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急诊科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成为全市获此崇高荣誉的唯一医疗卫生单位。5月3日上午,我院在急诊科举行“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院内授牌仪式。王跃建院长表示,这是一项沉甸甸的荣誉,代表的是我们的辛勤劳动和在平凡的岗位上永不停歇的追求。
4月29日下午,佛山市举行了2018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表彰全市获得全国和省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及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的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
2018年全市共有40个个人及集体获得全国和省五一劳动奖章、奖状以及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是全市卫计系统唯一获奖单位。我院急诊科姜骏主任代表科室从市领导手中接过了这块金灿灿的牌子。
王跃建院长、刘永耀书记等院领导参加了院内授牌仪式。王跃建院长说,急诊团队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为我院争了光,是大家辛苦努力的结果。劳动最光荣,这一荣誉是靠我们的辛勤劳动干出来的,是对我们科室和全院员工的激励。全院员工将向急诊科学习,敬岗爱业,在平凡朴实的岗位上发扬我们的奉献精神,刻苦钻研业务,迎来而上,创造更多的奇迹。希望急诊科发扬光大,在新的平台上,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创造更多业绩,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刘永耀书记表示,这块牌子不简单,是全省劳动者最高的荣誉,是全市医疗界唯一的获得这一荣誉的单位。这块牌子不平凡,要求敬业爱岗,成绩突出,在行业的贡献要特别显著,在专业技术上有创新,有特色,团队团结,共同进步,达到这一总体要求,方有机会获得。这是我院作为全国文明单位,中国最美医院的一个闪光点,我们要倍加珍惜。这块牌子我们要维护它,这块牌子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持续奋斗。劳动最美,青春万岁,母亲快乐,童心不泯,时代青年,志存高远,不懈奋斗,梦圆我院。
作为百年名院的第一窗口和“佛山市十三五高水平重点专科”,我院急诊科近年来大力进行学科建设和现代化改造,已形成了一流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症监护一体化的急救医疗体系。科室年急诊量30万人次,急诊病房和EICU住院1600人次,重症抢救3.5万人次,抢救成功率98%以上,来诊人次和抢救数量质量全市同专科比较名列第一,在广东省内也名列前茅。
在学科建设中,急诊科按照卫计委急诊医疗质量控制要求不断改进急诊诊疗流程,患者实行分级分区诊疗,通过规范抢救流程,落实抢救时效管理,大大缩短了危重患者急诊抢救的滞留时间,绿色通道急救效率提高一倍以上,2015 年在广东省三级甲等医院复评过程中得到现场评审专家的高度赞扬。医院成立了缺血性心脑血管急症抢救小组,由急诊科、影像科、心内科、CCU、神经内科医师组成,实行24 小时值班制,对于确诊的急性心梗、急性脑梗死符合指征患者,第一时间实施急诊溶栓或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提高抢救治疗效果。作为我市应急救援最重要的窗口单位, 多年来,急诊科在SARS、手足口病、H1N1甲流、顺德勒流12.31大爆炸、顺德雪卡毒素群体中毒事件、三水CO群体中毒事件等历次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反应快速,救治有力,受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此外,本专科是佛山市传染病重点监测点,常年承担我市各种大型群众文体活动、体育赛事、重大政治事件的医疗保障任务。
目前,急诊科开展的各项抢救治疗核心技术,如呼吸支持技术、循环支持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心肺脑复苏技术、感染控制技术等已逐步与国内省内先进水平接轨,学科形成了以心肺脑复苏、中毒、危重症救治为主要研究方向,兼顾创伤等三级学科的发展格局,已成为广东省内医疗技术先进、学科整体水平较高的急诊专科。在地市级医院急诊学科的建设与管理方面创立了自己的特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明显的建设成效,先后获得省级“南粤巾帼文明岗”、省工会“工人先锋号”、“五四三八红旗手”、“省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获国家及省市科研基金20项,开展新技术项目19项,获实用性发明专利4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急救技术模式创新与应用》项目获2014年区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及2015年获市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2016年获得佛山市社会建设创新项目10万基金奖励; 2015-2016年获省、市急救技能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2016年参加广东省中毒救治比赛获第二名。2017年参加广东省卫生应急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多年来坚持走社区、机关、学校、工厂,为广大民众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受到百姓和媒体的赞扬肯定。今后,科室将继续传承和弘扬“关爱民众、服务社会”的办院宗旨,围绕医院“安全、优质、发展”主题,以“救死扶伤”为第一要务,坚持“行走于秒钟之上,奉献在岗位前方”的服务理念,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链接:
【专题】他们为急诊学科发展插上翅膀
采写:段园晖 郭彭鹏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佛山心血管健康联盟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