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厚粲:九旬大先生的南国北师情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 订阅

有一位学者

大家是这样形容她的:

中国心理学的泰斗

中国心理学界的“不老传说”

一代代学子口中“嬉笑怒骂皆酣畅”的精神导师

她就是张厚粲先生

张厚粲

张厚粲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务委员,身兼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考试研究会副会长和国际心理科学联盟(IUPsyS)副主席等多种重要职务。

张厚粲先生曾在十年前说:“我对得起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起来了,我们心理学也起来了。”对于张先生来说,心理学就是她的生命。

张厚粲先生长期心系珠海分校的发展,与我校师生保持着亲密联系。作为珠海分校教育学院的首席教授,她帮助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研讨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每年新生入学后为我校新生讲课;参与学院毕业典礼,并为学生颁发学位证书。自2002年以来,张先生就与珠海分校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我们来听听张厚粲先生

与南国北师和心理学的故事吧

01

张厚粲先生与BNUZ

教育学院3周年,张厚粲先生与学院老师合影留念(前排右6)

张先生在我校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都会为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系的新生讲课。对于每一位心理学学生来说,这心理学入门的第一课,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同学表示:“听完这节课,我就知道自己没有选错专业!”

张厚粲先生多次来我校开展讲座

张厚粲先生为我校新生讲授有关于心理学的讲座

教育学院每年的毕业典礼上,也会看到张厚粲先生的身影。她会去为毕业生们送上叮嘱和寄语,并颁发学位证书。因为张先生的到来,教育学院的学子们对每一年的毕业典礼,都会多出一份期待。

2017年6月,张厚粲先生在我校教育学院毕业典礼上,对毕业生们的未来送上美好期许

她还会帮助应用心理系的老师们进行专业研讨、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等。平时在课堂上再威严的老师,在张先生面前都会秒变“小粉丝”。

2013年7月,张厚粲先生与我校心理系教师开展座谈

02

与众不同的名门闺秀

张厚粲是张之洞的嫡孙女,在大户人家长大的她,与姐姐们的温婉循矩比起来,她成了不服管教的“异类”。

5岁那年,张厚粲随二姐一道进入北京师大二附小读书,成了班里最小的学生。“那时我太能闹了,不怎么读书功课却照样好,是老师头疼的‘名学生’。那些书太简单,不值得一念,可我的精力该用在哪儿呢?”她很是苦恼。

“有一次同学在一起议论,上大学学什么?我说,就心理学了。”那个年代,心理学之于中国实为“冷得不能再冷”的小学科。

问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她说:“因为自己的‘异类’,我深深体会到人各不同,对‘因材施教、知人善任’心向往之。可怎么就没人知道我要什么,没人因我这材来施教啊?好,我自个儿摸索!所以,我认定心理学了。”

03

坎坷不易,坚守心理测量学

初登讲坛的日子顺风顺水。虽然没有教材,但是张厚粲先生写下的一部部讲义为学生所推崇。讲课之余,她还主持创建了条件反射实验室,独立设计出条件反射实验箱,将我国实验心理学推进了一大步。

由1952年开始,变故接踵而来。

先是高校院系调整,各大学心理系几乎被撤销,张厚粲所在的辅仁大学心理系被并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再是心理学被判为“资产阶级方向”;“文革”风起,又赫然列入“伪科学”名录。

直到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心理学才在中国正名重张。这一蹉跎,足足二十年过去了,张厚粲已然51岁了。

2010年9月,张厚粲先生为我校教育学院本科生上课

搁置了二十年的梦想并没有熄灭。

“发展心理学最好的日子到了!我要把中国的心理测量恢复起来。不是要‘因材施教’么?学习能力的测量是第一步。”

于是她第一个行动起来――她主讲的“心理测量学”重现在北师大课表上;编制成《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 开办“心理测验与统计培训班”;把久负盛名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引入中国;随之,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中国常模、中国儿童发展量表等等,一系列心理量表在她主持下广泛应用。

2017年,张厚粲先生参加我校教育学院十五周年院庆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1984年,中国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张厚粲成为委员会主任。至此,命运多舛的心理测量学,终于在中国教育界扎下了根。

抚今追昔,张厚粲对心理学的蓬勃欣慰不已,但是当下“心理测验”满天飞的景况又让她极是愤慨:“正儿八经的心理测量好不容易恢复,硬让那些滥出题的人给搅和了。那些粗制滥造的测验题一点儿也不靠谱。他们只顾赚钱,心理测量的名声好得起来吗?”言辞激亢的老人,仍是一派嫉恶如仇的侠气。

接着她还为高考“号脉”,对高考进行改革,她说“高考恢复传递出国家重视的人才,这是多大的喜事!高考题必须对得起这些考生。”

2017年全国心理学大会上,跟黄希庭老先生的合照

1996年,她当选国际心联执委,四年后又成功当选副主席。“从荆其诚先生,到我,再到刚当选副主席的张侃,咱中国学者已经当了三届国际心联副主席;从1984年到现在,我们进了执委会就没出来过!”她说的时候笑得很满足。个体的被认可、被尊重背后,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与学术地位的显著提升,这一点,她了然于心。

BNUZ的师生想对张先生说......

