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用汗水照亮城市的灯光,让我们用热血点亮田野的希望,让我们用青春编织幸福的银河,让我们用真情温暖黑暗的方向,我们一直在您身旁,守护温暖的灯光……“
5月1日中午12时30分,央视一套“五一”特别节目《相聚中国节·我奋斗我幸福》播出,在这档劳动者的特别节目中,以技能展示、短片回顾、才艺展示、深度访谈等形式,展现着我国劳动者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弘扬劳动创造幸福的时代主旋律。
在节目表演现场,一个身穿蓝色电力工作服的特殊乐队组合,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这个14人组成的乐队名叫“Feeder乐队“,此前从各大企事业单位脱颖而出,作为全国电力单位唯一乐队代表,现场演唱了他们的原创歌曲《暖灯》,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了一回当代电力工人的风采。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支电力工人乐队来自广东惠州,是由一群惠州供电局基层电力工人组合而成的“草根乐队“,现场演唱的原创歌曲《暖灯》,歌的是惠州有电一百年的风雨历程,唱的是全国千万个电力工作者的默默劳动。
谈“登上央视”:
代表惠州,代表所有电力工人
“我们乐团取名Feeder,其实是因为在电力行业中有个术语,‘Feeder’是馈线、线路的意思,它是将电力输送到千家万户的通道。”从央视的舞台回到惠州,还未谈及登台的感受,Feeder乐队队长范智通先跟南方+记者聊起了乐队取名的“讲究”和“内涵”。
取意于电力行业最常见的“电线”,目的正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方式搭构通往用户的“桥梁”,把电力人的故事用音乐的方式诠释出来,赢得人们对电力事业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若你心中没有那颗光明的种子,就决然守不住这漫长的岁月;若你心中想停下那编织的脚步,就决然不会有这城乡的银河……”
采访现场,范智通“逼着”一同接受采访的乐队主唱陈晓光和黄昱铭现场哼唱了几句《暖灯》,这首歌是乐队在2016年创作,灵感源于纪念惠州有电一百年,歌词所表达的是电力人在一年365天工作中的某个画面或印象。
例如,2016年有多个台风影响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惠州供电人要到海南或是湛江等地支援抗风复电。“很多时候,我们电力人凌晨两三点还在抢修复电的现场工作,风大雨大,就为了这万家灯火,没有丝毫怨言,歌词要唱出来的就是这种精神!”范智通说,这不仅是惠州电力人的使命,也是全国所有电力人的真实工作写照。
乐队主唱黄昱铭哼唱完几句歌词,急忙喝了一口水,笑着说,“在全国劳动者面前唱歌,不紧张那是假的,但能代表惠州,代表所有电力工人,心里感觉很光荣!”
说来也巧,黄昱铭刚好是2016年进入惠州供电局工作,现为陈江供电所客户经理,在高中时曾就读音乐特长班,就因为在入职迎新活动中唱了一首歌,当即被队长范智通吸收为乐队主唱。
“他(黄昱铭)的声音‘压得住’,我可以听到一种很用心的感觉。”范智通说,如今2年过去了,有了基层一线的工作经历,黄昱铭的声线听起来更加富有情感了。
谈“组合乐队”:
“达人秀”结缘,全都来自基层一线
能够登上央视“五一”特别节目的舞台,这支名叫“Feeder”的电力工人乐队,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乐队14名主要成员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这一切要从10年前的一场“达人秀”活动说起。
2009年,惠州供电局举办了一场内部员工“达人秀”活动,来自潼湖供电所的范智通抱着一把吉他上了“达人秀”的舞台,不仅如此,他还因此结识了许多喜欢玩乐器、热爱音乐的同事。
“我当时就想,原来我们单位有那么多音乐达人,不如把大家都聚集起来,发挥各自专长,把电力人的故事,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范智通回忆称,特别是当时结识了如今的主唱之一陈晓光,在提出组乐队的想法后,2人一拍即合,旋即又找到了另外2位参加“达人秀”的同事,这就有了“Feeder”乐队的雏形。
当然,大家认可范智通并推选他为队长,也是因为当年“达人秀”上范智通的那首原创歌曲——《灯火传情》。
“现在回过头来看,不管是现在的《暖灯》还是最早的《灯火传情》,都是要把电力人的故事,用音乐的方式诠释出来。”范智通告诉南方+记者。
长时间来,他一直在乡村供电所工作,距离惠州市区较远,村里人对供电部门的感知就是灯泡亮了就是有电,仅此而已,但点亮一个小小的灯泡,背后凝聚的是千千万万电力人的默默工作,他想把电力人的这份情感传递出来,所以才有了《灯火传情》这首歌,以及后来的7首原创歌曲。
从最早时候的4人,发展至今,“Feeder”乐队成员达到了56人,其中,主要成员14人,全都来自于惠州市各县(区)电力工作的基层一线,他们有的是抄表工、有的是线路检修工、有的是客户经理、有的是安全监督员等等,各有各的音乐专长。
比如,贝斯手杨骏鸿是惠城供电局配电部的一名配电班员,吉他手李文锋是惠州变电二所的一名巡检班员,和声编写尤垚也是惠州变电二所的一名检修班员。
谈“创作排练”:
没排练就进录音棚,十周年时发行专辑
乐队成员来自各个基层岗位,又分散在惠州各县(区),乐队的创作和排练该如何进行?又如何保证作品的生产?
“我们聚在一起排练的时间几乎是没有的,大家都在一线电力岗位工作,实在没办法聚到一起搞音乐创作。”范智通坦言,大家都是利用业余的休息时间,在手机微信群里沟通交流,谈自己的工作故事、创作感受。
当然,每一年,乐队所有成员都会抽出一天时间聚在一起,大家一起讲讲身边的故事。每年确定并围绕一个电力工作故事写一个作品。“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的乐队并不高产,成立近10年来仅有8首原创歌曲,几乎是一年一首的节奏。”范智通说,每年从收集故事、到写词谱曲,一般要四、五个月时间。
每个原创作品出来后,他会先唱给会写歌谱的乐队成员听,由他们写好歌谱,之后再分发给乐队所有的成员,让大家根据曲谱“自由发挥”,结合各自的专长,用不同的方式演绎出来。
颇为有趣的是,“Feeder”乐队的成员虽然很少聚在一起排练,但大家似乎对这些源自于身边电力工作的原创歌曲都能感同身受,很有默契,有时没经过排练就能直接进录音棚录制歌曲。
“大家拿到歌谱后都是自行在家练习,一段时间后我就问大家情况,如果大家都说可以了,就找个周末,互相迁就出几个小时的时间聚在一起,就出一个作品了。”范智通说。
今年,乐队即将发布一首全新的原创歌曲《蓝力量》,弘扬的是新时期电力工人的新面貌、新作为,按照乐队成员的计划,到明年“Feeder”乐队成立满十周年的时候,乐队的原创正好可以达到十首,届时,乐队将发行首张专辑,以此纪念这十年原创之路。
【记者】张昕
【通讯员】何文浩