月建成。中心主要面向滋贺县大津市,服务人口12.2万人,计划日均处理污水量为6.8万吨,实际日均处理量为5.2万吨。

在湖西净化中心,污水首先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后,进入初次沉淀池,沉淀约一小时。经过初沉池的污水,再进入生物反应槽,利用活性吸附法和生物脱氮除磷等方式进行处理。之后进入最终沉淀池,经过消毒以及急速砂滤后,最后流入琵琶湖。

滋贺县南部流域下水道事务所工作人员杉江守介绍,湖西净化中心的实际处理水质标准,均比国家排放标准要低得多。比如COD的含量仅为4.9mg/L,远远低于日本设定的国家标准(20mg/L)。

而在最终沉淀池中积累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经过脱水和干燥后,再进行焚烧炭化,变成燃料,送往附近的发电厂。

杉江守表示,目前湖西净化中心已经出现了部分设备老化的现象,但由于保养妥当,整个净水系统都一直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这样的技术信息,对于考察团成员而言并不解渴。他们当中不乏污水处理专家,直言国内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以及部分处理指标,“比湖西净化中心要高得多,划分得也得更细一些”。

不过,在湖西净化中心,考察团拿到了一份介绍资料,其中一张图表引起了团员们的注意:

从1974年到2014年,琵琶湖所在的滋贺县,其城市地下水道普及率从不足5%,提升至88.3%。

在普遍将管道截污作为治水“硬骨头”来啃的国内众多城市,这组数据具有十足的吸引力。而在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治水故事?

至少五成专项财政资金用于建管网

早在1971年,日本就编制了琵琶湖流域下水道基本计划,将环琵琶湖周边划分为湖南中部、湖西、东北部和高岛四个处理区。从1982年开始,当地陆续建成4个大型集中式污水处理净化中心,湖西净化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在湖心岛以及离琵琶湖较远的区域,则建成了5个相对较小的污水处理厂。在更为分散的区域,还建成了10所粪尿处理厂以及222所农业集落污水处理设施。

这些设施,铺设出了一张琵琶湖流域的下水道节点图,连接它们的,则是一条条污水管网。管网的铺设,呈现出逐年缓慢增长的状态。一直到1997年,滋贺全县的下水道普及率才超过50%。

而1997年,恰好也是琵琶湖治理的一个关键节点。

日本对琵琶湖的治理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日本的经济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随着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琵琶湖也急速转变成富营养状态,污染情况日益严重。

据统计,从1970年至1997年,滋贺县针对琵琶湖治理出台了10多部法规及政策文件。这些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琵琶湖继续恶化的状况。比如,日本在1970年出台了《水质污染防止法》以及《水质环境基准》,滋贺县就在次年颁布了比国家条例更加严格的地方排水、排污条例。这些条例允许政府相关主导部门可不定期进入任何企业检查,当地环保部门有责任去指导不达标的企业改进技术、调整产业机构,对不执行琵琶湖保护条例者进行严厉处罚。

纵观这些条例,基本上是在不影响经济发展为前提下制定和实施的,体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思路。

1997年,滋贺县政府联合日本多个省厅,共同开展为期两年的大规模综合调查与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琵琶湖综合保全整备规划”,也就是“母亲湖21世纪规划”,于1999年开始实施。这一规划,提出了“共感-共存-共有”的基本方针,着重于水质保护、水源涵养、自然环境与景观保护,体现了“环境优先,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理念。它将琵琶湖流域生态系统作为整体进行治理,重点实施流域污染源控制工程。

“母亲湖21世纪规划”全程规划为1999年至2050年,各类市政工程的规划也体现了长远考虑,在土地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首先确保环保用地。而城市分流制排水管网系统的截污能力、污水厂用地规模,均充分考虑了城市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充足预留。

比如,在琵琶湖流域周边的湖滨城市,其排水主干管直径达4米,琵琶湖湖南中部污水净化中心现行污水处理规模,仅为设计规模的四分之一,能够应对今后20年、50年和100年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扩展、人口增加而出现的污水量和处理深度要求不断提高等情况。

资料显示,从1999年至2006年,滋贺县政府每年用于琵琶湖综合整治的总事业费约117亿日元(约合7.3亿元人民币),占全县年财政总预算支出的1/5。其中,有50%至70%用于下水道管网、污水处理厂以及村落污水设施等的建设(水质保护),其余用于水源涵养及自然环境与景观保护。

