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市网络零售额约50.6亿元
河源本土产品,特别是农产品
插上翅膀,通过网络飞向全世界
4月27日,河源市电子商务发展大会在龙川县成功举行。记者了解到,目前河源电商已超过3000家,去年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20%。
2017年电商卖了50亿元
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我市坚持把发展电商作为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升级、市场“三次创业”的重要工作来抓,优规划、强培育、重集聚、提服务,着力推进电商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3年来,我市电子商务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加速推动各领域的业态、模式不断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转型升级的新动力。目前,我市电商企业主体不断增多,本地企业正在崛起,主要包括中国双丰收商城等主营农产品交易的平台型企业、拉你去团购网等生活服务类电子商务应用企业、中兴绿丰等实体企业电商渠道、万隆洋葱海外仓跨境电商体验中心等跨境电商直营店、点聚时代24小时无人便利店等新零售商店等。去年,全市网络零售额约50.6亿元,同比增长约120%。
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市商务局在电商大会上通报了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市政府副秘书长邝伟毅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黎意勇委托在会上作了发言,对我市近年来的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总结,部署了今后电子商务工作。同时,各个县区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让与会人员对我市的电商发展现状和以后发展思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作为此次电商发展大会的重头戏,我市举办了河源名特优农产品电商对接展销会。各县区60家农业企业参展,茶叶、茶油、无土栽培蔬菜、灵芝等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同时50多家电商平台参与对接展销会,让我市名特优农产品借力互联网平台,让企业在线上的业务得以更好地开展。
此次会议邀请了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院校的专家教授授课。专家教授们不仅在主题报告中分析了我市电商发展形势,还向与会人员阐述了当前电商发展的机遇和前景。
一位与会的电商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逐步深度融合,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生产、流通、消费乃至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通过参加这次电商大会,使他对企业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对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了。
龙川县有关领导表示,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大会在龙川县召开,这既是对龙川县电子商务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鞭策和激励。龙川县将把电子商务发展作为推进全面决胜小康、同步现代化和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战略选择,以实现电商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带动作用,全力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百姓生活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抓电商就是抓发展
忽如一夜春风来。电商已成为河源本土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近年来,我市立足于电商发展优势基础,不断谋求电商发展质的跨越,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新措施,倒逼本地企业及电商“创客”加速发展电子商务,极大地推动了我市电商发展,加快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为做大本土特色品牌,我市借力互联网平台,让企业在线上的业务得以更好地开展。
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明确河源要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生态河源、现代河源“两个河源”的发展思路,强调要“主动提升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功能,加快培育河源开放型经济全要素”。在这一发展战略指引下,我市电子商务产业正在与实体经济逐步深度融合,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生产、流通、消费乃至人们生活带来深刻影响。电子商务是新常态下经济形式的典型代表,发展电子商务对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河源市电子商务发展大会提出,各县区要树立抓电子商务就是抓经济发展的新思维,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工作,拿出具体措施,确保工作有序推进,资金用好;国家、省、市已出台一系列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各县区要研究制订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政策,把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家企业;各县区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组织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园区、镇村申报示范单位创建。市商务局将建立长效督促检查机制,组成督查考核组,不定期组织督查组深入各县区开展电子商务督查工作,检查各县区发展电子商务工作的进展情况、扶持政策和资金的落实情况,并将督查情况向全市通报。
河源举办名特优农产品电商对接展销会
电商搭台为农产品销售插上腾飞翅膀
4月27日,河源名特优农产品电商对接展销会在龙川举办,来自我市各县区60家农业企业参展,茶叶、茶油、无土栽培蔬菜、灵芝等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同时50多家电商平台参与对接展销会。
本土40多个名特优农产品品类亮相
此次河源名特优农产品电商对接展销会农产品品类丰富,在产品质量、消费者口碑、电商发展情况等方面都具有典型代表性。参展农产品涵盖茶叶、茶油、灵芝、果汁、大米、百香果酒、蓝莓酒、辣椒酱等40多个品种。据了解,参展的60家农业企业与阿里巴巴、苏宁、广东农信社鲜特汇、中国移动岭南优品等50多个电商平台进行合作。
在此次展销会上,紫金县蓝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来了绿壳鸡蛋、腊肠、乌鸡等特色农产品。据该公司电商主管陈赞东介绍,目前,公司在淘宝、微信等平台拥有线上商铺,消费者当日可在现场下单,并可以通过快递邮寄。
广东万绿印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特种水果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新产品开发、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综合性企业。在此次展销会上,该公司带来了绿茶、红茶、白茶等茶叶产品参展。目前,该公司在河源建立了集产品筛选、包装、储存、物流于一体的农产品精制厂。
企业积极“触电” 助力农产品销售
“我们参展希望与更多的电商平台进行合作,进一步推广品牌,拉近农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陈赞东说。
广东万绿印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鑫华希望通过参加电商对接展销会,进一步了解电商运营,并扩大在电商领域的布局。他说,河源电商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越来越多的生态农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特别是日益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为电商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他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电商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培育一批示范性电商企业,助推河源电商发展。
“入驻电商平台,可以让农产品面向全国这个大市场。借助便利的物流服务,可以提高销量,同时对产品的宣传也有非常大的益处。”一位电商平台的工作人员向企业代表介绍入驻电商的好处。
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电商融合发展已是趋势。电商对接展销会有助于推动优质农产品入驻电商平台,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农村产品上行、农村电商园区、公共服务保障、服务站点、人才培训等体系建设,确保完成每个县区建设一家电商产业园、一个公共服务中心、10个镇村级电商服务站、开展1000人次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的目标。
龙川:打造“互联网+电商扶贫”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电子商务以其开放性、全球化、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迅猛发展,广泛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和民生等领域,成为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龙川县将电子商务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这个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商扶贫”新模式,成立龙川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85家村级电商平台,培训贫困人口1900多人次,带动贫困户发展电商销售1100多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427多元。
2015年,龙川县以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积极推动“互联网+农业”,全力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让农副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接轨市场,解决销售“最后一公里”难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
电商在农村广阔天地的快速发展,成为龙川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成为龙川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动力。龙川县通过让农产品走出山门,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同时,龙川县于今年3月1日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成立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带动更多特色资源、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龙川,引领更多农村青年加入创业队伍,解决农村青年创业瓶颈问题。
据了解,龙川自2015年申报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到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评审验收的3年多以来,全县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势头迅猛,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16年的3.17亿元跃升到去年的8.47亿元,同比增长171%,新增网店345家,电商企业(含网店)260多家(其中:新增电商企业15家,限额以上电商企业3家),电商创业人员700多人,为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农村妇女和残疾人等创造就业岗位3600多个。
记者/苏勇军 张平 冯晓铭
编辑/张媛 傅泽彪|校对/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