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东江红都”旅游品牌,打造高潭红色旅游特色小镇

惠州旅游
+ 订阅

马克思街、列宁街上,游客们在青石板路边拍照留念;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内,许多人驻足聆听革命先烈的故事……

位于惠东县东北部的高潭镇,是全国最早建立区级苏维埃政权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东江红都”,境内保留了自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长达二十多年丰富的红色革命旧(遗)址。

昨日,全省保护利用红色革命遗址工作现场会在惠东县高潭镇召开。高潭丰富的红色革命旧(遗)址引起与会人员的热情关注。

近年来,惠州市切实加强对高潭革命旧(遗)址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全力打造红色文旅小镇,走出了一条“红色为基”“红绿相融”高质量发展之路。去年,高潭镇共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约1.2亿元。今年一季度,高潭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仅春节期间就接待游客超过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9000多万元。

据悉,惠州市已编制《高潭镇红色旅游小镇规划》和《高潭“东江红都”特色小镇创建方案》。

同时,对高潭红色景区外部旅游交通标识牌进行升级改造,规划红色旅游线路,制作红色旅游手册。积极开展高潭镇申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目前已完成《高潭镇旅游发展规划项目设计方案》和《红军路景观标识设计方案》等项目方案。

惠州市坚持在开发利用红色文化、红色遗址中抓好挖掘保护,丰富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自2016年8月启动“建设三个基地、办好十件实事”以来,已投入8亿元加强文物修缮,提升陈列布展,重点建设完善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新建甘溪五个党员纪念园,改造马克思街、列宁街等一批红色建设项目,进一步凸显红色小镇的思想文化内涵。

去年11月11日,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中,中央、省主流媒体齐聚惠东高潭,为高潭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打CALL”助威。

在保护红色革命旧(遗)址过程中,同步推进高潭交通、供电、通信、饮水等一批民生建设项目。推进红色文化与地方文化、生态文化融合发展,引导推动红色文化反哺百姓。

走在马克思街、列宁街上,随处可见关于红色文化的商店和民宿。据悉,随着红色文化旅游的兴起,当地群众通过开发红色旅游商品、兴建红色主题民宿、推广红色文化美食、发展高潭茶文化等红色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全民一起提高保护红色文化的意识

把红色历史故事挖掘好、包装好、宣传好

- End -


图文 | @惠州日报

编辑 | @一只????    转载请注明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