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科院预测,广东2035年GDP将超英国。
5月4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在广东社会科学中心举行广东智库论坛系列成果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广东2035:发展趋势与战略研究》。书中预测,到2035年,广东GDP将超过英国,提升至相当于全球第6位经济体。
据了解,该书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课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建院60周年系列重大学术成果之一。《广东2035:发展趋势与战略研究》把2035年的广东发展趋势放在世界和中国视野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对广东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做出判断,为广东未来发展提供依据。全书从经济、产业、创新、城镇化、区域、开放、人口预测与人口发展、社会、文化、绿色发展和法治保障共11个方面对广东2035年发展情况作出预测判断,提出了对广东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框架和战略建议。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细康介绍,到2035年,广东将成为富裕经济区、创新高地,形成高水平开放格局和共享型社会。不仅经济实力将大幅提升,区域均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还将形成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成熟的区域创新体系。
广东将提升至相当于全球第6位经济体
赵细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到2035年,广东经济实力将大幅提升,GDP将达到26.2万亿元(2016年价),占全国的比重由2016年的10. 7%增加至12. 4% ,占全球的比重由2015年的1. 57%增加至2. 08%,在全国和全球中的重要性均明显提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广东GDP在全球各经济体中的排名将逐渐提升,在2016-2035年间,广东GDP将陆续实现对西班牙、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巴西、法国、英国9个国家的赶超,提升至相当于全球第6位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体中处于前列。
除此之外,广东省社科院还预测广东人均GDP将在2022年突破10万元大关;在2030年实现比2016年翻一番,到2035年,广东人均GDP将达到19. 9万元(2016年价)。届时,广东GDP增长率仍继续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GDP占全国GDP的比例将逐步提升,2035年占全国比重达12.4%。广东将比全国提前7年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广东人均GDP将于2019年超过发达经济体门槛0.04万美元,进入高收入经济体阶段(全国人均GDP于2026年达到高收入经济体门槛)。
而其排名也将陆续超过30个国家,到2035年在全球排名提升至第32位。广东人均GDP与发达经济体比较,差距也将不断缩小,2030年将进入发达经济体俱乐部,2035年将向中等发达经济体迈进。
在三次产业结构上,到203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将调整为1.7 : 34.8 : 63.5,将整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约45.3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术密集度领先全国,经济服务化程度更高。
从国际视角来看,广东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与高收入经济体及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演进规律基本一致,2035年广东三次产业结构将整体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水平。其中,制造业技术密集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2035年高技术制造业占比预计将高于西方工业七国(G7)的平均水平。
广东80%以上的人口常住城市
赵细康还表示,到2035年,广东将完成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农业产值占GDP比重在5%以下,非农就业者占总就业人口比重超过80%,城镇成为人口工作居住的主要空间场域,80%以上的人口常住在城市。届时,“城市广东” 格局基本形成,可以满足人的居住、教育、医疗、交通等生活需求,满足人的就业、创业等发展需求,满足人的健康、生态等环境需求,满足人的文化、娱乐、休闲等人文需求。
他认为,届时广东的城镇化发展将呈现出五大趋势:
在速度上,将由“快速化”向“稳步化”阶段迈进,在城镇化率70%~80%这一时期“稳步提升”的耗时比发达国家更短,仅用时不到20年。
在动力上,“新园、新区、新城”将成为主动力。数量和规模庞大的新园、新区、新城不仅将为广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将吸引大量就业人口,成为广东未来一段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与空间载体。
在形态上,珠三角城市群将由“群散化”向“群合化”方向发展。
在模式上,将由粗放向集约,由灰色向绿色迈进。
在投入上,将由低成本化向高成本化转变。未来随着城镇化结构的均衡化发展,人口转移成本将越来越大,这意味着未来城镇化过程中政府所承担的成本将比以往有较大幅度提升。
而届时,老年抚养系数将持续升高,老年负担越来越重,2035年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预计需负担近20名老年人。因此,他建议广东以实施人口发展新战略破解人口老龄化挑战,激发广东“人力资本红利”。面对生育率下降、老龄化逐步逼近的趋势,广东需要加快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健全家庭服务体系,提升人口质量,以充分挖掘广东的“人力资本红利”,应对未来的人口老龄化挑战。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超全国45.3%
会上,赵细康表示,中国正由全球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演进,广东也正由创新型大省向创新型强省转型。到2035年,广东将建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进入创新型地区先进行列,成为全球重要创新高地。
其中,广东将形成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成熟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35年,广东制造业将加速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将不断上升。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将达到65.80%,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0.48%)约45.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预计超过61%;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有望达到8万家,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度在全国将处于领先地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
到2035年,广东企业将在很大程度上打破领域、区域的界限,实现地区性及全球性的协同创新,深度嵌入全球创新体系,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构建起庞大的全球创新共同体。依托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企业的研发模式将更多朝着全球范围内共生式开放创新方向发展。市场创新拉动、集成创新推动、研发创新驱动型企业三足鼎立的企业创新发展格局将会形成并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