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凤岗龙凤山庄景区的56个民族婚俗微雕博物馆装饰一新,喜气洋洋,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代表以及各民族群众代表齐聚此地。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艺术委员会倡议5月6日为“五·六民族节”,以彰显民族大团结,推动民族服饰文化艺术的发展。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艺术委员会执行主席刘燕介绍了倡议国家设立“五·六民族节”的意义。刘燕表示,每个民族的服饰文化都体现了本民族的价值观、民族图腾,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紧密相联。
在我国,民族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短板,民族服饰精品创意不够,还没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服饰品牌,没有走向国际。中华56个民族服饰目前只有15个民族服饰列入非遗项目,其中只有一个民族蒙古族服饰制定了地方标准,而外国如日本、越南、朝鲜、不丹等国的民族服饰都借鉴汉服文化元素,却已形成自己本民族特有的标准服饰。
为了更好的彰显民族大团结,推动民族服饰文化艺术的发展,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艺术委员会倡议将每年的5月6日设立为“五·六民族节”,让这个节日成为各民族大团结的象征和融合各民族文化的桥梁,抢救性保护各民族行将消亡的服饰以及部分习俗文化,让全社会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发布会上,中国民饰委还宣布了八项建议。包括统一及制订56个民族服饰标准,举办全国年度民族服饰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会,举办全国年度民族服饰文化艺术高峰论坛、举办全国年度民族服饰创意设计大赛、筹建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艺术博览馆、评选全国民族服饰百强品牌企业、联合地方政府打造一批民族服饰文化特色小镇以及在全国授牌一批民族服饰文化示范基地等。
据了解,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艺术委员会是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的二级机构,隶属国家民委,该委员会旨在为各民族服饰文化艺术及艺术家搭建一个传承、创新、交流、展示的窗口和平台,促进民族服饰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图文】龚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