设立“琵琶湖日”发动公众共治共享

日本的下水道井盖凭借着匠心独运的设计,已经成为了该国的一张特色文化名片。在湖西净化中心的入口处,摆放有三张下水道井盖的照片,其中一张是滋贺县的,其图案由琵琶湖、游船以及滋贺县县鸟鸊鷉构成。

右一就是滋贺县的下水道井盖图案。

这一个平凡的井盖,却折射出了滋贺县发动全民参与治水、爱护母亲湖的共治理念。

1996年,滋贺县政府在新修订的《环境基本条例》中,将每年7月1日设定为“琵琶湖日”,呼吁公众参与保护琵琶湖。

而早在1979年,滋贺县就在琵琶湖流域陆续建立了观测站,并配以环境基准点与氮磷基准点,进行定期监测。滋贺县还提供大型游船供学生在湖面学习观测,同时免费开放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公共设施,引导公众参与琵琶湖治理。

在琵琶湖的南北两端,还设立自动监测站,进行连续自动监测。而在县内的交通要道上,也树立电子信息显示屏,每天发布琵琶湖水质、水位等实时信息。目前,琵琶湖流域共有49个监测点,由滋贺县政府与国家相关监测单位共同进行监测,每月发布一次数据结果,而所有的数据则进行无条件、无偿共享,通过网络以及《滋贺环境白皮书》向社会公布。

而依托于强大的观测数据平台,滋贺县还设立了琵琶湖研究所,培养了一批资深的湖泊研究专家学者,对琵琶湖进行物理、化学、天文等系统研究,并建立琵琶湖流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保护治理决策支持系统,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撑。

■相关

佛山早稻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慈生:

引导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

加快链接国际化创新资源

本次赴日考察,主要由佛山早稻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牵头。该公司的董事长林慈生也是佛山市南海区政府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引进的人才。自2010年举家落户南海之后,林慈生就一直致力于推进中日企业、尤其是日本与佛山企业的人才、技术、交流、考察方面的事务。

林慈生(左一)正为考察团成员翻译湖西净化中心的污水处理原理。

目前,佛山正在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如何能够让更多的佛山企业与日本企业对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甚至在佛山这片丰沃的创新热土上,共同培育出国际交流合作成果?林慈生给出了他的思考。

这次考察的总体效果是比较好的。一是在出访之前,我们就对参团的佛山企业做了需求调查,针对VOC监测和治理技术、危废处理、水环境治理等方面,有目的地对接日本企业。在交流过程中,团员们的很多疑惑都得到了解答;二是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日本当地企业的品牌文化、产品技术、人才储备以及创新理念等方面,对团员们的工作思路有了很大启发。

据我观察,佛山近几年来在节能环保领域释放出了巨大的需求,且一年比一年强烈,在这样的市场推动下,佛山的企业也比以前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交流、链接全球环保创新资源。每年,我都会牵头举办两至三次以环保为主题的赴日考察团,每一次的报名人数都是满的。从中可见,佛山企业跟日本企业的交流互动频率越来越密。

佛山是一个制造业大市,它的产业结构与日本是互补的。不仅仅是佛山企业在寻求中日合作的可能性,其实日本的许多企业都希望能够到佛山来开拓新市场。

但是,在这么多年的组织考察工作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佛山企业与日本企业的交流虽然增加了,但是真正能够把口头层面的意向达成变为实实在在的合作行动的双方企业还是不多。日本的技术、人才甚至是企业理念要在佛山落地甚至是扎根,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尝试以及不懈跟进,两国的文化观念以及语言也存在差异,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适应、融合。在这期间,也少不了持续的资金投入。

在省级层面,广东省已形成中日合作的常态化机制。2016年3月,广东省科技厅与近畿经济产业局签订的推进开放创新以及促进商务交流的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9月省科技厅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双方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是,针对每个中日合作项目,省科技厅都将给予100万元的无偿支持。在此机制下,佛山可以加强配套支持政策,形成省、市、区三级互联动机制,促进中日企业的合作,促成更多项目和人才落户佛山。

某种程度上,资源对接活动也是一场信息收集战。要从海量的数据中搜寻、挑选合适的创新资源再进行有效链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资源链接的精准度和适应性也关系着接下来的落地合作。在这一方面,单单凭借企业的一己之力是很难做到的。因此,除了加快国际交流合作的机制建设外,佛山还可以引导和培育常态化、专业化的国际交流服务机构发展壮大。这一类的服务机构,不仅仅是搭起佛山与日本进行合作交流的桥梁,还是双方的协调者和促进器。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罗琼


编辑 林东云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