张厚粲先生在我们应用心理系学生的心目中是‘女神’的存在。从没进学校前就久仰的大名,到大学课本封面上印着的名字,再到开学典礼上见到的真人......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九十多岁高龄仍然精神饱满,满面笑容。

之前学院励志声音期刊的专题采访,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张厚粲先生。刚开始很紧张,但接触后发现她其实非常的和蔼可亲,张先生的幽默都把我们的顾虑都消除掉了。采访时,她一直让我们不要紧张,还讲了很多趣事来缓解气氛,是一个非常可爱、健谈的人。她的活力让我们完全忘记了她的年龄。

最后,让我们在教育学院程正方教授写给张厚粲先生的感谢信中,为推送画上句号。在这封充满了诚挚话语的信里,程教授回忆了自己与张先生相识57年的诸多往事,以及张先生与珠海分校的16年难忘渊源。程教授代表我校广大师生,向张先生献上了美好的感恩与寄语。

程正方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教授。曾任北师大心理系公共课心理教研室主任、心理系党总支书记、北京社会心理学会秘书长。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57年与16年

感恩张厚粲先生的

教诲指导和帮助

我相识张先生已经57年了。1961年,我考入北师大教育系心理学专业。张先生教我们实验心理和心理统计课程。那时,她年轻睿智,专业根基扎实,外语水平高,精力旺盛,充满活力,讲课有深厚理论根基,又紧密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她对学生充满热情,总是耐心帮助,非常投入和关爱。我们曾经先后两次到北京大兴、河北衡水农村一起参加四清运动。毕业时,又同我们一起到遵化农村学校指导教育实习。那时,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拉近了师生感情,老师熟悉关心每个学生,学生也感恩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1977年恢复高考,心理学得到平反,第二年开始招生。我有机会回到母校任教,又得到张先生和其他老师的关心、指导和帮助。我给全校上公共心理学课时,上课前的课件讲义得到张先生和其他老师的审阅和指导,课前试讲又得到他们的亲临指导和帮助。开始公共课心理学除我们年轻老师讲授外,张先生和其他老先生也每人也讲一讲作为示范,到成熟后,我们才独立讲课。

80年代初,张先生和谢世骏老先生主持了“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认知方式的研究课题。也吸收我们年轻教师和78级学生参与,来提高和锻炼年轻老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在他们指导下,认知方式量表编制成功,研究成果汇编成“认知方式”出版。

1984年,我与几个老师合著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在北师大出版社出版,也得到张先生等几个老师的审阅和指导,帮助修订定稿。

80年代中后期,张先生又担任了心理学系的主任,我担任心理学系党总支部书记。在工作中也得到她的支持、帮助与鼓励,那个时期,我们工作协调与配合比较好。她为人真诚直爽,心地耿直,有时我做得不对或者不到位,她就不客气地批评与指出;做得好,就肯定与鼓励。在她和其他老师关心和帮助下,我在党务管理,教学和科研方面也有了一些进步与发展。

世纪之交,珠海分校开始建设,教育学院2002年开始创建。张先生是学院心理学首席教授。在正式招生开课之前,张先生就指导她的博士生创新编制了适合于分校的应用心理学两个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在张先生和吴忠魁首任院长的邀请下,2003年9月,我和张吉连教授开始到分校教育学院任教。

16年来,每年都有两三次,甚至更多次,张先生都亲自来分校,教学、研究和指导工作。我与分校教育学院的所有老师,所有同学,都能够亲眼目睹国际国内著名心理学大师、泰斗的风范;都能够听到她的谆谆教导;听到她有着国际视野,前沿学术科研思路方向的,创新理论的指导;得到她热情指导、关心和帮助。

教育学院申报分校审批的首个心理学品牌专业建设课题,从立项、建设与完成过程都得到张先生的指导。尤其是在她亲自主持下,吸收分校部分心理学教师参加,完成了中国韦氏智力测验第三版的修订,并有了完整的中国常模。同时还指导组织教育学院的老师翻译完成和出版了《心理学导论》及其他心理的系列丛书。她还在每年开学典礼期间直接为本科学生讲课,并参与指导了教育学院基础心理学品牌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张先生除了关心教学、科研、教师队伍建设外,她还特别关心教育学院整体建设和院系级干部队伍的建设。经常亲自调查了解情况,向学院领导反馈意见。除每年及时反馈指导外,3年、5年、10年、15年她都来分校重点深入指导学院的建设、创新与发展。

总之,学院的所有教师、学生、领导,教学、科研及整体建设与发展都得到她的关心和指导。她老骥伏枥、精神矍铄、呕心沥血、全身心投入,为学院创新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是所有的老师、学生和领导学习的典范和榜样。最近三年,她连续被评为 “国际心理测验之母”“终身成就奖”“2017年感动师大新闻人物”“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这是众望所归,我们为她感到高兴、自豪、庆贺。愿张厚粲先生健康长寿!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

程   正   方

2018.4.18

部分内容转载自张厚粲获国际测验行业协会ATP全球公民奖!,敬请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张厚粲先生的更多精彩故事。

部分信息来源 | 北京师范大学官网

图片来源 | 教育学院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视频 |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京师视讯”

副主编 | 龚韵琛

主编 | 王华璋

作为南国北师的学子

你有什么想要对张厚粲先生表达的话语?

欢迎在下方留言点赞噢!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